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輝琴
摘 要 波蘭科技學院教授貝那茲所言:“空間思維是一個控制桿,它能夠通過課程學習使得學生對事物的了解更深刻、具有更深的洞察力?!笨臻g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為孩子插上創造性思維的翅膀。
關鍵詞 建構游戲 幼兒 空間思維能力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對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形成清晰的印象,思路開闊,有助于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同時,有創造性的產物生成。空間思維能力是從事各種職業必備的素質。在全美研究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空間素養在當今信息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p>
無論在學習或是生活中,從小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對每個孩子來說尤為重要。那么,在幼兒園中教師用什么方式可以有效和更好地幫孩子培養這種智能呢?其實,積木建構游戲是培養幼兒空間思維能力非常好的方式之一,國內外早有很多研究也表明,積木建構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幼兒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幼兒園積木建構游戲中,教師大多采取“放羊”的方式,就是提供各種各樣的積木建構材料給幼兒自己玩,只要不打架,不跑來跑去就行了。幼兒這樣自由、自主地玩建構游戲,或許也能在空間思維方面有所進步。但是,如果教師有目的、有策略地在建構游戲中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相信幼兒的進步會更大。下面,我就從幾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選擇具有空間思維教育價值的積木玩具。市面上很多游戲積木玩具總是琳瑯滿目,五花八門。如果教師能親自去體驗或者花5分鐘時間仔細瀏覽說明書的話,其實不難發現:很多積木只有娛樂意義,卻并不具備教育價值。如果購買這樣的積木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可能連最基本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不能提高。所以,在幫孩子選購積木時,積木本身的空間概念要十分的明確和清晰。如七巧板、模型方塊、組合方塊、幾何方塊、木磚、多米洛骨牌等,這些游戲除了有很強的空間概念外,還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游戲案例和規則,不是讓孩子毫無想法和不動腦經地一直胡亂拼搭。而是在游戲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幫孩子在大腦中形成空間概念,久而久之,這種不停輸入的信息便會慢慢地轉化成空間思維能力。
然后,借助童話,為孩子創設游戲情境。大多數積木游戲的內容是抽象的,對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而言,具象是他們思維的特征。孩子會在游戲和真實之間發現相似點,比如他們會把幾塊積木長長拼搭起來說是馬路,把積木架起來說是高架橋,把積木圍合起來說是游泳池……教師對孩子思維的這一特點可以加以利用,用于引導他們對積木游戲產生興趣并集中注意力,讓幼兒明確搭建任務。
其次,明確搭建任務,分工合作。在有了明確拼搭任務意識以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拼搭內容的實物模型或圖片供幼兒觀察,讓孩子一起討論一些所要拼搭的物體有什么特點,在拼搭過程中可以使用哪些拼搭技巧。如拼搭飛機時,教師可以提前讓幼兒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飛機模型,現在的飛機模型做得非常逼真,孩子們在觀察這些飛機模型時,可以更清晰得掌握飛機構造的細節,如機翼,機身、尾翼等,在觀察完這些實物模型后,小朋友搭建起來更加心中有數,對細節的處理也會更加胸有成竹。在觀察完實物或圖片后,小朋友就要開始動手搭建了,如果是單個物品搭建,小朋友是各自完自己的搭建任務,如果是綜合主題搭建,小朋友是分小組分工合作搭建,不管是獨立搭建,還是小組搭建,在指導幼兒搭建過程中,教師都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比如在拼搭房子,老師會引導幼兒怎樣往上壘高。怎樣搭得穩,拼搭飛機時,老師會引導幼兒注意對稱性,拼搭游泳池時,老師會引導幼兒掌握多種圍合的技巧……
最后,分享評價作品,總結經驗。建構游戲的評價更強調發展性評價,以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為評價目標,強調活動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教師引導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拼搭過程和結果,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思考自己的行為,還便于同伴了解在拼搭過程中的思路以及多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做出適當的評價,促進幼兒發展。其次,鼓勵幼兒互評,教師做出適當引導,如“哪些小朋友和你的方法一樣”“你喜歡誰的方法”等,以便幼兒綜合比較,互相學習。當然,也可以開展小組互評活動。在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各小組情況的整體評價,以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度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在幼兒園積木建構游戲中提高幼兒視覺空間能力的實踐研究》(編號120144020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張黎,林洪新.如何促進學前兒童空間能力的發展[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2(01):40-44.
[2] 胡勇軍.在游戲中建構幼兒的數學教育[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06):14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