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耀林
摘 要 家庭教育,是指孩子從出生一直到長大成人,一生所受到的家長對他們實施的全部教育和影響,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有意的和無意的是,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人之初”的教育,也是“終生教育”,是對人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
關鍵詞 家庭教育 孩子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1家長要樹立尊師重教的榜樣
學生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要身體力行的樹立尊師重教的榜樣。及時鼓勵學生尊重老師的言行,多用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正能量教育子女。對老師的尊敬,有利于孩子聽老師的話,更快地進步。家長教育孩子尊敬老師,不僅是對學校工作的支持,更是對自己孩子的關心。
首先,要告訴孩子老師是他們最可親最可敬的朋友。孩子剛剛接觸老師時,隱隱約約地有些畏懼心理。這時,父母可以經常對孩子談談自己小時候是怎樣聽老師話的,老師是怎樣親切耐心地幫助自己的。當孩子提出一些疑難問題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們:“關于這些,老師知道得很多,會比爸爸媽媽更好地講給你聽。”這樣,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確立老師是最可親近的朋友的觀念,他們的畏懼心理就會逐漸消失。其次,力求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xié)調一致。家長要主動與老師“互通情報”:孩子在校內的缺點,家長應歡迎老師指出,并督促孩子盡快改正;孩子在校外的毛病,家長應及時向老師反映,“護短”、“遮羞”的做法是不合適的。在教育孩子的步驟方法上,家長可征求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再次,要正確對待老師工作中的缺點。孩子有時會和同學在背后議論對老師的意見,這有可能是老師的工作確有缺點,也可能是孩子們的看法偏頗了。家長應該勸止孩子們的背后議論,并鼓勵他們與老師當面交談。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看法,更不要當著孩子說長論短,而應該誠懇地與老師交換意見。
2注重培養(yǎng)子女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美德,杜絕子女形成好逸惡勞的惡習
雙休日、寒假和暑假,多讓學生參加勞動、幫助父母做家務,我們應該把艱苦奮斗理解成:“珍惜勞動果實、不浪費、不鋪張、不奢侈;舍得出大力、流大汗、努力干事、能干成事。”
胡錦濤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時指出:“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從他的話中,我們足可以看出艱苦奮斗精神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性。由此我們可以想到這樣一點:那就是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人肯定是難以立足現(xiàn)實社會的,而一個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人,一定會事業(yè)有成。當今孩子急需艱苦奮斗的精神。
3培養(yǎng)子女正確的價值觀
胡適先生曾說:“生命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你賦予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記者孫鐵翔)2月18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劉奇葆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要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樹立遠大志向。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讓孩子們熟讀并記住24個字,抓好友善、孝敬、誠信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重視家庭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在核心價值觀的沐浴下健康成長。要廣泛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增強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努力提供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嚴厲打擊網上淫穢色情,開展少兒出版市場專項治理,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要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形成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攜手育人的良好局面。
作為家長,要使學生的道德和人格得到提升,就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調皮搗蛋為恥,遵守紀律、好好學習為榮。注意對子女犯錯時的教育方法。首先,一定要讓子女明白自己的行為的對與錯,只有讓子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真心改正。其次,要讓子女意識到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4培養(yǎng)子女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良好習慣
“大道至簡”出于《老子》,反映出一種“無為而治”的思想,大道至簡的含義就是最有價值的道理其實是最樸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實是很平常的道理。大道至簡應是一種境界,就像讀一本書,初讀,是從簡單到復雜,再讀是從復雜到簡單,讀熟了就只剩一個綱了,這就是簡。
一位美國父親在他的三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每天堅持做一件事:到花園里拔除雜草,孩子們開始不太愿意,但父親的命令又不敢違抗,后來,孩子們漸漸習慣了做這件事,并且做得很好,一直干到他們都考上大學外出念書。孩子們放假回來后,父親跟他們談及此事,告訴他們,其實家里有除草劑,可以很方便的除去雜草,要孩子們拔草的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認真做事的精神。
我認為,學校要培養(yǎng)學生胸懷大志,放眼全球,但首先要讓學生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江蘇教育學會會長周德藩認為,素質教育就是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要讓學生從掃地學會做人,從寫字學會學習,從唱歌學會審美,從做操學會健體。?世界許多知名企業(yè)家都很重視細節(jié)的作用。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就曾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麥當勞創(chuàng)始人克洛克也說過:“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作為家長,有必要讓子女明白: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空想、幻想,認認真真地做好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成功的道理。
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它會在孩子的一生中開花、結果,時時刻刻為你的孩子保駕護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