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蓉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研究
黃筱蓉
發展地理標志產業契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思路,有利于提升其影響力,并助推地區經濟發展。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的關鍵因素離不開:品牌、質量、創新與監管。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應當注重建構地理標志產業集群,政府應參與地理標志品牌推介工作,深度挖掘品牌價值,同時建立政府、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多層次的監管體系。
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產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一)契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產業發展思路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江西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其發展模式為:走資源節約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以發展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為主要目標。而地理標志產業是典型的環境友好型的生態產業,契合其發展模式。
地理標志本身是一種標識產品的標志,主要是表述某種特殊產品來源于某特定地域,比如景德鎮陶瓷,吐魯番葡萄。同時地理標志又不同于商標、商號等標志,其希望告訴消費者此產品具有某種特殊的優良品質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種品質和內涵與特定地域的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特殊工藝息息相關;當離開了此地域,同類商品將不具有這種特殊品質,從而使地理標志上升為一種良好信譽的象征。由于地理標志的這種特殊性,地理標志產品基本上都是多年歷史傳承下來的產品,且大多數都與農產品、地方工藝品有關。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例,比如廬山云霧茶、余干辣椒、奉新獼猴桃等都是典型的農產品,鉛山連四紙、景德鎮瓷器是典型的地方工藝品。所以發展地理標志產業契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路。
(二)有利于提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影響力
地理標志和地域緊密聯系,人們往往通過地理標志認識某地區,比如大家一提及法國葡萄酒,就會聯想到法國悠久的貴族文化和高貴的皇家品味,葡萄酒代表的浪漫主義也被視為法國的重要象征。地理標志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地區知名度的媒介,地理標志不僅具有經濟屬性,也具有文化屬性,這種文化屬性恰恰與該地理標志所在地域的文化內涵息息相關。因為地理標志產品的聲譽和特殊技藝是經過多年的歷史傳承和歷史積淀慢慢形成的,源于特定區域內無數的生產經營者千百年來的不斷生產實踐,不斷挖掘當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并不斷總結和創新,最終形成了一整套獨有的工藝流程和技術規范。因此地理標志代表的是某地所特有的傳承,骨子里真正透露的是該地域特有的人文和自然內涵。
因此發展和壯大地理標志產業,能夠不斷提高地區的知名度,提升地域的影響力。比如軍山湖原本并不廣為人知,但是隨著軍山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業的發展,軍山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甚至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旅游和品嘗螃蟹,帶動了地方第三產業發展。因此地理標志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提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影響力。
(三)助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經濟發展
有人認為地理標志產業是初級農產品產業,不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地理標志產業是農業產業中附加值最高的產業,地理標志給生產經營者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截止2013年完我國地理標志總產值已經超過1.3萬億元。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南豐蜜桔為例,2015年南豐蜜桔綜合產值達90億元,已經成為百億級農業產業,是南豐縣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地理標志產業不是低附加值的初級產業,而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重要產業。
同時地理標志產業的迅速發展也能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據學者通過測算,從2008年到2012年,新增地理標志農產品給當地農民收入的總貢獻約為8.12%。比如天浙江余杭區的“徑山茶”地理標志注冊成功的第二年,徑山茶產值達1.17億元,比上年增長23%;每公斤均價為221.67元,最高價達3600元,增幅為17.85%;茶農的人均收入達5000元,增幅為25%。
(一)維護地理標志的品牌價值是前提
地理標志屬于一種品質標志,在沒有引入地理標志之前,消費者默認為商品都是同質的,消費者選擇商品是按照價格最低原則購買。但是地理標志傳達了一種不同的信息——某個地方特色產品質量更好。地理標志對產品品質、生產經營者的信譽進行了擔保,其本身成為了商品信譽的代名詞,從而產生了價值溢價。據國外學者統計,歐洲地區40%的消費者愿意多付10%以上的價格購買地理標志產品。
