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婭麗
摘 要:小學教育中,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只要班主任老師能夠用心滋潤,就一定會等到最美的花開。主要研究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作為小學的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實施管理,用心、用愛去澆灌祖國的花朵,讓學生在充滿愛的氛圍下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方法淺談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能力較差,作為小學班主任老師,應該意識到教學與管理工作的關系,用真心、愛心和耐心去進行班級管理,從而對小學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班主任教師還應該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身的個人魅力去影響學生,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培養師生間的默契
作為小學班主任老師,既是班級里的任課老師,也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然而,很多學生會畏懼班主任老師,對班主任老師缺乏親近感和信任感。這些都不利于班主任老師在教學中以及班級管理中的工作開展。小學生比較感性,對老師的喜歡與否會直接轉移到是否遵守老師的管理。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之前,班主任老師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教師形象,讓學生們喜歡這個班級的氛圍,喜歡自己的老師。比如說,老師可以在班級里面進行一些裝飾,粘貼學生喜歡的畫和詩歌,從視覺效果上給學生創造良好積極的環境和氛圍。另外,老師還可以在平時的管理中,多鼓勵學生,深入學生之中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創造友好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生活。另外,老師在平時的管理中,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對于一些學習以及性格比較特別的學生,老師可以進行額外的關心和幫助,盡量用關切和鼓勵的語句,減少批評和責備,這樣可以從正向引導上來提高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喜歡。除此之外,班主任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多關心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能夠確切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更好地增進師生之間的默契和配合程度。
二、開展定期班會,建立獎懲制度
小學生思維方式和心理都未成熟,在班級管理中,老師應該明確告知學生哪些行為是正確的,什么是應該改善的,哪些行為和做法值得贊揚和鼓勵,哪些行為和做法應該取締和改變。這些班級管理中的理念,老師和學生都應該進行貫徹。同時,定期召開班級會議,每周進行總結,總結一周中出現的優秀事跡,表揚優秀學生,也要批評和指出一些不正確的做法和行為。比如說某些學生亂扔垃圾,有些學生在平時的班級里面喜歡大聲喧嘩等,班主任老師都應該在班會上對這些行為進行一定的點評和指出。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反思和總結。班會的開展時間不宜間隔過長,最好每周定期一次小班會、一月一次大班會,這樣時間才能夠長短結合,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意識。另外,作為班主任老師,還應該樹立好榜樣的力量。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們不能夠亂扔廢紙,那么老師首先自身就應該做到做好,對學生起到一個影響和規范的作用。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們不遲到,那么老師自身首先就不能夠遲到。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老師還應該在班級中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帶有色眼鏡看人,無論學習成績好還是調皮的學生都一視同仁,犯錯誤一并懲罰,做了好事都要提出表揚,這樣才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
三、注重家校溝通
小學班主任老師的管理對象是學生,小學生的自制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老師應該多和家長溝通,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喜好,從而根據學生特點實施教育,這樣也有利于家長在家中幫助學生進行思想行為的培養。定期的家校溝通也有利于老師和家長互相了解對方的想法和規劃,這樣有利于兩邊達成更好的默契和配合對小學生在家里和學校進行管理。對于一些心理和行為變化較大的學生,老師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分析其原因,共同引導和教育孩子健康發展。對于家長的反饋,老師也應該加以重視和引導。另外,老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學生的實力和情況差不多。定期地進行評比,對于一段時間內表現不好的學生,老師可以扣掉小組的分數,這樣的分組競爭積分制度,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能夠更好地、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和進步,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和集體意識。
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們要以愛心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以真誠和耐心去教育孩子,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遺憾。用心滋潤,靜待花開!
參考文獻:
[1]白瑪多吉.用心溝通,構建和諧班級: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3(4).
[2]單曉艷.用愛化育,用心管理: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優化管理工作[J].讀與寫,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