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巧巧
摘 要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我市經濟發展中的一股中堅力量,對于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F階段,我市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其發展過程當中面臨著哪些問題、遇到了哪些挑戰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的。本文將以**公司為例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闡述。
關鍵詞 發展 中小型企業 困境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中小型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一支特殊力量,對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小型企業在承擔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社會就業渠道,為改革做好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貢獻。
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也在各方面給予中小企業大力的扶持,推動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東陽市政府也制定了“東陽市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實施方案”,以“八八戰略”為總綱,緊扣轉型升級和提高質量效益主題,以促進小微企業提升壯大、增強發展后勁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著力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和難題,充分釋放和激發企業在深化改革、搞活經濟、保障民生、擴大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那么現階段東陽市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發展瓶頸是什么,未來該怎么發展。筆者將以浙江**皮帶有限公司為例,對本市中小型企業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以期為其發展提供新的解讀思路。
1東陽市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1)發展規模小。東陽市目前的中小企業不論是從生產規模還是員工數量、資產總額、銷售額等方面普遍偏小。根據阿里巴巴商學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月對全國30萬家中小企業群體(年營業額少于3億)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100人的中小企業僅占5.61%,人數在31-100人之間的占17.65,76.74的中小企業規模低于30人。浙江**皮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員工規模在40-70人之間,屬于規模較小的企業,在生產和發展上具有小企業的鮮明特點。
(2)創業門檻較低。東陽市的中小型企業一般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針織、箱包、服裝、家具、機械五金等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為主,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創新性不足,同一地區或者鄰近城市重復產業較多。
(3)管理不規范。中小型企業的創業者有很大一部分本身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企業的管理沒有能力實現專門化的管理。另外由于管理者本身素質的局限性,容易在管理方式上表現為簡單化和集權化,容易造成企業內部勞資關系緊張化,員工流失率加大,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4)缺乏高技術人才。與大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穩定性較差,不確定因素較多,加上本身的資金實力等因素一般難以提供高薪酬、高福利的薪資待遇。再者東陽市是浙江省內的一個縣級市,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及職場發展的前景,對于杭州、溫州、寧波等地區來說有較大差距,因此對于東陽的中小型企業來說,難以招攬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員工。
(5)個體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較大。中小型企業一般多是家族經營模式或者家庭小作坊模式開始創業的,不像大企業一樣有較為健全的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也沒有持續的、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個體的依賴性較大,個體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較大影響力。
(6)缺乏企業文化。中小型企業一般不注重或者說是缺乏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團隊意識淡薄,員工對于企業的認同度不高,缺乏主人翁精神。對于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了解不夠,對于企業的發展缺乏信心。
2**公司目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1)產品創新不夠,競爭力不強。**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是各類拉杠箱,包括硬箱和軟箱,主要生產ABS和PC拉桿箱。產品的技術要求不高,在義烏地區和東陽地區都有類似的箱包廠家,周邊產業群較為密集,競爭壓力較大。而工廠目前的設備機器在同行業中屬于中等以上的配置,能勝任一般產品質量的要求,對于市面上的新興產品,如電子稱重手把、智能拉桿箱等尚未進行開拓。目前沒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對拉桿箱產品進行開發,常規產品的款式和打樣更新方面較為被動,一般以客戶要求來安排打樣,企業的發展只能依賴于產品的模仿或者停留在原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造成產品款式單一、版式陳舊,缺乏市場競爭力。
