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唐若菡
摘 要 開發(fā)的村寨旅游獲得的經濟報酬是無可比擬的,但從長遠的發(fā)展角度上開看,應該以持續(xù)發(fā)展為前提,從而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和諧和完善。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分析在旅游開發(fā)下的岜沙苗寨考察角度出發(fā),分析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fā)所面臨的問題和長遠發(fā)展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民族村寨 旅游保護 旅游發(fā)展 岜沙苗寨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0緒論
從休閑旅游產業(yè)在中國的現狀和分類的角度來看,貴州主要的旅游資源主要基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自然風光的觀賞,最有效的成果是利用原來的少數民族村寨經過有規(guī)劃的調整和修繕形成旅游地。貴州省在2016年9月命名全省第一批272個少數民族村寨就意味著在實現“多彩貴州”形象的同時,將這些民族文化的原生地和旅游業(yè)完美地結合起來是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1少數民族村寨旅游概述
民族村寨是旅游資源的一種開發(fā)形式。展示出獨特的人文色彩和民俗風情,從而促進文化傳播與經濟發(fā)展。羅永常(2003)對民族村寨旅游的定義:“民族村寨旅游”是將少數民族聚居的鄉(xiāng)村作為旅游的目的地,將當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作為吸引游客的主要資源,讓游客體驗不同的文化,追求清新淳樸以此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旅游活動。在很多的省份也逐漸興起少數民族村寨的熱潮,對于開發(fā)也是以兩個目的為主,一個是民族文化的傳承,一個是脫貧致富的環(huán)境。
2岜沙苗寨村寨旅游開發(fā)的現狀
岜沙苗寨全村共有五個自然寨,即大寨、大榕坡新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和宰張寨。據2016年居住人口統計,全寨有16個村民小組512戶,2548人。在岜沙寨子附近都有侗寨,只有唯獨一個苗寨屹立群中,讓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槍手部落”的村寨名聲徹底打響。可以負責任的說,岜沙苗寨在整個從江縣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較為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才能成就了這樣一個原始精神面貌的族群。
2.1以“生命樹”和“槍支”為旅游宣傳實體
岜沙人民對樹有著神明般的崇拜感,在出生時種植一棵樹,死后將這顆樹做成棺材下葬。這樣的風俗是吸引許多游客參觀的原因。也將“生命樹”作為旅游宣傳的一種重要手段,帶動當地旅游業(yè)的同時,也將環(huán)保的理念輸入人心,始終貫穿的整個旅行線路中?!皹屩А笔前l(fā)展岜沙旅游的重要標志,在中國槍支是犯法的,但是在岜沙的旅游者們可以親眼目睹帶著槍支的岜沙人民的生活方式。
2.2以節(jié)慶表演和剃頭禮為主的旅游表現載體
岜沙苗寨民族風情表演時每一個游客必去的場地,在比較寬闊的壩子里表演著屬于這個民族節(jié)日里的活動,比如吹蘆笙形成的蘆笙舞和斗牛舞的表演形式,還會有剃發(fā)儀式展現給游客們看,姑娘們拉著游客跳著苗族的舞蹈,最后的時刻展示了火槍集體打響的氣勢。
2.3以購買銀飾和刺繡的旅游商品為消費主體
