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詠梅
摘要:每一位走進物理教師這個職業的同行們,相信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
關鍵詞: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感染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優秀物理教師的標準:能夠愛崗敬業,深受學生們喜愛,能夠得到同行們的敬重。看似平凡的標準,但能做到絕非易事。
其中深受學生們喜愛也許是每一個老師終生追求的。優秀的物理教師讓學生喜歡,那是因為他們首先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用愛心、用智慧去感染學生。愛是力量的源泉,愛的程度是優秀程度的體現,愛的回報,必使我們更加地關愛這些學生。曾經聽過付佩榮先生講國學,講到過去的師生關系,古時把學生稱為弟子,弟子是什么意思?“弟”是兄弟、朋友,而“子”是兒子,就是說要把學生當成朋友和孩子看待。如果老師沒有把學生當成朋友、孩子對待,那你也就不必感嘆人心不古,就不必要求學生把你當成朋友、父母那樣尊敬。老師是需要拿出一顆真心對待自己的學生的,這樣才能親其師,信其道,教學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反思自己在對待學生時的態度上,是不是有不真誠的時候?對學習差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不是能耐心解答?對缺乏自信的學生是不是能及時的鼓勵?對因故落課的學生能否無私奉獻給予幫助?答案雖然是肯定的,但僅僅做到這些就足夠了嗎?在我看來只是成為一名優秀物理教師的第一步,單有一顆真誠的心對于一位好教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橋梁和向導,如果這個橋梁不夠堅實,向導也迷失了方向,那么你對學生的教育就只能是人微言輕了,所以要想成為好老師就一定要修煉自己,讓自己成為真正對學生一生的發展有幫助的向導。
做為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我們總會聽到一些老師報怨現在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是東張西望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覺。但想想看,這種現象難道僅是學生學習態度的問題嗎?想想看,那些活潑好動的初中學生,如果把不讓他們在物理課上說話,只是聽物理老師一個名詞事一個物理規律的講解,即使老師課前已經備課并且講授得也非常精彩,效果會怎樣呢?你想過學生的感受嗎?他們在你滔滔不絕之時正在想什么,包括那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們更想知道什么?師生之間不溝通,只是教師一廂情愿地講,就失去了物理知識原本的鮮活性,也不符合人們認知事物的普遍規律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會是最佳的。更重要的是如果長期如此,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課堂上如果學生沒有回應,表現出一片茫然,往往不是因為教師知識點掌握得不好,也不是講得不透,而是講課的語言沒有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備課時,物理的知識點已經不是重點,揣摩學生去找尋學生與自己的共鳴和呼應的感覺是最重要的。說到這兒,我想起了洋思學校總結的一句話——課堂紀律最主要的破壞者就是教師自己,如果老師的教學只是自唱自聽,自我安慰,那就別怪學生們不給面子,不聽課。
反思一下自己的備課情況,往往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去設計教學,課上當自己講得裝頭頭是道的時候,學生也不一定愛聽,而學生想聽的地方,可能自己沒有講或講得不夠深。
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備課時,時時提醒自己:我要是個學生,我會怎么想?我愿意聽什么?并且要面對學習成績在不同層次的學生考慮,盡量去想象、去體會學生的感受。每堂課下來,要及時總結及時調整,日積月累,不斷縮小與學生認知過程的差距,力圖做到講的都是學生們想聽的,提出的問題都是學生們感到疑惑的,板書是需要學生記住的,做出的引導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結論最好也是學生們自己得出的。
物理教師一定要重視實驗。物理研究是建立在實踐、實驗的基礎上的,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必須提高動手操作和實驗探究的能力。當今物理教學改革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造思維能力,而物理教師則更應該身先士卒了。
初中課本中有一些實驗是非常不易成功的,象晶體熔化實驗,電熱部分的焦耳定律的探究等,如果只是以實驗不太理想,或實驗有問題等等,這將給學生心理留下“實驗可做可不做”的不良印象,嚴重的會使學生不重視實驗過程。正確的解決方法是:把演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告訴學生讓大家思考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能解決的,及時調整實驗,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也可以留給老師、同學們共同思考,下節課繼續討論。研究過程中出現問題本是正常之事,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嚴謹的態度,以及師生共同分析討論的過程,遠比僅僅告訴學生一些已有的結論更為重要。另外廣泛收集應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來做實驗,更能拉近物理與學生的距離,便如用礦泉水瓶就可以做很多實驗。
老師你的角色是導演。和導演相對的當然是演員了,區別就在于:表演自己是可以駕馭的,可以像練功夫似的,練習得嫻熟,表演得好。講課的口齒更清晰,更善于表達,黑板板書配有多媒體等都可以做得非常好。而導演則是在駕馭劇情進展及把握其進展的深度,劇情是由學生演員)來展現的,這實際上是把自主學習的權力交給了學生。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他們空間要提什么問題,實際上是未知數。教師把學生興趣激發起來以后,學生開始發問、思索、辯論;最后教師還得將這些討論分出主次,落實到教學上來。老師需要做許多準備不單純是一個課本,要了解更多的資料和信息,特別是揣摩學生。想想過去曾經做的“努力”,設計課時自己總是考慮如何把課講授好,把學習活動簡單理解為通過教師精彩“表演”傳授給學生,更有甚者,我還會在上課之前,到實驗室里偷偷的練習語調,練習表情,現在想想多么可笑!需要改變的還是思想上的轉變,一定要做好導演而不是黨員!一定要把學生當做課堂的學習主體去考慮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體驗哪些實驗?學習哪些方法?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備課中更多的設計學生活動課,從注重“表演”的課堂形式墨跡為突出“導演”教學,使課堂完全成為師生共同的課堂。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有什么不懂的就去問物理老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們又一時答非所問上來的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坦誠相告,但不能總是以回去查查做答案,久而久之學生會對你失去信心的。為了讓這種尷尬少一點,我們就應該學習。過去書讀的也不少,做的筆記也不少,但東一本西一張的,需要時找不到,頭腦是空的。總結一下,還是覺得自己的方法不對頭,于是我就想了一個好辦法,把看的書中與教學有關的有創意的問題、經典的物理學故事、精彩易做的小實驗、好的引課、好的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常見問題、自己對教學的精妙設計,對教學的反思都按課節記在教科書上,方便以后使用。
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是我的目標,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自己通過努力一定能夠做到!
參考文獻
[1] 王成漢.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