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春波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教務處,吉林 長春 130011)
地方高校在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及對策研究
左春波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教務處,吉林 長春 130011)
為適應當前形勢,國家正在引導部分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變,以增強其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但地方高校在轉型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在教學理念、教師隊伍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促進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既需要政策的大力引導和推動,也需要學校把轉型內化為自身謀求發展的主動訴求,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升教師的素質和創新管理體制,積極推動組織管理變革。
地方高校;應用型高校;轉型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地方高校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大局,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實現轉型發展。
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這個總量主要是靠高耗能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來支撐的,科學和技術的貢獻率相對較低。要想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升級,最直接的體現為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當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有責任、有義務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2010年以來,高校每年向社會輸送近700萬大學畢業生,約占全國總勞力就業人口的40%。然而,每年還有20%以上的畢業生無法實現就業。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出現“用工荒”“用工難”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最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沒有完全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接,這必然要求高校調整學校辦學目標和定位,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高校必須走出學術導向型的傳統辦學模式,向應用型大學轉變,把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作為辦學的核心價值和終極追求。正因如此,近年來國家明確提出了建設應用型大學的任務。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下發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有力地推動了地方高校轉型發展。
(一)辦學理念難以轉變
我國傳統地方高校大多具有鮮明特色,部分是由原來的高等專科學校升級而來。這些院校轉型前在同類院校中都是處在前列的,具備很強的院校競爭力。但由于歷史原因,部分地方高校的地理位置處于相對落后的地區,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另外,我國的職業教育沒有現成的教育模式可以借鑒,相關經驗也非常缺乏,導致部分院校“照樣學樣”,單純學習普通高校的擴招和擴張模式;有的院校受精英教育影響,不愿意放棄學術陣地,辦學理念得不到糾正,貪大、求全、逐利;有的院校沒有在高職教學實踐上制定適合自身的發展規劃,而是跟在傳統地方高校后面,喪失自身的發展特色。
(二)認識上存在偏差
國務院在2014年提出,要引導一批普通職業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這一戰略部署為職業高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一些地方對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四川省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著眼發展和完善覆蓋城鄉的現代教育制度,引導部分普通職業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轉變”的發展理念,涌現出了一批成功轉型的學院,如重慶三峽學院、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人文科技學院。但受認識上的影響,社會大眾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理解存在偏差。應用型高校普遍強調“服務地方、能力為主”的理念,被人認為低人一等。職業教育的一些固有弊端,如不分層,也是導致職業教育知名度不高、認同程度低的重要原因。雖然國家給予了政策引導,但仍有很多高校處于觀望狀態。
(三)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不足
師資力量是應用型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應用型高校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一是必須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二是必須具有很好的授課能力。目前應用型高校的教師大多成長于學校環境中,缺乏實踐的磨練和相關專業崗位的鍛煉,理想主義色彩濃厚,與實踐嚴重脫節。此類高校不斷擴招,又加大了教師的授課任務,一線教師缺乏時間和機會參與實踐。缺乏高水準的師資隊伍,必將阻礙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
(四)管理體制不夠合理
無論任何組織,其管理制度和內部運行體制都對該組織的發展起決定作用。高校的精神實質是民主、自由、創新,但從高校內部管理機制來看,高校學術管理行政化的問題依然存在。一個高校最起碼就有教育部、省級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級管理機制,高校在辦學經費、人事安排上對政府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地方高校有的是在專科基礎上升為本科,在管理方面不由自主地打上了專科烙印。機關色彩、政府干預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地方高校形成科學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學術氛圍的營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步伐。
要實現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就必須突破體制機制的藩籬,著力解決轉型過程中的癥結問題。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過程中,硬件方面的主要矛盾是:思維慣性較重,辦學理念更新不及時,重理論輕實踐;軟件方面的矛盾主要體現為:資金投入不足,產學研教育不深入,參與合作育人沒有保障。據權威部門統計,隨著高職院校不斷發展壯大以及學生數量的增加,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日漸突出,地方高校發展舉步維艱。要破解這一難題,應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圖1)。
圖1 我國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的措施
(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理念是高校轉型的前提。從功能定位來看,應用型高校應具有專業性、應用技術性、人文性,即培養具有一定職業素質、高層次、專業性的人才。與此同時,應用型高校還要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因此,地方高校要實現轉型,必須更新教育理念,破除應試教育理念;同時,要認識到轉型不是簡單的劃分與轉換,更是教育觀念的大變革。地方高校一定要擺脫“升為綜合性大學”、加入“學術型”教育行列的觀念,要敢于堅持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增強發展自信。
(二)設計正確的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為國家提供了大批職業技術人員,滿足了社會發展對技術人員的需求。地方高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不能沿用傳統的教育發展模式,而要從自身特點著手,轉變教育模式,圍繞“應用”兩字,確定高校發展目標,形成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線路,提高地方高校教師及管理人員對應用型高校的認識。
(三)提升教師素質
提升教師素質是我國地方高校順利轉型的關鍵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隊伍在我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邁進過程中發揮著主體性作用。我國在應用型高校教師培養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經驗,要求教師具備幾年以上職業經驗,同時具備相關資質證明和科研能力。地方高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形式,聘請企業中的優秀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還可以選派優秀教師到企業中學習進修,通過掛職鍛煉與崗位實踐提高自身的應用實踐能力。通過以上措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應用型高校教師隊伍。
(四)實現管理體制變革與創新
管理體制的變革與創新涉及組織體系建設、權利配置關系以及各種規章制度。變革與創新管理體制,才能快速提升工作效率,為地方高校的轉型排除體制障礙。地方高校的管理部門應放寬對學校辦事的限制,從內部管理出發,完善制度創新,減少行政干預,改變教學管理行政化模式。
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需要社會、政府、企業以及地方高校的協調努力,其轉型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在轉型過程中,地方高校需要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更新教育理念,創新管理體制,設計正確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素質,以滿足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需要。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14-05-02)[2017-06-2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6/170691.html.
[2]陳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之困境與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4(11):38-42.
[3]楊嶺.實現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轉型:必然趨勢、問題及實踐路徑[J].紅河學院學報,2015(4):110-113.
[4]趙斌.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困境、動力與策略[J].重慶高教研究,2015(11):66-75.
[5]許祥云,錢宇航,陳方紅,等.應用技術大學: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J].職教論壇,2015(22):20-24.
[6]劉在洲.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背景與思路[J].中國高等教育,2014(20):50-53.
[7]李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背景下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研究——基于學校主體視角[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
[8]劉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高校轉型的路徑研究——以甘肅省為例[D].蘭州:蘭州大學,2015.
[9]宋俊驥.高職(專科)院校轉型研究——以江西省W學院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TheDifficultiesandCountermeasuresofLocalUniversitiesintheProcessofTransformation
ZUO Chun-bo
(Dean’s Office of Jilin Teache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1, 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ur country is leading some local universiti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service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still exist some difficulties, mainly embodying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idea, teaching staff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not only needs a policy to guide and promote vigorously, also needs universities to take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their own aspirations, to pursue the development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renew the idea,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local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G647
A
2095-7602(2017)11-0142-03
2017-08-09
左春波(1977- ),女,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