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瑜
摘 要 普通話教學在藝術高校整體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語音教學更是落實普通話教學水平的重要課程。藝術高校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堅實的普通話理論基礎知識,更需要在語音發音方面體現其學科專業準確性。本文將從現階段國內藝術高校普通話教學現狀出發,針對普通話教學中語音教學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 藝術 普通話 語音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藝術高校普通話教學水平關系學生綜合藝術素養的提升,對于播音與主持專業或有普通話要求的相關專業學生而言尤其重要,而語音教學更是直接影響普通話教學結果的重要分支。通過普通話語音教學課堂,教師能夠幫助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糾正方言,掌握普通話的標準發音方法,因此藝術高校在教授學生普通話基礎知識的同時不能忽視語音教學的重要性,必須重視理論結合實際發音訓練的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藝術高校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掌握并傳承我國普通話。
現階段,在藝術高校的實際普通話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下面本文將結合目前藝術高校普通話教學水平的現狀,闡述尚存的主要問題,繼而針對普通話教學中語音教學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
1現階段藝術高校普通話教學水平現狀分析
1.1學生學習普通話熱情不高
目前普通話的學習對于很多藝術高校的學生來說得不到他們的重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對于學生來說,專業學習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在很多學生和家長看來,在藝術學院讀書就是為了學習藝術,只要把藝術相關專業學好了就不需要為工作和前途發愁,因此學好普通話只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甚至有些學生覺得學好英語比學好普通話更加重要。第二,普通話在部分專業的推廣不夠深入,缺乏深度。以部分藝術高校的戲曲表演專業為例,由于專業的特殊性,戲曲表演專業學生首先要學習相應的唱戲發音,其次再逐步掌握戲曲的行腔規律和方法,進行專門的發聲訓練——尤其是顫音、氣震音等潤腔技巧;另外,戲曲專業的念白訓練,也會給學生增加區分舞臺念白和普通話的難度。第三,藝術高校也普遍重視專業課的教學和實訓,只在如播音、影視表演等部分專業開設普通話課程教學,而且也僅限于第一、第二學年,普通話課程課時也少。為了應付全國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大部分學生只在測試之前進行突擊學習,臨時抱佛腳。
1.2正常教學難以兼顧兩端
近年來,藝術高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藝術高校校園,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有著各自的方言和發音,并且由于各地方言差異較大,學生普通話的掌握情況也參差不齊。有些學生語言基礎較好,但在實際學習中也仍舊無法避免識字率較低,屢屢出現錯字、別字的尷尬;而有些來自農村或者山區的學生,由于受到經濟、師資等方面的限制,可能都未接觸過普通話方面的教學和訓練,在普通話口語表達上非常困難。因此在同一個課堂中,教師在普通話教學時很難兼顧所有的學生,加上課堂教學時間短,總體課程課時少,課堂教學和實訓難以結合,學生在發音、說話、朗讀等方面練習時間有限,教師也無法做到直接監督和指導,這些因素都直接導致普通話的學習流于形式。
1.3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明確
目前,在藝術高校也越來越重視普通話的教學。但不得不承認,在設置普通話課程上,各藝術高校各有其自身標準,缺乏統一性,且普通話課程設置游離在整個藝術專業教學體系外,談不上藝術高等教育。一些藝術高校狹隘地看重普通話測試,為了應付普通話的考試,院校將普通話課開成了普通話應試輔導課,將普通話教學和普通話應試培訓混為一談。藝術高校缺乏相對統一的教學大綱,根據自身學校課程的開設和教材使用情況,由一些所謂的權威教師憑借經驗來擬定。而使用的教材也偏系統性和科學性,缺乏實用性、趣味性和對藝術類學生的針對性。
2針對藝術高校普通話教學中語音教學的幾點思考
2.1語音教學模式需要創新
普通話的教學過程相對藝術專業課程來說充滿枯燥,因為普通話教學理論性學習內容較多,這讓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普通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提起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還要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尋找更多有趣的教學素材和內容,并將普通話教學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樂趣中逐漸喜歡上普通話課程。另一方面,教師需重視教學和實踐的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消化和鞏固理論知識,教師在實踐中也及時幫助學生糾正發音等問題,從而實現學生學好普通話、靈活應用普通話的教學目標。設置游戲環節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實踐,如果學生一味地模仿課堂上老師的范讀、領讀或者根據音頻資料進行跟讀,學生難免會很快地失去學習興趣;而在學生學習語音理論知識后設置相應的游戲環節,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和掌握了語音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以找音節游戲方式為例,教師給學生展示任意一篇文章,讓學生閱讀后找出文章里的平翹舌音和有前后韻的字,這游戲既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由一個人獨立完成。
2.2語音教學考核制度需要完善
