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紅+蔡開貴+朱錦州


[摘要] 目的 探討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以及臨床意義。 方法 通過使用免疫組織性化學檢測方法,對2010~2015年期間在我院進行診療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的鼻咽正常黏膜組織標本中的MCM2、Rb的表達水平情況如何。 結果 有遠處轉移組的MCM2的表達水平不同于無遠處轉移組。患者中的人鼻咽癌組織中的MCM2的陽性率為84.00%,相較于正常鼻咽黏膜組織,明顯優于正常的鼻咽黏膜組織(69.45%),兩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Rb蛋白在患者的鼻咽黏膜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71.90%,相較于正常鼻咽黏膜組織明顯優于正常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MCM2、Rb蛋白能夠很好的對人體中的鼻咽黏膜中癌細胞的增長狀態進行反應,從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很快的得以確認,對患者病情診斷以及后期預后診療存在顯著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MCM2、Rb蛋白;鼻咽癌病癥;遠處轉移;免疫組織化學檢測
[中圖分類號] R739.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20-212-03
Expression of MCM2 and Rb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Zhong Yuhong Cai Kaigui Zhu Jinzhou
Hua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CM2 and Rb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6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5. The patients MCM2, Rb expression level of nasopharyngeal normal mucosal tissue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CM2 in distant metastasis group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no distant metastasis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MCM2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issues was 84.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nasopharyngeal mucosa (69.4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Rb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mucosa was 71.9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rmal nasopharyngeal mucosa. Conclusion MCM2 and Rb proteins can react well to the growth status of cancer cells in the nasopharyngeal mucosa of the human body, so tha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an be confirmed quick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late diagnosi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CM2;Rb protein;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isorders;Distant metastasis;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鼻咽癌病癥的病情初期階段較為隱匿,不夠典型,并且較易產生淋巴結轉移,因此通過對鼻咽癌患者的早期病情進行診斷[1],從而推進患者的后期病情確診及預后情況是其診治的關鍵性因素,并且其存在的發生轉移機制在當前針對該種病情的研究中仍然并不明確[2]。在該種病情的產生過程中,MCM2以及Rb蛋白在患者體內進行復制的過程以及患者的鼻咽細胞周期中起著較為明顯的表達作用,因此當前有較多數的研究是針對微染色體維持蛋白,在患者的體內表達陽性的情況就是該種細胞具有明顯的傳遞復制能力標志[3],細胞的退出增值周期則表達較不明顯,由此展現細胞的組織分化感染
已經進入了GO期階段,由此對于鼻咽癌病情的早期診斷以及病情的后期診療[4],提供了相對較為固定的標記性。基于此通過采用免疫組織化學對60例鼻咽癌患者,不同組織性病變標本中的MCM2、RbD蛋白的表達情況,從而探討其在鼻咽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所在[5-6]。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選自我院2010年1月~ 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診療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過病理證實為:鼻咽癌患者共60例,60例鼻咽癌患者的標本,均為經放化療的檢驗標本。在60例鼻咽癌患者中,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齡30~75歲,平均(48.5±2.9)歲。通過依照TMM分型所規定的相應分期評判標準,對60例鼻咽癌患者的病癥進行臨床分析,其中Ⅰ期的患者有11例、Ⅱ期的患者有13例,Ⅲ期的患者有26例,Ⅳ期的患者有10例。其中伴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有47例,沒有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有13例。endprint
1.2 方法
通過將一塊石蠟塊呈4μm的厚度連續進行切片,進而通過選用美國一家1:150濃度的鼠免疫組化二步法試劑,按照試劑的說明書施以免疫組化的操作,抗原修復的方法通過使用高壓加熱的方法,使用已知的鼻咽癌陽性切片作為使用石蠟塊的對比作用,用來與陽性作為對比,對陰性作為對比的過程中通過使用PBS作為染色對照。
1.3 判定標準
通過使用低倍鏡對檢測樣本進行觀測,選擇其中5個陽性細胞密集程度最大,且背景最程度最為清晰的區域,每一個所選擇的區域進而放置在高倍鏡的細胞中作為陽性細胞數,進而取自5個區域內的陽性細胞的平均數值用作結果的計數,并且對其進行半定量的級別劃分。陽性的細胞為0 ~ 5%(-),陽性的細胞為6%~ 25%(+),陽性的細胞為26%~ 50%(++),陽性的細胞為51%~ 75%(+++),陽性的細胞為76%~ 100%(++++)。通過根據相關研究文獻將所分級別進一步精準性劃分,分為高表達組,(陽性細胞>25%)低表達祖(陽性細胞<25%)。
1.4 統計學處理[7]
通過使用SPSS18.0軟件對又轉移和無轉移的鼻咽癌中MCM2、Rb蛋白的免疫組織化學表達水平進行檢驗,對MCM2的表達與各臨床病例參數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MCM2、Rb蛋白在又轉移的鼻咽癌中高表達情況
