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建康
激活縣域經濟追趕超越新動能
◎文/王建康
追趕超越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所處發展階段的科學定位,也是全省各項工作的總遵循和總目標。對標先進省區,我們最大的差距在于縣域經濟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結構不優。采取強力舉措,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實現縣域綜合實力的跨越式大提升,對于追趕超越戰略的順利實現至關重要。
招商親商安商,把縣域打造成創業樂土,為縣域發展提供動力。圍繞產業集群、城市建設、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建立完善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庫。按照產業布局規劃統籌招商引資,力爭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鏈條,壯大一個產業。加快發展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具有跳躍式發展的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回鄉經濟”和“能人經濟”,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鄉興辦實業。在農村要加快培育農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行業協會、購銷大戶和農村商品經紀人,解決“大市場”與“小農戶”的矛盾。推動企業集群化發展,鼓勵企業在原料供應、研發生產、市場銷售等環節建立穩定的協作關系。
堅持創新驅動,商業模式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并重,為縣域競爭力提升提供依托。對于縣域經濟而言,創新的重點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商業模式創新。要切實解決人才不愿來、留不下的問題,堅持柔性引才,鼓勵大中城市人才以短期聘用、技術攻關、項目咨詢、企業顧問等靈活方式到基層服務。加強政產學研合作項目建設,鼓勵各類縣級產業園區建立健全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成果轉讓、信息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技術供給、產品設計、分析檢測、人才信息、咨詢培訓等服務功能。積極運用網絡技術推動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生活服務、知識技能等領域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努力使傳統動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加快金融創新,運用各類投融資手段解決資金短缺,為縣域產業提供支撐。成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撬動金融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探索成立財政投資控股公司,運用財政資金進行股權投資,對困難企業的一次性補助變為股權投資,在企業經營效益好轉后轉向其他困難企業。實施PPP政企合作網絡建設計劃,鼓勵縣級政府根據財力及實際情況,在市政設施、交通水利、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積極向社會推出PPP項目。
積極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機構網絡向縣域延伸,支持農業銀行向鄉鎮延伸。大力培育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小金融主體,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產品和工具創新,擴大農村貸款抵押范圍,不斷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從政策層面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組建融資性擔保機構,扶持政策性、專業性擔保機構發展壯大。建立縣級金融服務中心,構建一體化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重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作用。著力推動有條件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培育科技型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上市;選擇優質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擴大直接融資規模,著力營造安全、穩定、誠信的金融生態環境。
深化電子政務建設,為縣域發展創造環境。縣域經濟要實現追趕超越,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牽引作用,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為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創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將縣級部門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部進入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建立統一平臺、統一標準、多通道模式實現跨網業務平臺和電子監察平臺,并逐步實現網上受理、審批、監控、限時辦結、繳費、咨詢等事項,全面實現市、縣、鎮(街)三級聯動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力度,切實承接好省市下放的權力,精簡前置審批環節和中介服務事項,優化辦事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優質服務。推動省委“三項機制”落地生根,圍繞縣域爭先進位,體現縣域追趕超越總體思路和工作重點,抓緊建立完善導向鮮明、獎罰分明的考核評價體系。把縣域經濟發展績效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獎懲的重要依據,對進入全國百強縣、全省十強縣和爭先進位取得重大突破的縣級黨委、政府在經濟上予以重獎,黨政領導干部優先提拔使用。
(作者系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