提到苗族的旅游產品最為顯眼的就是銀飾,但是岜沙苗寨很特別,銀飾不是大、多、繁和重的特點,而是細致精巧,除了街邊賣的銀飾竹編容器外,景區(qū)里有家專門銷售銀飾的店家。同時更有趣味的是銀飾不是最突顯的地方,刺繡最有特點的旅游產品。在村寨里,隨時都可以看見少女們拿著繡針正在繡花,有的是拿來買的,有的是自己用。
2.4以客棧和餐館的旅游服務設施為銷售來源
岜沙村寨旅游提供的住宿設施符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富有古寨的風情,從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前來旅游,增加當地的收入。餐館相對于風景區(qū)的價格適中,但所有的價格都要根據當地環(huán)境來決定。岜沙的超市只此一家,也是熟悉的木制風,但采用的是新木,看起來讓人覺得煥然一新,讓旅游在休息的時候購買欲望。
3岜沙苗寨村寨旅游開發(fā)中的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1岜沙苗寨旅游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
3.1.1旅游者停留時間較短
觀光的旅游者在這個地區(qū)并沒有感受到很濃厚的觀賞價值,單一的旅游項目需要游覽的時間不多,很少在會在景區(qū)里面游玩很久,因為除了修建的岜沙苗族文化陳列室里面有樹葬文化圖片展和表演場以外就沒有其他的看點,整個樓層顯得尤為空曠。因為景區(qū)不大,游客類型多以散客為主,所導游帶領的旅游團來參觀后,導游也無法做過多的講解,只會讓游客自己去參觀。這樣就會使餐館和住宿的地方的生意寡淡,無法繼續(xù)擴大經營。
3.1.2旅游開發(fā)局限性明顯
在為數不多的旅游資源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時無法找到更多吸引游客的產品進新開發(fā),整個岜沙苗寨的地域分布較為零散,每個寨子的特色都相似,同時在景區(qū)內的民居有很多拆遷的現象。當地有沒有專業(yè)人才來掌控管理,從而致使旅游服務的質量低下,如果沒有招攬相應的旅游管理人才整治開發(fā),勢必對整個旅游產業(yè)的局限性加重。
3.1.3民族文化內涵的忽視
村寨的古舊是最好的文化資源,古寨的寨門是最能體現該資源的載體,可侗族風格的寨門在岜沙苗寨無疑是對這個寨子文化的不尊重。同時正存在著的表演“剃頭儀式”也在開發(fā)中逐漸失去自我,這個原本的成人儀式現在發(fā)展成一種表演形式,在表演隊伍中不可磨滅的存在,但正因為如此,表演者剃到一半對游客說,就先剃到這,剩下的頭發(fā)留著等下一場的表演。這顯然使當地鐮刀剃頭文化受到強烈的沖擊,最后就怕現在最有名的傳統無法傳承而消失。
3.1.4環(huán)境的修繕問題突出
村寨現在整個旅游系統還不完善,導致很多民居被拆遷的現象頻繁。隨處可見的都是挖掘機正在拆遷,古蘆笙堂表演場下方全是塵土非常的拆遷現場,整個旅游風景的精致完全被破壞。樓房的方便整潔導致居民將房屋翻新,失去了原有的古調韻味,沒能真正凸顯出村寨的民族特點?!熬G色”本是村寨的主要格調之一,鄉(xiāng)村小路的修建是為了方便游客的游覽,但卻沒有全部修建完善,有盡頭的開發(fā)確實是不利于整個旅游環(huán)境質量的保障。endprint
3.1.5景區(qū)宣傳和管理有限
大部分的岜沙苗寨宣傳都是通過網絡視頻來展現,在當地沒有成立正規(guī)的旅游宣傳中心。沒能將整個岜沙苗寨的特色通過現代的數字導覽講解系統技術在博物館的形式展現出來,導致游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整個游覽的過程的空洞的,沒有學到該有的知識,沒能體會到岜沙苗寨的民族精神所在。在管理方面也是有很大的缺陷,若同穿戴有特色的居民拍照留念,都回收取10元到30元不等的照相費,即使是不小心拍到村民睡在長椅上的場景,也要求支付費用才能離開。沒有專門的管理機制,從而導致了這樣的現象隨處可見。
3.2岜沙苗寨旅游保護和發(fā)展的具體措施
3.2.1創(chuàng)辦活動主題,提升參與興致
岜沙“剃頭儀式”的民間技藝可以讓游客親自體驗一番,這樣也增強了游客的感官性。在岜沙的蘆笙節(jié)也是很出名的,可以像西江苗寨每一年的苗年一樣,將所有的游客聚集在一起進行正宗的節(jié)日氣氛體驗,讓游客有著真正體驗到當地民族節(jié)日真實的感覺。同時將這些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設計符合當地民風民俗的紀念品,而不是粗制濫造的旅游批發(fā)小樣。比如木制或竹編的岜沙蘆笙,岜沙苗寨明信片和岜沙火槍手的的手辦模型等多樣化的岜沙旅游紀念品。
