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平
以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
謝勝平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首先是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必須著眼于行業發展需求和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符合學生個人職業發展的需求,致力于解決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中的實際問題。高職英語行業化教學改革,能很好地實現以上目的。高職英語行業化教學模式的引入,需要進行合理化的課程設置,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實現教學資源的創新與整合,建立多樣化的評價體系。
行業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不斷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進、提高和調整,高職公共英語從原來的參照本科模式轉變到現在的自成體系,高職階段不但要進行公共英語的學習,更要進行行業英語的強化和推廣,注重的是在某個行業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而不是專業知識本身,所以行業英語教學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伸和擴展,是從基礎能力培養向應用技能培養的過渡,行業化教學模式給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行業化模式將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引領到真實的行業工作環境中,培育他們接受,理解和處理現實工作任務,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的能力,相當多的高職院校,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根據各自的辦學重點和專業特色,探索出了許多貼近行業,面向職場,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公共英語行業化教學模式。
1.行業模塊化英語教學模式
行業模塊化英語教學模式,以行業為主線,在行業教學過程中安排英語教學,突出英語實用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工作過程和語言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行情境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機電職業英語為例,通過分析機電行業及崗位群對英語技能需求,結合企業和專家意見,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素材的選取,遵循工作過程系統化,行動導向的案例學習的原則,注重時代性和適用性。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內容模塊化英語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英語教師唱獨角戲,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自主學習”的全新教學思維,從而實現立體化行業化多層次的英語教學,有了網絡技術的支撐,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真正達到英語為專業發展服務,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2.雙語化和雙師化的英語教學模式
雙語化和雙師化,指的是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配合教學,合作授課,共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職業英語行業篇教材系列中的土建英語為例,土建英語采取“英語教師+專業教師+行業人員”的開發形式,有三方面專業人士組成“雙語+雙師”結構的教學資源開發隊伍,由行業人員和專業教師確定土建行業典型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流程,然后由英語教師設計英語語言學習任務,以充分發揮各專業人士的專長。在工作任務和工作流程的分析中,借鑒和參考相關的行業標準。此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土建工程相關工作的能力,土建英語共分八個單元覆蓋了土建類專業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包括可行性研究、簽訂合同、結構設計,建筑施工、材料選擇、電氣工程、給排水設計和施工,裝飾裝修等,土建英語可大體上符合土建類從業人員工作過程中的對英語交流的需求,也可以為學生因職業提升和發展而更深入學習專業英語打好扎實的基礎。行業英語和傳統專業英語在內容構成上有著巨大的區別,土建英語不是以合同條款,建筑類型,建筑材料,建筑結構,法律法規等學科專業知識的架構來安排的,而是以土建類行業的典型工作流程為主要參照系數進行編排,通過對土建類行業工作流程的了解分析,提煉出相關行業最典型的工作流程,并確定各個工作流程中最主要的英語學習任務。
1.以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下的課程設置創新
在基礎英語教學向行業英語教學過渡的大背景下,大多數高職院校面對的主要難題來自于行業英語的課程設置層面。課程設置需要大量的調研工作,要符合實際,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夠有實效,不能為了改革而改變。
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現狀是,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英語能力普遍較弱,學習主動性不夠。在學校要求學生畢業前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情況下,才會學點英語,于是大部分高職學生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后,就萬事大吉。后續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現在高職院校學生的總學時數為120節左右,在第一學年的上下兩個學期完成,平均每學期60課時。因此,對英語課程設置分成兩個階段進行。一是基礎英語階段,占60學時;本階段繼續鞏固中學以前的英語知識,提高并加大閱讀量,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二是行業英語階段,占60學時;此階段注重解決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學會利用英語知識為行業發展服務。
2.以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下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教學成功進行的關鍵,教師素質的高低有時決定著教育的成敗。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更是要依靠教師隊伍的行業化水平。這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較高要求,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這種情況,有必要加強高職行業英語教師隊伍的培訓和建設,建設方案如下:首先,提高英語教師的危機感,樹立英語教師的行業意識,自我提高發展和與時俱進意識。國家各方面改革如火如荼,市場經濟的原則是優勝劣汰。學校教育也不例外,過時的內容,不符合教育規律的專業和學科,必然會被淘汰;其次,有計劃的組織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掛職實踐和鍛煉,培養雙語化和雙師化的教師隊伍。英語教師相對缺少實踐實習經驗和職業專業教育背景,因此應積極動員高職英語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了解行業知識,使英語教學適應社會實際需求;再則,優化高職公共英語行業化教學資源配套。通過派出去,引進來的辦法解決師資問題。請企業行業專家到校園兼課,講座的方式了解行業知識,假期派出教師到企業學習企業文化,甚至把企業設在校園。共同進行課題研究。
3.以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下的學習和教學資源建設
教材是高職公共英語行業化教學的最核心的學習資源,高職英語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掌握一手資料,改進教學內容,英語資源要為大部分高職學生所接受,做到“實用為主,夠用為度”,解決工作中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高職公共英語行業化要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和學生學習的自主化。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鋪設和建設線上授課和線下作業和自主學習的完整鏈條,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4.以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下的評價體系建設
行業化教學模式決定了其評價方式的靈活性,多樣性和開放性,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要求中也指出要實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首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主體必須是英語教師,專業教師,學生團隊和學生本人共同組成,要把評價看作是老師和學生的共同任務,學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了解自己英語的水平,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次,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也要求,評價方式既要體現終結性評價,又要體現過程性評價,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和學習的快樂,從而能夠提高學習英語積極性,把完成作業,課堂討論,上課考勤,小組合作,學習態度等納入評價范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注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方面速度和高度。
以行業化模式引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實現了公共基礎英語和行業的無縫銜接和融合,與此同時,高職英語行業化教學模式鍛煉和培養了英語教師隊伍,更新和改進了英語教學內容,改變了英語教學考核方式,促進了學生技術技能的提升,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競爭和創新創業能力。當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改革的根基才能穩固,改革的效果才能凸顯,模式才能得到檢驗和推廣。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3]黨瑞紅.行業英語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2011,(6).
[4]李建紅.行業英語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若干問題探討[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1,(23).
[5]蔣陽建.機電職業英語/(全國行業英語系列統編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楊芳.土建英語/(新職業英語.行業篇/徐小貞總主編)[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朱晨光]
謝勝平(1971—),男,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江西贛州341000)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高職公共英語行業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14WX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