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君
摘 要: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之間的深度融合真正顛覆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做出以下探究,希望能夠使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學成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在信息化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教學也呈現出了信息化的模式轉變,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能夠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從而借助信息技術優勢發揮,這是有助于推動小學數學教學變革發展的。
一、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科目,而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以教師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模式一直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對此著名的教育學家史寧中教授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的教學形式發展,并且遏制了學生的思考與熱情。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卻從本質上打破了這一教學現狀,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手段下,自主進行探究、合作,從而在自身的主觀思維下,形成主體知識構建,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穩健提升。除此之外,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學活動層出不窮,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信息化教學活動,極大地解決了師資資源短缺問題,也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注入了生生不竭的力量,因此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
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1.融合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是每個教師都熟知的道理,但是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缺乏激趣方法掌握,很多學生厭學、苦學,但是卻少有學生能夠做到樂學、喜學,這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信息技術的課堂融入卻改變了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動畫視頻展示,學生的求知欲望與熱情被快速點燃。如,在學習《6-10認識和加減法》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生喜歡的《西游記》動畫片段出發,為學生播放《悟空盜人參果》這一故事片段,并讓學生算出悟空到底偷了幾個果子,小道童是不是冤枉了悟空這樣的問題,這樣的教學趣味性很強,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讓學生更為主動地去學習探究,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基礎。
2.融合信息技術,加深知識理解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對于理性思維比較差的小學生而言,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容易出現一些理解上的困難,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一階段的學習雖然理性思維比較差,但是感性思維卻比較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感性思維引導入手,勢必可以幫助學生削弱數學知識理解難度。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真正地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立體,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感性思維。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一個可操作的交互式頁面,讓學生在這個頁面中自行轉動時針、分針,真正地將教學化靜為動,從而讓學生探究時針、分針的運動規律,這種融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
3.融合信息技術,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是民族的智慧體現,尤其是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更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很顯然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功能被漸漸弱化,創新能力培養得不到有效的體現,這是不利于學生日后進步發展的,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真正地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創新教學活動應運而生,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了極大的啟發。如,在學習《連加》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大屏幕中為學生展示一個九宮格“數獨”游戲,從而讓學生在數獨填寫中提升連續加法的運算能力,這樣的創新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益智性,學生會在思維的調動下,嘗試解題,同時還有部分學生自己設計了十六宮格的高難度“數獨”連加挑戰,這無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體現。
總之,小學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顛覆了以往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推動教學創新,但是信息技術不可濫用,要注重與課堂教學的恰當融合,這樣才能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價值,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艷.關于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J].學周刊,2016(14).
[2]安瑞瑞.利用多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6(3).
[3]曹翠平.探討如何讓多媒體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