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鳳
摘要:幼兒時期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特定階段,也是發掘幼兒學習意識、培養幼兒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為此,社會各界都給予幼兒教育以高度關注,隨著素質教育發展,許多幼兒園都發起了教學改革,幼兒園教學方法也日益多樣化。筆者結合自身幼兒園教學經驗,就幼兒園教學特色經驗和方法進行了梳理、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特色;經驗和方法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幼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幼兒具有好玩好動、情緒直接、耐心較差等特點,這也決定了幼兒教育的特殊性[1]。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狀況,許多幼兒園、幼兒教師都在教學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努力,從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下面,是本人的幼兒教學經驗和方法:
一、寓教于樂,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
有的家長和老師都認為,玩和學是對立的,其實不然,那種不尊重孩子天性,一旦發現孩子邊學邊玩就對孩子進行制止或懲罰的做法,才是不可取的。筆者認為,幼兒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識教育,而是培養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所以,所有影響幼兒學習熱情的方法都有其不足之處,都是不可取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最愛的活動。幼兒求知欲旺盛,但是認知能力較差,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都停留在表面,并且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有趣”、“感興趣”的基礎上[2]。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寓教于樂,讓孩子邊玩邊學,這樣反而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幼兒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情景,讓幼兒邊玩邊學,進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用紙板制作一些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分別寫上字母A、B、C、D、E、F、G的大小寫。讓學生手持紙板,按照教師念的字母兩兩組合、排隊。或者,教師可以用錄音機或者多媒體播放英語字母歌,然后帶著大家跟著磁帶唱字母歌曲。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有加深孩子對知識的印象,可以更好地鞏固孩子的記憶。
二、構建開放課堂
過去,受應試教育影響,許多幼兒園在教學中都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幼兒園教學也以知識教學為主,教學手法則以教條式、注入式為主。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沒有市場。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將教育和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也成為幼兒教育關注的新議題。這也要求幼兒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面向實際,按需施教,靈活施教,創設開放式教學情境,或者運用開放式教學手法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想象和創新能力[3]。如在幼兒園“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中,教師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來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特點,創設“與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的生活場景,然后以這個情景為依托,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如通過買、退礦泉水、蠶豆、糖果、鉛筆等,讓學生進行加減運算,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給學生講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和現象——貨幣元、角換算,切西瓜,分糖果,調鬧鐘等等,使學生在開放的生活化情景中感受到數學的作用,拉近學生心理與數學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運算能力,促使學生和諧發展。
三、借助正向評價,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兒童正處于學習態度、道德品質形成的初級階段,幼兒的是非觀念非常模糊,他們的自制力、耐性也較差,父母、師長的教導與鼓勵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及時、適度的贊美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能使他們獲得滿足,樹立自信。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要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允許孩子們質疑、提問和犯錯,還要鼓勵幼兒大膽創新,主動探索
[4-5]。然后,教師還要給予孩子的表現、行為進行客觀評價。當然,在評價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盡量用鼓勵、贊揚等積極的評價方式激發幼兒的外在動機,以滿足幼兒的成就感,激發他們繼續探索和嘗試的熱情。如在“春天來了”繪畫教學中,教師有時候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繪畫。有的孩子描繪的是春天的景物,畫的非常好,但是有些愛運動的孩子可能畫的是皮球、羽毛球等運動器具,這些景物看似和春天沒有關系,其實只要用心去品位,同樣可以發現,孩子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春天的期盼——春天來了,又到了可以盡情玩游戲、運動的季節了。因此,教師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愛運動,愛想象),并用積極的語言去評價他們,以激發其自豪感、榮譽感,繼而促使他們不斷向前。
四、關注幼兒情感
幼兒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雖然不認識、不理解許多事物,但是他們卻能從外界環境刺激中感知許多,他們的情感和身心發展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過去。許多教師在幼兒教學中,都不關注幼兒情感,也很少會與幼兒進行深入交流與雙向互動,結果導致幼兒心理和行為出現了偏差,不利于幼兒和諧發展。鑒于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幼兒情感教育放在與知識、能力、習慣培養同等重要的地位,關注幼兒情感,實施情感教育,理解和尊重幼兒,并就幼兒的情感狀態進行觀察和引導,以促使幼兒健康發展。如在“老鷹捉小雞”游戲中,一些孩子可能會玩的很高興,但是有的孩子卻一直要鬧著做“雞媽媽”,次數多了,其他孩子可能會有意見,游戲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給其他小朋友認真講解提高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防護的重要性。針對這些鬧著要當“雞媽媽”的孩子,教師也要關注他們的情感取向,與之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然后再從“雞媽媽”的責任,其他小朋友遵守游戲規則的角度,去給他講述在集體活動中團結他人的必要性,爭取通過情感交流給孩子以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幫助孩子調節好情緒。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教育中引導兒童樹立正確的思維,培養幼兒的學習熱情,是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關注的重點。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爭取通過寓教于樂、開放式課堂、正向評價等,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為幼兒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德平.鼓勵與批評并進一一正確對待幼兒教育[J].教研(中旬刊),2011.4.
[2] 申蕓.淺談幼兒園特色教學的方式方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2.
[3] 周金玲.關于幼兒教育的幾點心得[J].新課程學習(下),2012.06.
[4] 王雪松.試析教師教育經驗在幼兒園教研活動中的運用[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3,(6):26-31.
[5] 王霞.關于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幾點心得[J].中國教師,2011,(s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