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婷
【摘 要】傳統工業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加劇了溫室效應。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提出碳關稅,碳限額等策略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生產與出口。在此背景下,我國企業的國際貿易之路受到了限制。為了更好的應對低碳貿易壁壘的影響,不僅需要企業自身努力,還需要全社會政府的一起努力,從宏觀上為企業低碳創造一個環境,讓低碳意識深入到社會的每個方面,讓低碳意識成為企業的習慣,從思想上理解低碳生產的重要性,積極面對西方國家的低碳貿易壁壘。
【關鍵詞】低碳貿易壁壘;國際貿易;綠色意識
一、引言
隨著工業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空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許多國家聯合起來召開一系列環境會議并簽訂環保協議。如著名的《京都協議書》,對發達國家作出了碳排放規定,要求高碳生產企業創新技術,降低碳排放量,但沒有對發展中國家作出限制。然而,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工業生產產品進口的標準,制定碳排量以及碳稅制度,提高國際門檻。發達國家的低碳政策一方面是為了呼吁國際上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控制溫室效應的號召,更深的原因是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因此,這些碳排放規定實際上造成了低碳貿易壁壘,限制了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產品輸出,對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低碳貿易壁壘特點
與傳統的貿易壁壘,如技術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相比,低碳貿易壁壘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不公平性
對發達國家而言,他們擁有成熟的工業技術以及高程度的經濟發展水平,集中精力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已不需要排放太多的碳。然而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水平還不夠高,在工廠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含碳化合物。而京都協議書中雖然強調了發達國家也要承擔節能減排的責任,但是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原本就不富裕的企業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升級改造設備,無形中增加了負擔。
(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隱蔽性
WTO的法律提出一項可免除成員義務的一般例外措施就是“為保障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須的措施”,這使得許多發達國家可以借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名義,推出更多的低碳關稅等相關政策。這是其隱蔽性的體現。
(三)廣泛性
發達國家對進口產品征收低碳關稅涉及到了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流程,因此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從原材料的采購運輸,到成品的制作包裝,物流倉儲等環節,都需要符合其制定的碳排放標準,否則需要另外征收所謂的低碳關稅。這在發展中國家的高碳企業中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三、低碳貿易壁壘對我國企業國際化貿易的影響
(一)提高生產成本
發達國家制定的高探查安貧征收額外的關稅等制度,極大的影響了我國工業產品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加工,銷售運輸等一系列的環節。面對低碳貿易壁壘,我國的工業生產企業需要創新現有的生產技術,運用綠色無污染的材料,對現有的生產流程進行徹底的更新改變,減少產品生命周期中含碳廢料的排放。然而受到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行業技術水平的限制,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多數工業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將碳排放量降低到發達國家的標準,反而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壓力[1]。
(二)限制企業出口增長
中國作為工業大國,向發達國家的輸出以水泥,鋼材,化工產品為主,這些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排放大量的含碳廢料。發達國家制定的碳稅政策將重點直指中國相關高碳產業,一旦這些產品在出口過程中遭遇了大幅度的碳關稅,中國的傳統企業將要面臨嚴峻的出口形勢。中國許多企業將會因為生產資金不到位、低碳技術不達標而使得產品無法出口發達國家,這嚴重限制了我國企業的正常貿易行動[2]。
(三)高碳企業供需失衡
大型企業會選擇在發達國家直接建立工廠,避免產品出口時需要交納的高額碳稅,也避免了與本國其它高碳企業的競爭。然而,也有許多本應該出口到國外的產品,因為低碳貿易壁壘無法正常出口,企業轉而將這些產品銷往國內市場,但是我國國內市場需求已經趨于飽和,無法消費這么多額外的產品,高碳產品的價格下滑,造成高碳產業的供需不平衡。
四、低碳貿易壁壘下齊國企業國際化貿易對策分析
(一)完善低碳相關法律政策
首先,國家應當通過收集近年來的出口數據以及碳稅數據,建立一個低碳貿易壁壘預測系統,企業通過該系統,可以評估自身產品出口到發達國家可能會遭到的低碳貿易壁壘影響,從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政府可以收集各個發達國家制定的碳稅標準,實施形式,以及我國相關出口商品的信息并建立一個完整的低碳貿易壁壘數據庫,并且隨時更新數據庫中的信息,讓企業能夠隨時查閱欲出口國的低碳政策,稅率。除此之外,也應該充分利用各種網絡新聞媒介來向公眾傳遞相關出口貿易的制度變化,加強防范預警措施[3]。
(二)積極建立國外分公司
我國的高碳企業可以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將一部分可能會面臨高稅收的產品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外,尤其是對于實力較強,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說,直接在國外設廠生產產品,能夠跨越這些發達國家的低碳貿易壁壘。在出口目標國本地進行生產活動時,都會遵循該國的碳排放標準,因此都會符合產品出口該國的最低標準,能夠避免在出口過程中由于碳排量過高而遭受避免。對于高碳企業來說,應當不斷的評估自身實力,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對企業進行生產運作定位,評估運營績效,最后決策是否在擬出口國建立一個分公司,直接在當地進行生產后出售,從而避免出口時的種種檢查。
(三)樹立低碳生產意識
低碳貿易壁壘致使許多國家提出了“低碳生產,清潔生產”的觀念。一是要使用清潔的可再生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盡量減少煤炭、石油等資源的消耗,從源頭上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努力使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達到發達國家的進口水品;二是要做到生產過程的低碳化,在處理產品廢棄品的過程中,采用新型可降解的材料,減少垃圾廢棄物的燃燒,減少含碳氣體的排放;三是積極樹立低碳生產的意識,這需要企業從上往下傳遞低碳生產的信息,向每個員工講述低碳生產的重要性,樹立全企業的低碳生產觀念。
五、結論
為了積極的應對低碳貿易壁壘,為企業建設一個良好的出口貿易國際環境,支持我國傳統產業的國家化道路。我國政府應該積極參與世界低碳相關會議的規則標準討論,爭取一定的話語主動權,積極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謀取福利,除此之外,也應當從自身出發,積極完善內部的相關制度,為高碳企業投資,幫助企業創新現有技術,積極應對低碳貿易壁壘。
【參考文獻】
[1]陳寶明. 低碳貿易壁壘發展趨勢及我國的對策[J]. 中國科技論壇, 2012(9):32-35.
[2]王淑敏. 低碳經濟時代海運服務貿易法的困境與路徑——以美國綠色貿易壁壘為鏡鑒[J]. 社會科學輯刊, 2011(6):89-91.
[3]陳松洲. 碳關稅對我國外貿出口的雙重影響與應對策略[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13, 34(4):9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