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源
摘 要 高等數學是大學生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掌握好專業課程知識和本專業的后繼學習,及更高層次的研究起著關鍵作用。為使各專業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本文對我校高等數學的教學在試行了分專業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從分專業分層的必要性、意思以及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分析闡述了實行分層教學的優勢。
關鍵詞 高等數學 分專業教學 分層次教學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我國高校教育轉型并逐步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時期,它已從昔日的精英教育轉為了大眾化教育,進入了一個高速膨脹、全面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引導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各高校都搶上規模、謀求發展、爭創效益,不斷增加招生人數,使我國目前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數量。
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給高等教育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素質普遍下降已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加之許多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速度和質量不能很快跟上,導致課堂教學的難度不斷增大、教學質量相對下降等等,這些都給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1我校進行分專業分層級教學的必要性
作為高校主要公共課之一的高等數學,在當前形勢下暴露的問題更多。如自然班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速度和進度不好控制,課堂教學容量大小難以掌握,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等等。這些問題導致教和學的難度加大,普遍出現了“教師不會教,好學生吃不飽,次學生吃不了”的局面,學生的學習成績整體呈下滑趨勢,重修率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為了確保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更新傳統教育觀念、改變過去的教學組織形式、加快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內涵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在眾多的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中,作為一種嶄新的、實用性很強的教學管理模式——分層次教學應運而生。
近年來,我國各高校對于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但是實際效果還遠沒有達到預定的期望,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內容專業性針對不強,不同的專業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高等數學的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各高校數學考試成績普遍存在及格率較低的現象。學生認為高等數學和專業聯系不大,對課程缺乏興趣,致使學生感覺高等數學內容枯燥,不易理解。
而我校是少數民族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是入學成績偏低,數學基礎較弱,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高等數學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很有必要對高等數學進行分專業分層次教學進行研究探索。少數民族院校的學生入學成績偏低,數學基礎較弱,學習高等數學存在一定難度,而傳統的高等數學內容體系面廣、點多,忽略了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對不同專業的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大同小異,沒有體現出不同專業對該門課程的需求,更使少數民族院校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對于不同的專業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少數民族院校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高等數學本身存在著邏輯性、抽象性和系統性強等特點,加之內容枯燥,靈活性大,所以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都感覺到很吃力。在高等數學的一堂課中,既有系統的概念引入、推理論證,又有導出方法、分析范例等,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大大地超過了中學一堂數學課的內容。在短期內獲得大密度的信息,致使剛入學的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感到很不習慣和很不適應,加之數學能力和學習水平參差不齊,自然造成學生學習層次上的差異。這種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除了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探索新形勢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模式,要根據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狀況,進行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
2分專業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民族本科學校學生高等數學教學質量。以往的課堂,學生參差不齊、良莠不分,這讓教師上課時左右為難。若講得稍微過深,“差生”就在“坐飛機”,根本聽不懂;若講得淺一點,“好生”又覺得太乏味,教師很難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內容的組織和安排也無從下手,好壞不能兼顧,導致教師精疲力盡,而教學效果卻總是不好。如果實施了分層次教學,面對的是同一層次的學生,在教學的內容、方法等方面很容易把握,備課和組織教學等就會事半功倍,教學質量和效果就會大大提升。(2)有助于優化課程設計、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可以針對各層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狀況,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和課堂教學過程,使得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師在備課時能夠針對本層次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因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教學效率會大大提升。同時,因為同一層次的學生存在許多相似之處,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狀況比較容易把握,這為課后開展有針對性的備課和輔導提供了保障,能真正體現因材施教。(3)為編寫適用于不同專業的高等數學教材提供依據。(4)分專業教學結合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僅減少學生的厭學情緒,還消除學生的厭教情趣,更會降低考試的不及格率。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避免了一部分學生由于跟不上進度而在課堂上無所事事,也避免了一部分學生由于內容簡單而感覺是在浪費時間,以致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各層的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學習品質得以逐漸優化,學習興趣不斷加強。
