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楊剛
點亮希望之燈
—— 貴州大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楊剛
貴州正積極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廣大鄉村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教師的使命任重而道遠,我要讓鄉村孩子享受到充滿生機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讓孩子們走出大山,享受人生出彩的機會。”
9月9日,在貴州省優秀教師座談會上,黨的十九大代表、黔東南州鎮遠縣江古鎮中心小學教師黃俊瓊用自信的話語道出了作為一名鄉村教師的責任和擔當。25年如一日,黃俊瓊用實際行動恪守著“愛校如家,愛職業似命,愛生如子”的諾言。
近年來,貴州大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特崗計劃”惠及全省,連續幾年招聘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近10萬名特崗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國培計劃”培訓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園)長近50萬人;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惠及65個集中連片貧困縣農村教師17萬人,累計發放生活補助8.9億元……鄉村教師資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穩步提升,一支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業已形成。
“農村教育條件艱苦,教師工資太低;幾乎沒有體檢,看不起大病;老齡化現象嚴重。”曾是貴州鄉村教師面臨的困境。
貴州千方百計補齊教育醫療事業短板,壓縮行政經費用于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加大財政投入推進“全面改薄”等教育工程,改善鄉村辦學條件,同時多項優惠并施,讓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2015年,貴州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發布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貴州版”,出臺一系列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措施。
“一是暢通鄉村教師補充渠道,實行城鄉統一編制,以‘特崗計劃’為主補充鄉村中小學教師,重點補充鄉村學校音體美、信息技術、心理健康、雙語教學等緊缺教師,并做好‘招’‘管’‘轉’‘用’,在教師住房、培訓進修、掛職鍛煉等方面優先考慮特崗教師。”貴州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蔡志堅說,貴州還通過跨校聘用、學校聯盟、對口支援等多種途徑,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鼓勵城鎮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講學。
在保障鄉村教師福利待遇方面,貴州依法為鄉村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針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生活補助政策;省內高校畢業生取得教師資格并到鄉村學校任教3年(含特崗教師),可按省有關規定享受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在現行制度架構下,享受重大疾病救助;鄉村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
教師考評政策向鄉村傾斜。鄉村教師評聘職稱(職務)時不作外語成績(外語教師除外)、發表論文的剛性要求;村小、教學點教師職稱實行即評即聘;城鎮中小學教師評聘高級教師職稱(職務),應有一年以上農村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兩年來,貴州鄉村教師隊伍不斷擴大,一批批優秀人才不斷投身鄉村教育。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專任教師511592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教師324166人,幼兒園教師73415人。
貴州省教育廳廳長王鳳友指出,教育的薄弱環節在農村,農村學校的短板是缺乏優質教師。
為了提升鄉村教師整體素質,讓教師“教得好”,貴州通過“國培計劃”等項目,讓更多的鄉村教師走出大山,選送到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學習進修,每年培訓鄉村教師5萬余人。
同時,貴州大力實施“鄉村名師培養計劃”,每年遴選300名省級鄉村名師,并從中重點遴選50名鄉村教育家作為培養對象,設立鄉村名師工作室,并邀請鄉村名師擔任教師網絡研修工作坊坊主,推進線上網絡研修和線下實踐深度融合,搭建鄉村教師成長平臺。
黔西縣金碧鎮第三小學教師趙羚君便是其中之一。2014年9月,趙羚君被“國培計劃”選送到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因教學業績突出,2016年4月,被評為“貴州省首屆鄉村名師”,并被指定為“貴州省鄉村教育家培養對象”,同年9月,“貴州省鄉村名師趙羚君工作室”成立。
“工作室成立后,我從鄰近幾個鄉鎮學校招收了29名優秀教師加入我的團隊,一起研究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方法。團隊還建立工作室網站,推出了包括顧問、外聘專家、成員、學員等主講的8場講座、16節示范課、4節觀摩課、22節學員匯報課。”趙羚君說,通過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工作室成員、學員的教學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這是貴州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生動實踐。到2020年,貴州將培育50名鄉村教育家、100個鄉村校本研修示范學校、1500個鄉村名師工作室。
“鄉村教師有政策保障,有外出學習的機會,還有職業認同感,在鄉村任教30余年,我感到很快樂。”
9月15日,在德江縣龍泉土家族鄉幼兒園,教師安明霞拿出自己剛獲的“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一臉開心和滿足。
安明霞今年53歲,自1986年9月始,安明霞一直扎根基層,為鄉村教育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
貴州自2016年起,向全省從教30年和25年的鄉村教師分別頒發榮譽證書,涉及鄉村教師8萬余人。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對長期在鄉村學校任教的優秀教師給予物質獎勵。
貴州在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評選表彰中,將鄉村教師名額單列,予以傾斜。在省、市、縣、鄉、校層面分別召開表彰大會,選樹優秀教師典型發揮示范引領,涌現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范教師等典型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還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加強鄉村教師智慧管理,在貴州教師網中設立鄉村教師師德誠信記錄專欄,對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進行調查處理并做客觀真實記錄,實行師德失范一票否決,積極引導教師爭做“四有”“三者”好老師。
貴州還加強鄉村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在鄉村教師中發展黨員的力度,從政治上思想上關心鄉村教師的生活與成長,增強歸屬感。
貴州正積極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貴州“好老師”不斷涌現,成為點亮教育希望之燈的強大力量。

貴州建強縣級鄉村教師培訓團隊,推動鄉村教師區域研修與校本研修常態化。圖為印江自治縣開展幼兒教師優質課比賽活動。(印江自治縣教育局供圖)
(責任編輯 /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