所以維護地理標志本身的品牌價值,是發展地理標志產業的關鍵。因為一旦消費者在某次消費過程中,發現地理標志產品品質存在瑕疵、質價不符或者消費者在市場上總是購買到假冒的地理標志產品,那么消費者將對此產品喪失信心,以后將放棄購買該地理標志產品。這些情況將嚴重損害地理標志的品牌價值,進而導致整個地區的相關產業都受到損失,所以維護地理標志的品牌價值至關重要。
(二)保障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是基石
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控制水平直接關系地理標志的競爭力,地理標志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于特殊自然環境形成的獨特品質,來源于當地歷史上的一代代生產經營者嚴格的質量控制帶來的良好市場口碑。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那些長期保持高標準高質量水平的地理標志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比如安溪鐵觀音、贛南臍橙由于非常重視質量的控制,品牌價值越來越高,市場行情不斷高漲,供不應求。但是也有像金華火腿等地理標志產品由于質量控制不嚴,消費投訴不斷,導致市場份額受到嚴重影響。
保障地理標志產品質量,首先要克服地理標志產品的“公地悲劇”。地理標志屬于公共品牌,屬于當地生產經營者共同的財富,這必然導致部分生產經營者對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控制上存在機會主義思想。質量控制越嚴格,生產成本就越高,如果個別生產經營者降低質量要求,必然會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得高于其他嚴格按標準生產的生產經營者的超額利潤。如果該生產經營者不受到懲罰,將導致大量的生產經營者效仿,最終該地理標志產品品牌聲譽將受到毀滅性打擊。
其次,要防止現代化大生產片面追求產品數量對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的威脅。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正在嚴重威脅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我國擁有全世界7%的耕地,卻使用了全世界35%的化肥和20%的農藥,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為了防止化肥和農藥危害設置的安全上限。過量的化肥、農藥使用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嚴重污染,最終連符合安全的合格農產品都難以提供,更不用說提供對品質要求更高的地理標志產品。所以要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就必須警惕現代化生產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注重地理標志產品的創新是關鍵
當前各地政府非常注重本地地理標志產品的挖掘和申報工作,各地都紛紛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如河北省對于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采取1個獎勵5萬元政策,濟南市相關政策規定:登記1個地理標志獎勵10萬元。重慶市也規定獲得地理標志注冊獎勵30萬元。雖然各地非常注重地理標志的申報,但是申請人在申報取得獎勵后,不再關注地理標志產品的創新發展問題,地理標志產品始終停留在原始、初級的技術和品質上。地理標志的資金扶持與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嚴重脫節。
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日新月異,地理標志產品也需要創新,需要順應潮流的變化。在保持原有風味,原有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投入人力和物力對產品工藝進行深入研發,改進地理標志的生產工藝。另一方面進一步挖掘地理標志產品的人文歷史,只有具有歷史厚重感和豐富人文內涵的產品才能最終獲得市場的長久青睞,但是現在的地理標志產品只是單純地消耗其多年積累的品牌聲譽,忽略了對其獨特市場競爭力的進一步培養。此外,現代科技技術可以大幅度提供產品的產量,如何在保障高產的基礎上,不喪失其原有品質,如何在采用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安全高效的生態技術,這是地理標志產品未來一段時間創新的主要方向,也是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的關鍵。
(四)加強地理標志使用的監管是保障
要控制地理標志的質量、維護其品牌價值,歸根結底要將監管落到實處。基于地理標志的集體屬性和公共屬性,靠生產經營者進行自我約束顯然是空中樓閣。因此地方政府、地理標志產品的行業協會應當擔負其監管職責,嚴格控制質量,控制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工藝和生產標準,對于不符合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的生產經營者取消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經營資格,不再授予其地理標志使用權。據調查發現農產品申請地理標志后,其農藥殘留量、生產中化肥使用量相比申請地理標志之前明顯下降,這正是因為使用地理標志后,政府和行會組織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監控,讓農戶更多地采用了環境友好型技術的最好作證。
同時,對于市場上的假冒地理標志的商品要加強打擊力度,因為假冒地理標志產品的行為對地理標志將帶來毀滅性打擊,市場上充斥著假冒商品,將導致消費者最終放棄花更高的價格購買地理標志產品。在進賢縣軍山湖畔,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經營者打著“軍山湖大閘蟹”的旗號,魚目混珠銷售外地的大閘蟹,對于這種明顯侵權行為,沒有相關主體予以制止和打擊。長此以往,必將對“軍山湖大閘蟹”品牌價值造成嚴重貶損。因此應當加強對地理標志使用的監管,這是發展的關鍵保障。
(一)打造地理標志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指以某種產業為主要載體,通過一定的經濟聯系,將大量相關企業聚集在某區域范圍內,形成類似生物系統的產業群落。地理標志產業集群是依托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吸引力和資源優勢,在地理標志產品的產地吸引大量有關聯性的企業、生產基地、農戶、科研院所及相關配套產業的企業聚集在一起,以專業化分工為基礎,形成地域性的要素聚集和網絡化的產業結構。