3 以專業需求為導向,進行分層教學
我校的高等數學大體上都分為理工類和經管類。不同類之間由于專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學計劃,反映了不同專業對高數的不同需求,而相近專業對數學知識的要求也相近,故分層次應提倡在各大類內部進行。如對于工科類專業,我們可以把全校工科類的自然班打亂,統一放在一起進行分層。按照上述的因素將所有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再根據每一層次中學生的人數將其分成不同的教學班,然后為各層次的學生制訂各自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等。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們提出,以專業需求為導向,對高等數學實施分層教學,這里的分層包含以下幾方面:endprint
(1)按照專業分層。不同專業對高等數學知識的需求不同,側重點也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對數學的興趣也有很大差別。按照不同的專業對高等數學的要求不同進行分類。不同專業對數學的要求層次不一樣,有的專業對數學的知識要求更高,要求學生不僅要很好地掌握高等數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原理、推導和演算,并且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并且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計算機、機械、土木工程等專業。有的專業對高等數學的要求較低,要求學生掌握高等數學的基礎概念、理論、推導和演算,了解一些數學原理,并能應用高等數學知識解決基本實際問題。
(2)對教學大綱分專業分層次。針對不同的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教學管理的綱領性文件,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不同的教學大綱,尤其是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等,由于對各層次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不一樣,故在教學大綱上要體現出層次性和差別性。教學基本要求可以單獨編寫,編寫時,可組織同一層次的教師集體商議,要集中各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要寫得比較明確和具體,最后要將不同層次的教學大綱和基本要求進行對照,避免內容雷同,層次不分,使之操作性更強。
(3)對教案分專業分層次。各專業贏根據本專業的需求來選擇高等數學教材并規范知識點,對于同一個專業的學生,由分層的不同也可以選擇不同深度和廣度的教材。即使面對的是同一個專業的學生,但由于層次不同,也可以選用不同深度和廣度的教材。一般來講,越高的層次使用的教材難度越大,內容越多,教材的選用要呈現出階梯性。
(4)對教師分專業。不同專業分配不同老師,并且這些教師每年擔任這個專業的課程,同時要求這些教師了解這些專業的相關專業課知識,這樣,他們就能在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把高等數學和專業課知識銜接起來。學生分層后,教師也得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制定科學的、適宜的、合理的方案,解決好各層次學生的教學問題,教師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各層次學生的一般特點和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承擔起分層教學的重任。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依綱參本,適當賦予彈性。科研小組的老師討論研究教學大綱,明確各層次學生應了解的內容、應掌握的內容、應學會的內容、哪些是選講的內容、自學的內容及不講的內容;同時對教學內容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元教學目標進行分類分層,明確哪些是“雙基”內容,哪些是提高素質的內容,哪些是專業相關知識,哪些是拓展的知識;對每個知識點各層次教師應將受到什么程度,學生應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師要如數家珍。
(5)對考試進行分層次。可在通常測試基礎上,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考試題。基于不同專業、學生基礎不同而進行的高等數學的分專業分層次教學。在教改思想指導下,進一步分析我校本科學生特點和專業需求,以及教師教學方法存在的一系列不適應性,針對相應的問題給出對策。期望達到如下目標:針對不同的專業和不同的學生層次,形成一套有針對性、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及思路。不同的專業需求,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大綱,且編寫適用于不同專業的教材。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班后,我們在管理上要靈活,比如在分班教學開始后的兩周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課堂上的接受情況提出轉班的申請。一般情況下,只允許他們在不同層次之間流動,尤其是要盡量滿足那些感覺到不適應高層次教學進度而要轉向低層次的學生的要求。流動一旦完成后,班級和人數等要嚴格控制,為了保障教學秩序,一般不允許學生二次流動。
總之,實施分層次教學后,教師的任務沒有減輕,只是任務和目標有所轉移,即由以前只是考慮學生的成績,轉移到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演繹和推理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創造欲,讓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數學的精神,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上這些都是分層次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當然,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問題。如數學教師隊伍嚴重缺編、年輕教師缺乏經驗;受到考研指揮棒的影響,能力培養和應試教育還存在著很多矛盾;大規模分層后的教學安排吃力等等,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改革的實施及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隨著分層次教學實踐的深入,這些問題必將得到圓滿的解決,使之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適合當今教育現狀的教學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元駿.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與實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
[2] 張錦清.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
[3] 戴麗麗.分層教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意義[J].教書育人,2009(03).
[4] 張振祺.以專業需求為導向的高等數學分層教學[J].榆林學院學報,2013.
[5] 劉德欽,尹群.工科數學課程現代化的認識與實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02).
[6] (美)Steen,L.A.面向新世紀的數學[J].數學譯林,1990,9(02):159-165.
[7] 王愛軍.分層教學發展與研究綜述[J].成人教育,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