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張昭輝
擼起袖子打造海口雙創”升級版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張昭輝
自2015年7月海口開始“雙創”以來,各項工作全面進入“雙創”模式。廣大市民從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的自覺參與,全市上下以“愚公移山”之志,弘揚“四種精神”,培植固化“三種特質”,真抓實干、動真碰硬,攻堅克難,在民生、經濟、產業、城市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階段性勝利。如今的海口,城市更干凈、更整潔、更漂亮了;大街小巷更平坦、更寬敞了;大量的違建、臨建、路邊攤點不見了;內河不太臭了,路網聯通了,菜價也不那么高了。最重要的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實在在提升了。“雙創”正深入人心,海口正經歷著化蛹成蝶般的蛻變。
有人說,“雙創”使海口城市的“面子”發生巨變,但“里子”還要不斷夯實,唯有如此,“雙創”的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順。這是很有道理的。海口將“雙修”融入“雙創”,就是要打造雙創“升級版”,推動城市健康發展,使城市更有特色、更有秩序、更加協調、更有品味、更宜居住。
海口“雙創”與三亞“雙修”一樣,都曾面臨過尖銳的矛盾,沒有改革的精神和韌性,根本推不動。三亞成為全國唯一“雙修”試點城市后,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打響了城市轉型升級、內涵式發展的攻堅戰,走向生態可持續、文化特色與城市品質融合發展的生態之路,修補城市、修復生態,城市發展道路得以轉型,市民、游客賴以生存的家園得以換顏。一年多時間,三亞實現了由“亂”到“治”的重大轉變,展現了美麗生態城市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市民、游客的一致贊譽。三亞“雙修”的成功經驗對海口“雙創”頗具借鑒價值,“雙修”融入“雙創”正當時。“雙創”必須對未來發展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既要兼顧生態保護和建設,又要注重城市秩序和文明的重構,更要推動人和城市的和諧發展,這才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價值。
今年是海口“雙創”最關鍵的一年。我們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囑托,嚴格按照“雙創”測評體系要求,以三亞“雙修”經驗推動海口打造“雙創”升級版,將海口真正建成一座生態文明城市。有一首歌這樣唱到:“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只要我們結合實際,找準定位,迎難而上,擼起袖子加油干,經過幾年努力一定會發現一個面貌完全不同的海口,“雙創”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