普通話教學作為一門課程也需要對學生進行考核,目前藝術高校普遍采用期中和期末兩輪的考核方式,在這考核中學生需要進行筆試和口試。在這種情況下,各藝術高校可以對現行的普通話考核方式進行改進,適當增加口試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語音口試內容,創新語音考試模式,讓學生通過口試明白學好普通話和應用普通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藝術高校也可以增加考核頻率,在日常中為學生們營造學習普通話和應用普通話的良好氛圍,例如學校可以規定播音系專業的學生每天要固定進行發聲練習,增加學校廣播節目和頻次,讓學生通過高頻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
2.3語音教學要合理利用網絡媒體
而對于教師來說,普通話教師應積極學習信息技術,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在日常的普通話教學中積極運用網絡信息平臺和技術,和學生的感知特點相結合。可以運用微信和朋友圈等社交工具,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可以運用微信群、QQ群等將來自同一個地區的學生拉進同一個學習群中,這樣子就可以針對這類學生所犯的共同錯誤進行指導和糾正,因材施教。可以運用微博和博客等新型網絡社交平臺,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設置真實的語音教學環境,積極關注目前的熱點趨勢,選取有趣的網絡素材應用在普通話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興趣和網絡流行,讓學生在興趣中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和互動中。可以運用直播平臺,每個學生都可以輪流在網絡直播平臺中擔任節目主播,加強普通話的實踐練習。無論是以上何種方式,都具有流行、輻射面廣的優勢,而且來源廣泛,實際教學效果也明顯。這些方式的運用都能夠豐富傳統的普通話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外都能夠隨時隨地地學習,極大地增加了學生新的普通話學習和練習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endprint
3普通話教學要掌握正確的技巧
語言的發聲是動力(氣流)、振動(聲帶)、共鳴(共振)三方面綜合運動的結果。人們運用呼出的氣流作為動力,使喉腔里的聲帶產生振動,發出微弱的喉原音(喉基音),經過由喉到口唇的聲道共鳴而美化、擴大。
3.1發音要做到字正腔圓
對于播主專業的學生來說,有聲語言是他們進行創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有聲語言當中,對方感受文字的語意則需要通過語音,換句話說,便是吐字和發音密不可分,發音必須通過吐字才能發揮表情達意的作用,而文字則是意和情的載體。因此相關專業學生如果想鮮明、生動、準確地表達文字的意和情,就必須重視吐字,吐字要規范。吐字如珠是一種藝術化的吐字方式,是一種訓練方法,也是我們用以要求和衡量學生在吐字歸音、用氣發聲發面的高標準,概括起來講便是語流的氣盛宜言、珠圓玉潤、字正腔圓。字正,指的是發音準確、字音清晰;腔圓指的是字音圓潤、飽滿、響亮。特別對于播主專業的學生來說,吐字是必備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做好一名播音員和主持人的基礎條件。
3.2音節的發音要叼住彈出
聲母、韻母和聲調是構成漢字的三個元素。其中,聲母是整個字發音準確的基礎,如果聲母發音有誤,比如發音部位或者發音方法有誤,那么整個字念出來就不準確。韻母則是發音響亮的關鍵。而聲調則是發音抑揚的核心。那么在對一個字發音時,具體的要求便是在聲調準確的前提下,注意調值的完整,注意高低抑揚的節奏變化。在日常發音訓練中,訓練者要去要叼住彈出。所謂叼住彈出,要想叼住,那么輔音成阻一定要有力度,阻氣講究有力,要想成阻有力,那么成阻的力量要集中在相應部位的中縱線上,成阻部位成點、成線。成阻時要用巧勁而不是拙勁,強調瞬間用力,完成叼的動作。成阻之后還要除阻,除阻要輕捷有力,聲母的發聲唇形和后拼韻母的“四呼”對應,這樣子出字便會有彈出感。彈出就是所謂的除阻階段,彈出要干凈利落。在彈出時要注意調動腰腹部的力量,并與唇舌、口腔肌肉形成整體對應,這樣就會形成適度的氣息壓力。在普通話的語音教學中,需要重視的是學生發音時的口腔形態。在實踐中可以發現,語音表達的許多問題基本上都和吐字時的口型有關,許多學生因為習慣了方言表達,在用普通話表達時發音的口型也是用方言的口型,雖然有普通話的聲、韻、調,但是普通話的發音音不純、味不對。這在普通話教學中是一個隱形但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在普通話語音教學中加以重視并解決。
3.3語音的發音訓練要有正確的口腔形態
教師在教學生進行語音發音訓練時,要提醒學生在發音之前要先打開牙關、挺起軟腭、適度收唇。這一整個控制狀態貫穿了整個發音的過程。舌在口腔中的用力要前后均衡,中央集中。在不影響表義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調整口腔的開度及發音的部位。在發音訓練時原則上要做到:開音稍閉,閉音稍開;前音后發,后音前發;扁唇圓發,圓唇扁發。教師可以為學生總結一些發音訓練的要領如口開度大的音節發音時要攏,口開度小的音節發音時要開,舌位靠前的音節發音時要稍后,舌位靠后的音節發音時稍前。綜上所述,普通話的語音教學需要圍繞實際的應用進行訓練和講授,教師在教授各個理論時要注意相互融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學生在練習時應注重口腔的控制,對每次的實踐訓練都認真對待,予以重視,而不是簡單隨意地去發音。
4結語
目前社會的發展對藝術類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調整自己順應時代的發展,適應社會的潮流,在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加強自己的普通話表達能力。而普通話教學也需要進行相應地改變,應該以理論為主要的指導方針,以實踐訓練為結果導向,為學生增加實踐機會來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應用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俐.普通話教學新路[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
[2] 杜青著.普通話語音學教程[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3] 李瑩.普通話教學高效教法之探討[J].校園英語,2015(15).
[4] 康小紅.淺議普通話教學[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4(04):6-7.
[5] 趙和平.普通話教學與訓練[J].語文建設,2013(12):2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