地理標志產業集群的打造能夠推動地理標志產業的可持續性的發展。首先地理標志產業集群的建立,有利于落實地理標志產品質量標準,更加有效對當地生產經營者種植、加工地理標志產品行為進行監督。因為形成產業鏈后,眾多上下游生產經營者形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局面,大家自然會相互監督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狀況,共同維護品牌聲譽。其次,地理標志產業集群的建立,能夠在系統內通過協作和補充,創新地理標志產業的工藝,推動地理標志傳統技藝的不斷發展。最后,地理標志產業集群的建立,能夠促進地理標志品牌價值的迅速提升。通過產業集群的打造,聚合政府和企業的力量。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形式,推動地理標志的宣傳推介活動,并開展相關的文化節、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持續地擴大地理標志的影響力。
(二)政府應參與地理標志品牌推介工作,提升品牌價值
在當今信息化大爆炸時代,消費者對任何商品都難以保持長久的關注力,因此地理標志產品也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地理標志的品牌建設不能只依賴于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政府也應當負擔起相關責任,因為地理標志不僅僅蘊含經濟、財產屬性,還和當地特色自然、文化等內涵連接在一起,是一種三維品牌形象,宣傳地理標志品牌有利于對外傳播當地傳統文化與知識。歐盟各國政府一直重視地理標志的品牌建設,積極對外推廣歐盟地理標志認證的高品質農產品和食品。如2015年歐盟在北京開展以“源味歐洲”為主題的歐洲傳統美食推介活動,向中國消費者推薦歐洲的地理標志產品。
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地理標志注冊情況來看,截止2017年4月,商標局登記的地理標志有51項,農業部登記的地理標志有75項,而質檢總局登記的地理標志有32項,合計江西省共登記地理標志158項。數量不少,但是質量不高,位列全國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前300名的僅占11項,其中五星級品牌價值的地理標志僅贛南臍橙一項,四星級品牌價值的地理標志僅有三項:南豐蜜桔、泰和烏雞和景德鎮瓷器。地理標志品牌價值越高,其經濟利益越顯著,而低品牌價值的地理標志難以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以五星級品牌價值的贛南臍橙地理標志為例,2017年品牌價值已經高達668.11億元。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大多數地理標志的品牌價值還沒得到挖掘,要發展地理標志產業,不僅要維護地理標志現有的品牌價值,還需深度挖掘其品牌價值,讓更多的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升上四星級和五星級,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構建政府、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多層次監管體系
當前大多數地理標志產品的監管存在漏洞,因為它不同于商標,作為商標的所有者有足夠的積極性去維護商標的商譽,地理標志沒有明確的所有者;它也不同于純粹的自然資源,因為政府有明確的責任去保護自然資源,這種現象導致地理標志的監管處于失控狀態。應當構建政府、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多層監管體系,切實保護地理標志。
從政府層面來看,政府政策應當從注重本地地理標志的數量向注重地理標志質量轉變。歐盟最新出臺的《關于農產品和食品的質量規劃條例》明確將地理標志的質量監管作為地理標志保護的重要任務。這代表了一種政策導向,地理標志質量建設應作為政府下一步保護和發展地理標志的重點。政府可以建立相關專門基金用于補貼地理標志產品技術的創新,補貼各種性質的地理標志維權活動。同時,地方政府要加強對農業生產環境的維護,積極實施農業化肥減量化行動,最終實現地理標志產品有機化生產,提高地理標志產品的品質。
從行業協會層面來看,行業協會了解本行業的基本情況,對于如何監管具有先天優勢,對于維護本行業的利益也具有天然的積極性。行業協會可以通過建立完備的產品原產地溯源制度,對所有檢測不合格的地理標志產品進行產品溯源,追查到具體的生產經營者,采取予以警告、罰款、停業整改乃至永久剝奪使用地理標志的處罰。同時行業協會還應該構建地理標志防偽查詢系統,維護地理標志的“正宗性”,增強消費者的信賴感。
從專業合作社層面來看,對于地理標志產品的農戶,完全依賴政府和行業組織的監管,不僅成本過高,而且也難以落地,這就是專業合作社發揮的空間。專業合作社主要作用在于推廣地理標志標準化生產,做好田間生產的質量控制。同時在第一時間糾正農民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不當生產行為,增強農戶提供優質地理標志產品的意識和能力。
[1]喻晶,黃筱蓉.我國農業地理標志主體制度研究[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
[2]孫亞楠,胡浩.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5,(7).
[3]呂蘇榆.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補貼及獎勵政策反思[J].國際經貿探索,2015,(10).
[4]楊鵬程,周應恒.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發展困境及優化方略[J].甘肅社會科學,2016,(3).
[5]黃筱蓉,喻晶.江西地理標志保護的立法研究[J].企業經濟,2010,(9).
[責任編輯:熊文瑾]
黃筱蓉(1968—),女,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經濟法。(江西南昌330088)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法律制度研究”(FX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