通過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就所得,在有轉移情況的分組中,MCM2、Rb蛋白的免疫反應陰性呈現低表達水平,相較于無轉移組的患者,高水平表達的病例明顯高于無轉移組。60例病患中的遠處轉移組患者中存在51例患者的MCM2成陽性表達,且表達率為84%,而轉移組中的患者MCM2呈現的是陽性表達,且表達率為71.9%。見表1。
2.2 鼻咽癌換這種MCM2、Rb蛋白的表達與臨床參數的關系
MCM2與Rb蛋白的表達在患者的不同年齡段以及處于不同的性別,還有無淋巴結轉移組等諸多因素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Rb蛋白的表達與鼻咽癌患者的發病年齡以及腫瘤分化程度,還有頸淋巴結轉移以及生死率較無明顯差異。在Ⅲ+Ⅳ期的患者中MCM2、Rb蛋白明顯超于Ⅰ+Ⅱ期,且兩者之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352,P=0.008)。在沒有進行分化的鼻咽癌患者中MCM2、Rb蛋白的表達明顯超于角化型鱗癌,兩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965,P=0.045),見表2。
3 討論
在當前臨床醫學中腫瘤的產生與發展是細胞出現異常增殖的必然結果,而細胞的增殖引發腫瘤的產生則是其必然成因[8-9]。細胞的增殖現象對于癌細胞的產生周期起決定性因素,細胞周期受到了DNA的調控,由于可以通過對患者的DNA進行檢測,從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確診[10-11]。在當前的諸多臨床醫學中已經發現了很多與細胞增殖存在必然聯系的病理性標志現象,從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的確診,展開病癥的預后診療[12-13]。在絕大多數針對鼻咽癌患者的細胞增殖的研究中均表明,MCM2、Rb蛋白在各種腫瘤的細胞中仍然存在高的表達。該種表達在患者的淋巴結轉移、組織性分級以及病例分期中均存在較為明顯的聯系。且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遠處轉移組的MCM2的表達水平不同于無遠處轉移組[14-15]。患者中的人鼻咽癌組織中的MCM2的陽性率為84.00%,相較于正常鼻咽黏膜組織,明顯優于正常的鼻咽黏膜組織(69.45%)[16-17]。且兩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b蛋白在患者的鼻咽黏膜組織成的陽性表達率為71.90%,相較于正常鼻咽黏膜組織明顯優于正常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MCM2、Rb蛋白能夠很好的對人體中的鼻咽黏膜中癌細胞的增長狀態進行反應,從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很快的得以確認,對患者病情診斷以及后期預后診療存在顯著的臨床意義。
總而言之,本次研究通過對討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以及臨床意義進行分析,發現在鼻咽癌患者存在遠處轉移的患者中MCM2、Rb蛋白的陽性表達率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而且MCM2、Rb蛋白在高表達的同時,患者的癌組織病理性也存在較大風險。因此MCM2、Rb蛋白的高表達情況極有可能是對于鼻咽癌癥狀的一大轉移因素;MCM2、Rb蛋白的表達程度也可以用作在臨床醫學中對于鼻咽癌病情的重要診斷依據。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也需要對更多的樣本展開研究,從而獲取更加可靠的研究結果作為臨床醫學病情診斷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潘素明,杜日昌,彭淑平,等.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2在鼻咽癌中的免疫組織化學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6,25(2):148-152.
[2] 唐微,孫奇.FN和MMP-14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右江醫學,2015,44(3):311-315.
[3] 蔡開貴,羅英,李里香,等.MCM2和Ki-67及Rb蛋白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26(9):425-428.
[4] 潘崢,陳軍,覃冠德,等.MCM2和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現代腫瘤醫學,2010,18(8):1595-1597.
[5] 蔡開貴,胡艷,湯素琴,等.MCM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外醫療,2010,30(20):45.
[6] 陳琦,張熔熔,王利軍.p16和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江蘇醫藥,2012,36(9):706.
[7] 李云祥,茍欣, 張世卿,等.Rb和MCM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6,31(1):66-69.
[8] 陳軍,曹驥,覃思繁.MCM7和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20):3707-3709.
[9] 胡巍,肖志強,陳主初,等.鼻咽癌細胞中p53相互作用蛋白質的分離和鑒定[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4,31(7):628-634.
[10] 李瑞平.用腫瘤細胞原代培養和人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鼻咽癌差異表達基因[D].中山大學,2006.
[11] 程甜甜,楊賢子,駱志國.MCM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4,30(9):1067-1069.
[12] 程慶,黃翔,汪吉寶.增殖細胞核抗原及Bcl-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3,17(4):217-219.
[13] 陳玉,聶秀紅,支修益,等.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2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表達及其預后意義[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0,22(1):29-31.
[14] 符生苗,王宇田,涂志華,等.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達[J].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2008,25(2):179-182.
[15] 侯文群,楊小敏,張勝男.P53蛋白在鼻咽癌中表達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6,16(9):1040-1046.
[16] 霍占江,李偉,高飛.Wee1、Noxa蛋白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海南醫學,2016,27(11):1776-1779.
[17] 何龍霞.DEPDC1基因在鼻咽癌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