3.2.2創(chuàng)設人才通道,加入新鮮血液
政府可以在網上發(fā)布岜沙旅游管理人才的招聘信息,將最新的發(fā)展理念加入到旅游開發(fā)和管理中來,適當改變另一種經濟方案,讓整個岜沙的村民除了在旅游中得益之外,還有其他的銷售空間來提高自己的收入來源。還可以尋求岜沙旅游開發(fā)形象和項目的創(chuàng)意召集,讓對岜沙文化和旅游有興趣的一份子加入其中,一起將岜沙苗寨的村寨旅游做大做強。
3.2.3創(chuàng)立標準體系,傳承岜沙文化
岜沙現在就處于經濟發(fā)展和文化傳承兩個矛盾之中,要在發(fā)展中傳承以及傳承上發(fā)展就需要一套標準的體系來衡量和評估旅游環(huán)境,讓大部分村民了解村寨的文化資源是否因為某些因素而慢慢地同質化,和其他旅游景區(qū)變得同質化。雖然開發(fā)的前提是有很大的收入好處,但也要牢牢記住,自己民族的“根”不能斷。時刻需要根據這個標準的文化體系來檢測開發(fā)條件的完善性,避免無目的的索取文化資源開發(fā)而破花更多寶貴的資源。
3.2.4發(fā)展綠色道路,堅定生態(tài)路線
對樹木的崇拜使世人了解岜沙,佩服岜沙人民能將生態(tài)資源保護得如此茂密,周圍栽種的全是樹木,雖然信仰不會在某一天或某個時刻磨滅,但也要多加防范,進而將植物更大范圍的覆蓋,提高空氣質量。開發(fā)的步伐好行走,保護的腳步也要跟上,木制吊腳樓的傳統建筑也因繼續(xù)傳承,不要因為經濟的改善而修建整個村寨不協調的民用房,對有瑕疵的危房也應該進行修繕,修建的道路也應該是青石子或者石板路將所有的建筑風格完全保持一致。
3.2.5科學規(guī)劃開發(fā),加強村寨管理
在建設其他的旅游消費服務設施中,要在主調上完全保持一致,但內部配置采用現代化設備為旅游者提供舒適的旅游服務。將宣傳岜沙苗寨的博物館使用當代科技技術建造起來,也可以在景區(qū)設立會議室,有專家和學者開會考察地方旅游的情況下,開闊更多的知名度。對景區(qū)管理要進行合理有序的系統規(guī)劃,以淳樸的民風為主,對某些以利益為主的村民漫天要價的行為進行處罰,讓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與城市生活不一樣的天堂。
4結論
村寨旅游是一種復古返潮的行為,正是因為節(jié)奏快的城市生活,讓人在村寨、在鄉(xiāng)間有那份寧靜的歸屬感。旅游開發(fā)帶給原住民的是生活條件的改善,經濟實力的增長,但始終不要忘了,正是因為曾經貧瘠的家庭環(huán)境和充滿魅力的文化風俗才吸引旅游者來這地方消費旅游。貧窮可以改變,但不應該改變的是那份保留在心里的最深處的淳樸和樸實,這才是旅游開發(fā)和保護的根源所在。
參考文獻
[1] 羅永常.民族村寨旅游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3(02):102-107.
[2] 周堅,王建平.貴州省岜沙苗寨的旅游開發(fā)與經濟發(fā)展[J].改革與戰(zhàn)略,2010(08):120-122.
[3] 周曉茵.數字導覽講解技術在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J].東方博物,2006(02):126-128.
[4] 譚璇.黔東南少數民族村寨旅游開發(fā)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5] 顧佳琪.貴州少數民族村寨智慧旅游發(fā)展研究[D].貴州:貴州大學,2014.
[6] 羅琳.貴州鄉(xiāng)村旅游的民族特色開發(fā)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1.
[7] 李瑞,殷紅梅.近10年中國民族村寨旅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0(04):411-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