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國
【摘 要】對兒童劇和影視劇來說,劇本創作和表演是兩大關鍵之處,但二者在此方面又有著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兒童劇和影視劇在創作上的不同,然后從表演的角度對兩者進行了分析對比。
【關鍵詞】兒童劇;影視劇;創作;表演
中圖分類號:J8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120-01
兒童劇和影視劇都是視聽覺的藝術,前者更傾向于現場舞臺劇,包括兒童話劇、歌舞劇、音樂劇、木偶戲、戲曲等多種形式。后者則是一種以電視屏幕、電影銀幕為載體,拍攝完成后經過后期處理,且與觀眾間接接觸的一種形式,融合了音樂、舞蹈、文學、舞臺等多元因素。無論是創作還是表演,兩者都有著明顯不同,應加以區分。近些年來,兒童劇越來越受關注,與其創作、表演相關的研究也隨之增多。
一、兒童劇與影視劇的創作
相比較而言,影視劇的素材范圍更廣。單從創作角度看,編劇的自由度較大,可以迎合市場需求,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創作。戲劇性、沖突律是其基本創作原則,支撐著整個劇本,使得情節步步推進。當然,人物塑造更為重要,所設計的沖突應當符合人物特點,符合日常規律。在時間和空間的應用上,影視劇創作較為復雜,尤其是時空來回轉換的劇本,對內在邏輯性要求極高。因為要服務于之后的拍攝,所以影視劇本創作要控制好敘述者的視點,這很可能會影響到攝像機的運動、調度。影視劇本在創作時通常都會考慮拍攝的場景。另外,場景的實現難度也是考慮的重點內容,如果劇本內容過于虛幻,場景過于宏大,還原的成本極高,就會影響到從文字到影視的轉換效果。
兒童劇在服務對象和內容素材上都有限制,即必須與兒童相關。優秀的影視劇經常會要求寫實、有深度,但并太不適用于兒童劇。兒童的世界單純無邪,創作時應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創作兒童劇時,應當提前多與孩子交流,從思想到語言再到行動,進行細致觀察,將自己融入到孩童階段。兒童劇沒必要講究深度,即便把深刻的哲理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也未必能懂,懂了也未必會執行。從兒童的心理特點來看,更容易接受直觀、簡單、有趣的事物,因此兒童劇創作,一定要符合這些特點。此外,多數兒童都擅長發揮想象力,在現代高科技的推動下,許多特技都能在現場做出來,極受兒童歡迎。如《哈利波特》、《獅子王》等,此類兒童科幻劇有著廣闊的市場。故事無需太復雜,情節盡量簡單,但戲劇沖突同樣不能少,需能吸引兒童注意力,感覺到熱鬧和精彩。在素材和內容上,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增設相關元素,如小動物、玩具、童話等。劇本語言一定要簡潔生動,確保每個孩子都能聽懂,可適當引用詩詞、成語等。在其教育效果方面,主題和三觀要正,以啟發和引導為主,切勿表現出不良內容,而且不要給孩子限制固定答案。結尾盡量團圓美好,或者呈現開放式結尾,令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進其身心健康。因為最終也是呈現在舞臺上,同樣要考慮劇本中的場景規劃、舞臺布局,場景盡可能簡單,因為舞臺的場景轉換較難,與影視劇不同。最后需注意的是,兒童劇可以在想象力上有所發揮,但也應以現實生活為基,無論影視劇還是兒童劇,都是來源生活并進行加工而成的。
二、兒童劇與影視劇的表演
影視劇一般都是先拍攝,再做后期處理,然后播放出來。觀眾所看到的,是導演想讓觀眾看到的,即便拍攝時出現失誤沒能發現,在后期也可以進行處理,比如擦除多余的事物、增加各類特效。拍攝過程中,通常會拍攝多條,最終選擇最好的一條。實際中不難發現,演員在表演時,面對的是攝像頭,攝像機之外的東西不在錄制范圍,這就導致部分演員在說臺詞時,旁邊會有提詞器。甚至后期可以把現場的聲音處理掉,再找人配音。需要特殊場景時,經常會真實還原,如雨戲多是人工降雨,武打戲可以錯位拍攝。演員的表演大都自成風格,但前提是符合人物性格,通過語言、微表情、肢體動作等來表達情感。
兒童劇與其有很多不同,因是現場舞臺演出,可以說一次性的,每個觀眾都是鏡頭,直接觀看他們表演。所以,說話聲音要大,令全場都聽得清楚。彩排和拍攝過程差不多,但兒童劇沒有后期處理,登上舞臺后就不能出錯,即便出錯,也要盡量壓制住,使得故事繼續推進,很多觀眾并看不出來。記臺詞得熟練,現場不可能配音或提詞,如果遇到忘詞的情況,要保持冷靜,盡快回到正常狀態。表演要比影視劇略夸張,無實物表演很常見,比如下雨,很少在舞臺上人工降雨,這就要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力了。打起一把傘,就要令臺下觀眾感覺到臺上就是在下雨,才算表演成功。
三、結束語
兒童劇和影視劇同作為視聽藝術,有不同點,也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創作必須都基于生活,表演都要真實,帶領觀眾進入故事。我國影視產業越做越大,兒童劇的前景也很廣闊,劇本和演員是兩個關鍵點,今后需提高創作水平,寫出優質劇本,同時提高演員的表演功力,把劇本呈現出來,給孩童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毛美娜,王銳,黃昊,李瑞怡.從創作到表演——兒童劇與影視劇之比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7,22(1):101-102.
[2]崔炯屏,郭玉秀.不可缺席的兒童影視劇—對中國兒童影視劇發展的思考[J].當代電視,2014,25(1):2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