(2)缺乏專業管理,生產成本較高。工廠目前的管理模式還是比傳統型的管理模式為主,缺乏管理經驗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從采購、倉庫、下料到流水線的生產缺乏嚴格的管理流程和操作制度,各個部門之間協調性較差。工廠的管理手段較為原始、混亂,對員工缺少約束機制。比如采購的原材料并不能嚴格按照訂單的要求,采購的拖延性造成了車間生產的滯后性;倉庫對原材料的掌控過于粗糙,導致原材料的大批浪費,原材料的堆積又占用了工廠的倉庫面積,增加了倉儲成本;下料程序的不規范,不僅造成了材料的浪費,還進一步影響流水線生產的品質和進度;流水線的生產缺乏嚴格的管理,每一道工序的品質要求沒有給員工傳達到位,生產工藝的品質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把關和質檢,只靠成品的檢驗,不僅僅在產品返工上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影響產品的品質。
(3)缺乏經營理念。家庭式經營的企業,企業主就是“掌舵人”,對公司的決策及走向起著決定因素,且這一因素缺乏約束機制,多以個人主觀判斷為主。**公司目前的業務有皮帶、票夾和拉桿箱三塊,經營的形式較為多樣化,在這一過程當中企業的規模是擴大不少,但也導致企業產品不精、資金緊張、服務跟不上的節奏,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上缺少核心團隊的協助,導致了產品種類越來越多,而市場份額卻越來越少或者說是客戶返單逐漸減少的局面。
(4)分工不明確。公司為了節約經營成本,各個崗位在人力的配置上缺員較多,導致很多員工都身兼數職,采購的要兼職車間管理;車間管理要兼職打樣;總經理助理要兼職人事;業務員要兼職采購;車間下料要兼職倉庫;倉庫要兼職搬運等現象比比皆是。員工沒能好好地各司其職,專心負責好一塊業務,導致整個公司的模式處于一個相當混亂和低效的局面,原料采購不到位、裁剪出錯、車間生產停工、倉庫管理不到位等等。endprint
(5)缺少創新意識。公司目前的經營模式以訂單式的生產為主,客戶下單,車間安排生產,屬于比較被動地等待客戶上門類型,廣交會是公司目前開拓客源的主要途徑。對近幾年比較火熱的電商平臺,阿里國際站、速賣通、eBay這些訪客流量比較大的平臺,公司不僅沒有一定的投入,甚至是缺少了解和關注,對現有的淘寶平臺缺乏經營,整個店鋪只發布了兩款產品,形同虛設。對公司的宣傳力度太少,宣傳的重點也還主要是放在產品的質量、價格和款式方面,沒有什么創意創新,缺乏核心競爭力。
(6)缺乏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公司沒有配對相應的人力資源部,對于員工的入職、成長和培訓缺少系統的管理。新員工一入職,對于產品知識的熟悉并沒有專門的培訓,全靠自己摸索;對于本職崗位的操作需要遵守哪些規章制度,業務的操作有哪些規范性要注意等尚且一如所知就開始上崗,導致業務員就是個半吊子,提供的服務水平也不高。此外,企業缺少自己的文化建設,光靠墻上的兩句口號,要讓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讓員工與企業共進退是不夠的。企業對于員工的關注度不夠,員工對于企業的發展缺少信心,對自己付出勞動成果所能得到的回報缺少信心或者說是不滿意,導致員工頻繁辭職,車間工人集體罷工現象多次出現。
3中小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的突破性思考
3.1公司內部因素
中小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位,要想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保持可持續發展,必須從上層建筑開始改革,從思想意識領域開始改革,全面轉變觀念,認真反思成本管理、生產管理、員工管理、公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當然,這里涉及到的每一個方面,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決策層要有大刀闊斧的毅力和壯士斷腕的決心,一切從頭再來。
3.2公司外部因素
要加強與大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產業行業之間的交流,讓自己在市場的洪流中不是逆水而上,而是順水行舟。在產品的同質性競爭不要造成惡性競爭的局面,而要開啟合作共贏的模式。
在政府政策方面,要及時把握各種最新動向,充分利用有利于自己的社會服務體系。比如東陽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就致力于按照“政府政策引導、公共服務帶動、社會服務參與”的建設思路,為東陽眾多市中小企業提供一體化、專業化、協同化的公共服務,在小微企業與政府之間溝通聯系的一座橋梁。
4結論
中小企的發展是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之路,在這一道路的前進上,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也是中小企業產業轉型和產品升級的一次機遇,只有先從自身層面進行提升和改造,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開創中小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陳乃醒.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7(06):677-680.
[2] 龔建文.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問題和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1999(12):8-11.
[3] 王志彥.淺析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8):9.
[4] 2016年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研究(最新版)[EB/OL].http://www.docin.com/p-1512992880.html,2017-9-1.
[5] 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與發展策略報告[EB/OL].http://www.askci.com/news/finance/20170406/15120695250_3.shtml,2017-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