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平 董 娜
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東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專業 來華留學碩士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初探
韓潔平 董 娜
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招生規模
每年招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合計14人。
2、生源地
留學生主要來自柬埔寨、韓國、蒙古、泰國、印尼、多哥、加納、喀麥隆、科特迪瓦等國家。
3、授課語言
工商管理專業來華碩士研究生使用中文授課。
4、培養方式
由于傳統化石燃料不斷被開采利用,全球的能源儲備已不足以支撐人類全部的能源開銷,為了可持續發展各國紛紛把目光投放在作為替代品的新能源上。作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核能是相較于風力發電和水利發電,受到自然不穩定因素的影響非常小的新型能源,并且效率高。然而近年來核電站的安全事故頻發,核能發電已經飽受爭議。德國已計劃關閉所有核電站,大力開展可再生能源,對于發展轉型有著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我校目前工商管理碩士專業留學碩士生與國內該專業碩士研究生使用同一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主體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必修課又分為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
5、管理模式
國際合作處負責招生及日常管理,研究生部負責教學管理和學位管理,經濟管理學院負責專業課教學。
1、招生規模小、生源地局限且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隨著全球范圍內的中國熱、漢語熱的不斷升溫,來我國學習漢語、攻讀學位的海外學子逐年增多,尤其是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我校工商管理來華碩士留學生雖然人數少,但是近三年也呈現增長趨勢,具體招生情況見下表。

東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來華碩士2014-2016年招生情況統計表
由于來自不同國家,學生教育經歷、生活背景等的不同,導致其知識、能力、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使得來華留學研究生的生源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另外,學校招生入學門檻低,只對學生學位學歷和語言等作出申請要求,并沒有進行相應的入學測試來了解學生的專業基礎狀況。這種寬進制度雖然擴大了學校外國留學生的規模,但保證不了外國留學生的質量,帶來培養的困難。
2、教學語言單一,師資隊伍匱乏
自我校招收來華留學碩士生以來,授課語言一直使用漢語。但是漢語教學并不利于來華留學碩士生進行專業學習和研究。有些留學生來華后,需要進行1-2年的漢語學習才能進入專業學習,延長了學習時間,致使一部分學生放棄了來華學習。
目前,我校來華碩士研究生申請入學時語言方面只要求漢語水平測試(HSK)達到四級及以上。此種程度的漢語水平對于留學研究生學習專業知識以及科研的需求都難以滿足。而來華留學生當中多數所在國的第一外語為英語,學生可以使用英語進行較為順暢的溝通交流。因此,導師的英語水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培養質量。我校工商管理專業現共有專任教師4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4人。其中有出國培訓及英語國家留學經歷的專任教師15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教師專業水準可以滿足授課需要,但具有留學經歷的導師人數以及其英語水平,應對大規模的招生仍顯不足。
3、課程設置和培養體系缺乏針對性
由于社會結構、文化教育背景以及學科專業設置等方面的差異,產生了留學生在本國所學的課程與在我國所學的課程銜接不上的現象。這不僅導致他們學習十分困難,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他們來華留學的積極性。目前我校工商管理來華碩士留學生與該專業中國碩士研究生同時上課,執行相同的課程設置,使用相同的中文教材。從當前這種實際培養情況來看,目前的課程設置和培養體系還不夠成熟,沒有做到結合來華留學研究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安排,不能滿足留學碩士研究生的實際需要。
4、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留學研究生的教育管理通常涉及多個部門。目前我校留學研究生的招生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由外事管理部門負責,而留學研究生的教學管理與學位管理由研究生部負責,留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也因此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另外,學校關于留學研究生學位授予、論文發表、培養方案修訂等欠缺針對性規定。由于各部門對留學研究生的要求不統一,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多頭管理”或“三不管”的現象,各部門存在溝通交流不及時等現象,這勢必影響到來華留學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為確保未來能夠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來校學習研究,提高學校的國際聲譽,改革優化留學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尤為關鍵。而培養質量的保證需要從入學到教學,從服務到管理各個環節的進一步完善。我們可以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著手來建立健全該質量保障體系。
1、建立入學考試制度,確保穩定的優質生源
對于東北電力大學這種地理位置和國際聲譽都不占據優勢的學校來說,擴大生源是目前工作的重點。但我們也不能一味追求生源規模而忽略了生源質量。為達成我校工商管理來華碩士專業辦學宗旨即為社會培養出具備較高企業管理理論水平和較全面的專業素養,能在各類企業單位、金融機構從事管理、研究、咨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把好入學質量關是關鍵。根據我校目前的入學申請程序, 我們無法考察學生的實際專業基礎狀況,但可以在學生入學后組織語言和專業的相關筆試及面試,以此來了解掌握每名學生的專業程度,因材施教,使留學生通過兩年的來華學習真正掌握所屬學科的前沿知識,回國后可以在相關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我校的國際知名度,提高未來的生源質量,逐步擴大招生規模。
2、建設一支高素質、穩定而具備國際化水準的師資隊伍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素質高低都直接關系到留學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培養一支職業道德好,語言過關,了解留學研究生實際情況的師資隊伍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而具有海外學術背景的優秀教師則是這部分教師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們應該優化現有教師隊伍結構,引進更多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優秀教師;同時注重現有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出國培訓研修;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校講座,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切身了解學科領域內的國際前沿知識。另外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將合作辦學項目中一些具有雙語教學經驗的非研究生導師行列的教師引入來華碩士留學生培養中來。聘請這些英文基礎好,學術水平較高的青年教師作為來華留學生的副導師,以此加強導師與來華留學生之間的溝通,提升培養質量。
3、提升課程和教材的國際化程度,制定出一套適合來華留學研究生的培養方案
一套適合留學生的培養方案以及適合留學生學習的教材是確保來華留學生培養質量的前提。首先,我們應該舍棄現有培養方案中一些不適合留學生的課程,增加一些符合其派遣國實際需要的課程。目前我校來華碩士留學生的大部分課程可以安排他們跟隨中國學生一起上課,而對于一些學習難度大的專業課程,則可以為他們適當增加學時并單獨上課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教材都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選取國際上認可度高且被廣為使用的范本。同時結合我校電力特色也可以由教師自編一些符合學生需求的教材,使學生在本專業學習的同時可以了解相關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為將來就業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持以及更廣闊的空間。
4、健全制度,加強服務與管理
我們應該根據來華留學研究生自身特點,結合學校培養來華留學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培養環節的各個相關制度文件,以規范來華留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提高培養質量。如《來華留學研究生學位授予細則》,《來華留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原則》、《來華留學研究生導師遴選辦法》,《來華留學碩士研究生獎學金評定辦法》、《來華留學碩士研究生校園安全管理辦法》等;還可以出臺相關文件政策以鼓勵教師積極性,如《來華留學研究生全英授課精品課相關管理辦法》等,以支持教師開發好課、充分備課、豐富教學資源;凝聚教學與管理合力,管教結合,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采用“趨同化管理”的辦法。趨同管理可以促進來華留學研究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對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各類資源的優化大有裨益。但值得注意的是,趨同化管理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等同管理,由于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意識形態以及風俗習慣,所以對于留學研究生我們只能盡可能的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采用與中國研究生相似的管理方法。只有掌握了以上原則,完善了相關制度,加強了服務和管理,我校的來華留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