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光霞
摘 要: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恰當?shù)囊龑э@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從四個方面引入:設疑激趣,精準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授人以漁,精準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撥云見日,精準引導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引人入勝,精準引導學生開拓學習思路。
關鍵詞:精準導學;學習狀態(tài);掌握方法;突破難點;開拓思路
新課標指出,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換句話說,就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及教學行為要為學生的學習做好精準的引導服務。正確認識教師的主導作用,高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究竟應如何精準高效施導,這是亟須每一位教師必須沉下心來認真研究的現(xiàn)實課題。在多年的數(shù)學教學和研究中,我對這一課題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體會到一堂數(shù)學課,教師要上好、上精彩,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精準引導。
一、設疑激趣,精準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課導入好是很關鍵的。如何開好課,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關鍵在于能切實激起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動因。興趣高,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思考。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高度重視開課導入,在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堂上在新課前幾分鐘采用各形式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他們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在教學“圓的畫法”時,我播放花園的微視頻,請學生仔細觀察視頻中圓是怎樣畫的,再去同組討論:畫圓時應該注意哪些?這樣的微視頻啟發(fā)性導入情節(jié),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產生探究欲,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探究欲和一個個問題,學生急迫地渴望進入學習中,尋求問題的解決,就此我成功地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二、授人以漁,精準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數(shù)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長知識,還要長智慧。鑒于這樣的認知,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我總是有目的、有意識、按計劃地引導學生領悟和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變“學會”為“會學”,不斷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一課時,我先帶領學生復習了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又復習了比與除法與分數(shù)的關系,學生自己就提出了這樣的猜想:除法有商不變的性質,分數(shù)有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比會不會也有相應的性質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引導學生:你能根據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推導出比的基本性質嗎?很快學生就總結出了比的基本性質。這一過程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我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學會了聯(lián)系和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
三、撥云見日,精準引導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每堂課都有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教學重點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難點是指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當中學生比較難以理解或者不容易解決的地方。在教學中,教師只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才能達成教學目的,才能有較突出的教學效果。我在學習的重難點處施導時注意做到了三個方面:一是以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為引導的起點;二是抓住關鍵來引導;三是引導學生初步運用觀察、分析、判斷、聯(lián)想的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例如,教學《圓柱體的認識》時,在學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后,一起看微視頻,為探究理清思路,加深認識圓柱的側面及展開圖,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再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我先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叫學生觀察兩個的相同點?(等底等高)接著問:“這個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嗎?”(不相等)接著問“既然不相等,那么他們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先讓學生猜測,然后指導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用圓錐的容積裝滿水倒入圓柱體容器中,看一看幾次能到滿?通過操作,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圓錐的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圓柱體積是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三倍),這樣學生對學習內容記憶深刻,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
四、引人入勝,精準引導學生開拓學習思路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一般情況下,解題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確答案。學生形成一種心理定式,即只要得了一個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解題時很少對題目做深入的探索。為了打破學生常規(guī)思維和慣性思維的影響和束縛,在課堂教學的練習環(huán)節(jié),我經常設計梯度練習和變式練習,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拓展學習和思考探究的思路,提高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面積公式的推導后,教師設計的練習除了要有針對性的專項練習外,還應把一個個單一的練習綜合成一組練習題進行整體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和靈活性。如在基本練習、對比辨析練習后,可進行如下綜合練習:教師出示一塊不規(guī)則的平面圖,提問:“你們有辦法幫我計算一下這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嗎?”(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討論出通過割和補的方法可以計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練習中安排的基本練習和對比辨析練習,目的是為了了解運用面積公式計算的情況,綜合練習是將學生所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基本圖形構建成組合圖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xiàn)精準引導,就要注意從思維的興趣、目標、方法、過程及廣度和深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注意把握“導”的時機,掌握“導”的方法,才能達到優(yōu)化數(shù)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永春.小學數(shù)學與數(shù)學思想方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0.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