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沈逸然 明海燕
淺談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管理相結合
■陳麗華 沈逸然 明海燕
對于淡水養殖企業而言,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均是企業公共支出鏈條上的重要部分,同時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健全高效的兩個關鍵點,重視資產管理,優化整合資源,推進資產、財務和預算管理相結合,在淡水養殖企業深化預算體制改革、規范財務運行科學合理性、系統性等方面意義深遠。
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之間就像是生物界的共生關系一樣,是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首先,從企業預算管理的角度上看,預算是企業對資金運用的統籌與規劃,若企業預算過多,則會造成企業盲目購置資產,以致部分資產閑置浪費,使用率低下;若企業預算過少,則會導致資產配置無法滿足企業實際生產需求,嚴重影響企業日常生產活動的進行。從企業的資產管理角度來看,預算編制前,企業需要對存量資產進行分析,其依據能夠為預算編制提供較為準確的數據支持。即資產管理是企業預算管理的核心基礎,資產管理的規范化與信息化直接決定著預算管理是否科學準確有效。同樣,企業預算管理又能反作用于資產管理,若預算管理得以改進,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規范企業的資產管理流程,從而優化企業的資產配置結構,提升資產管理水平,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由此可見,兩者始終是相互作用,互為前提與基礎。預算管理是資產管理的根本條件,資產管理是預算管理的延伸。而兩者的有效結合又是淡水養殖企業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關鍵。
在傳統的資產與預算管理模式下,企業只關心預算的收支活動,不重視資產管理,導致淡水養殖企業遺留下許多歷史問題。企業即使經過多次資產盤點,仍會存在著“家底”不清、存量資產與賬務不符的情況,進而導致企業難以準確地了解與掌握產存量資產的信息,使得年度預算的基礎資料缺乏,后續工作的開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當前,淡水養殖企業經營者對資產管理與財務和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意識十分薄弱。在預算編審上,沒有以完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為重點,沒有細化至部門。在財務核算上,沒有統一標準的資產分類規范,沒有細分資產的核算內容,沒有完善資產的信息為財務核算提供來源支持,沒有實現資產與財務的無縫對接。他們片面地認為,資產管理與財務和預算管理工作是分開獨立的,忽略了三者的內在聯系。
淡水養殖企業各部門在申報資產購置預算時,未從部門實際需求出發,結合資產存量信息與資產利用率,預估下一個年度預算。這些原因使得預算申報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加大了企業預算審核工作難度。
資產形成時,在未考慮資產存量和預算總金額的基礎上,盲目地進行采購。資產占用時,各部門沒有強化節約使用資產的觀念,忽略了資產的真實使用效益,這樣容易導致各部門間的預算分配與資產購置的不合理、不公平。資產處置時,資產的收入并未納入預算管理。
若淡水養殖企業資產管理水平不足,企業也沒有明確的資產數據與配置標準,則會造成企業的預算編制與資產實際運行嚴重脫節,資金的運用出現問題。為促進企業建立健全內部約束機制,進一步規范企業財務管理行為,推進企業的資產與財務和預算管理,制度的建設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淡水養殖企業必須從經營現狀出發,按照預算管理要求和資產管理需要,形成一套適用于企業內部的科學、合理的資產管理制度。在資產配置方面,企業需要從實際生產需求著手,利用資產清查的數據、信息,研究制定配置資產的數量、規格、價格的相關標準;同時以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特點與需求為出發點,全面分析存量資產的數量、質量、性能、可用期限等,根據部門人員編制、工作性質履行職能所占用的資產的基本額度,合理公平地制定資產的配置標準,進而在企業內部形成統一的資產配置標準體系。在資產配置的預算編制方面,企業必須嚴格遵照上述資產配置標準體系,對企業資產購置進行合理的預測。進而促進存量資產的優化配置,從根本上提升企業資產使用效率。
企業建立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需從企業資產清查信息與歷史賬目著手,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能及時、準確地記錄資產的增減變動、占有,以及資產在各職能部門的存量與使用狀況。同時,企業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實現無紙化辦公,并能夠有效規范預算審批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資產損失,從技術層面上構建出對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運行的監管機制,能夠使資產管理由隨意性、松散型轉變為強制性、規范型。另外,企業應該將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網站上公開,使企業各部門的資產公開化、透明化,這樣有利于加強對企業的資產運行進行監督,也有利于各部門員工實際了解企業的資產動態。
企業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相結合是現今財務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財務與資產管理系統的同步信息化,不僅能夠提升企業資產管理水平,同時是促進企業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有效途徑。二者的有效結合,能夠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對于符合資產核算要求的經濟業務,應脫離會計核算自動轉入資產管理系統,完成資產管理系統的操作后,再從會計核算上反映,即資產核算前置。此外,為規范資產報銷流程,在資產購置前,必須經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審核通過,才能予以購置報銷。
眾所周知,企業的存量資產總量和新舊好壞程度與部門預算資金的規劃和額度存在著直接聯系,資產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預算管理是否科學有效,如果不重視存量資產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一味地貪好求新,盲目地重復購置,只會形成資金的浪費,資產的閑置、損壞、丟失。因此,在進行部門預算配置資產時,企業必須注重存量資產的管理,重心應放于挖掘現有資產的使用潛力上,要堅持“能用則用”的原則,只有出現現有資產的確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情況時,才將購置新資產納入考慮范圍,真正做到以存量制約增量。再者,企業應推進各部門直接的資源整合,打破各部門資產應獨立的思想禁錮,從而提高企業資產使用效率,提升企業資產的管理水平。
淡水養殖企業的年度財務預算編制,是根據現有的資產現狀,對下一年度企業的資產需求予以客觀合理的預估與申請。而淡水養殖企業受自然災害、實際生產需求、市場環境等不可控因素影響較大,使得年度財務預算可能會發生取消、增加、減少等變更,這些客觀原因往往會導致企業年度財務預算無法同實際所需保持同步。因此,在執行企業的年度預算時,為了確保預算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實際生產需求,資產運行時,務必同實際需求相符,必須嚴厲杜絕就資產論資產、資產與預算分離的現象,堅決轉變重增量配置、輕存量管理的思想,改變重收支管理、輕資產管理的傾向。此外,對于一些需要變更的預算,若有十分充足的緣由,必須在不影響企業日常生產運營活動的情況下,且經企業管理者審批通過后,才能進行預算指標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資產的運行和財務預算的執行相匹配。

如果企業僅有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并無預算執行的績效考評制度做保障,那么企業各部門仍然只會重視資產的配置和資金的收支,對資產的管理仍然缺乏關注度,不聞不問。長此以往,只會導致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是個空架子。因此,各部門占有的資產必須與年底績效聯系起來,在每個財政年度結束后,企業都應深入地分析研究該年的資產與財務預算整體的執行情況,并對這一年的執行效果予以公平公正、客觀理性的評估。若存在年度預算與實際執行相差甚遠,乃至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企業應采取相應的懲罰。一方面,為杜絕此類情況在下一年度再次發生,企業必須責令相關部門分析年度預算執行效率低下的原因;另一方面,務必嚴肅追究違規部門或違規人員的責任,并將此情況納入部門年底績效考核,讓其吸取經驗教訓,只有與切身利益相關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各部門員工對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管理必須相結合的意識。
(作者單位:上海市海豐水產業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