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風華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要想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就必須解決學生“無材料”又“不會寫”的問題。首先,加強雙向積累,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然后,明確目標,建立系統化訓練。
關鍵詞:小學作文;雙向積累;系統化訓練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它不但耗時多,而且效率低。其原因就是學生寫作時“無材料”“不會寫”。實際上前者主要是學生本身缺乏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后者則主要是教師缺乏應有的系統化訓練。鑒于這種情況,要想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就必須解決學生“無材料”又“不會寫”的問題。
一、加強雙向積累,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
1.從觀察生活入手,幫助學生解決“言之無物”的問題
作文教學中要把學生的視野引到廣闊的生活中去,既要引導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田野風光、四季景色的變化以及千姿百態的動植物,又要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鼓勵他們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讓他們把生活中熟悉的、動人的景、人、事隨時記在日記本上或觀察本上。另外,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參觀瀏覽、調查、訪問等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取寫作素材。如,寫《母愛》時,我讓學生提前向親人和鄰居調查、訪問學生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疼愛他的,寫作時他們竟然寫得真實、動人。
當學生有了一定量的積累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素材定期歸類整理,從而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有序的認知結構,以便學生寫作時提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以強化對生活原型的認識。由于學生的觀察是按照各自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進行的,所獲得的觀察素材雖有其鮮明的個性色彩,但不乏粗俗或片面。所以我們應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觀察匯報交流會”,達到相互啟發、取長補短的目的。
2.以廣泛閱讀入手,幫助學生解決“有物不會言”的問題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強調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不僅是為學生提供成千上萬的寫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路。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呢?
第一,要不斷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要推薦學生閱讀適合的文學作品、優秀文選、工具書和科普讀物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為習作積累必要的材料。
第二,要求學生制作“閱讀卡”。既要求學生對每篇課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成語格言等及時摘抄,又要求摘抄課外讀物中的精彩部分。還要簡要地寫上感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
第三,要求學生將定向專題閱讀和自由閱讀相結合。定向專題閱讀就是學生閱讀的書籍要與語文教材的單元閱讀內容相協調,以提高作文的效率。自由閱讀就是根據學生各自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
二、明確目標,建立系統化訓練
1.上好口語交際課,說寫相互促進
葉圣陶先生說過:“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最為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了。”在新教材中,口語交際的內容就是先讓學生說說本次習作的內容,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想好,然后組內根據要求輪流說話,大家隨時質疑,相互補充,最后推舉代表全班交流,只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說得漂亮了,本次習作就寫得不錯。
為了讓學生長期地以說促寫,還有必要在語文課之前利用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演講,內容可以是見聞、編故事、朗誦詩歌、背誦格言。這樣學生的作文格式不拘一格,質量必然會有較大提高。
2.加強修改訓練
由于“改”與“作”關系密切,所以“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者本人。自改和組內互改使學生不但更加重視,還會爭論不休,而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批改無論多詳細,學生大都不甚關心。如,我讓學生寫完《下象棋》后,先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認為沒有問題時,再在組內互改,這時有的同學提出:“你沒有寫出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下棋”;有的同學說:“你沒有寫出下棋時怎樣想的,怎樣走的,遇到了什么困難”;有的同學說:“你沒有寫出對方是怎樣走的,表情怎樣,下象棋獲得的啟發沒有寫出來”,等等。總之,學生提出了一系列問題。這樣通過反復修改,學生不僅會逐漸明白文章該怎么寫、不該怎么寫,而且能不斷積累寫作經驗。因此,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修改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刪、增、調、換”法。然后通過各種古今中外名人影響學生,進而激發興趣,培養自改意識。例如,魯迅先生對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達到160多處。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就是幾經斟酌修改后才定下來的。最后讓學生參與學習小組互換習作細讀,討論修改,他們既當“讀者聽眾”又當“評委老師”,學會指出習作的優點,又學會找出問題或不足之處,在互評互改中,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既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又能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課堂上注重小練筆
看圖寫話是低中年級作文訓練的主要形式。低中年級有插圖的課文上完后,教師精心選好與課文中心、寫法相聯系的插圖,細心指導學生看圖寫話,熱心批改,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中高年級課文上完后,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小練筆。如,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對魯迅先生想說的話。教《小木偶的故事》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續編《小木偶的故事》等。通過每節課的反復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的技巧,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姚玉華.學生作文現狀分析與對策[J].教育科研論壇,2006(8).
[2]楊翠.作文教學存在問題分析及改革措施[J].小學語文教學,2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