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星
【摘 要】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當代的建筑群體中,以電梯為代表的特種設備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大。特種設備的出現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改善了人們的工作條件,其在市場上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不過,與其配套的監察體制卻有待完善。當前,在日常生活中電梯安全事故時常發生,從本質上來講,這與維修保養單位的工作態度、負責程度,以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緊密相連。
【關鍵詞】底坑空間;緊急警報裝置;上行超速保護裝置;超載保護裝置
電梯是一種以電能為能源,以電動機為動力裝置,實現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設備,其為多層建筑提供載人或載物服務。根據實際調研發現,國內電梯數量不低于一百萬臺,而且每年的增幅基本維持在五到六萬臺,隨著電梯的逐漸普及,安全隱患也隨之暴露出來了,因此安全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將安全檢測工作落實到實處,電梯才能為人們創造更多的便利。
一、對電梯底坑空間的規定
以空間層次為劃分依據,電梯在結構上有以下幾種:機房、井道及底坑、轎廂及層站。其中,機房是產生動力的場所,這是電梯正常工作的基本前提。井道及底坑通常起到的就是導向作用,以其來保持轎廂的平穩運行,不容忽視的是,在電梯系統的任意位置都布置著安全系統。有一條制造原則需要重點關注,國家在關于電梯的制造與安裝的條例中規定,轎廂底部到底坑底的最小尺寸要高于五分米。
不過,在現實條件下的維修檢測中,維修人員一般都將底坑底看作底坑的底面部分進行處理,以水泥臺作為基石安裝底坑部件,這時維修檢測的安全距離設定為三分米,以這種方式進行維修檢測,勢必會給電梯系統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對于電梯頂層空間而言,在要求上要嚴格很多,規章中對頂層空間的定義就是:井道頂層最低部件與轎廂最高部件之間的垂直高度。為保證緩沖器能發揮最大的承重作用,需要對其周圍的水泥進行清理,而這樣做將會損壞電梯的堅固強度,因此,在實際施工條件下采用焊接角鐵進行加固。
二、提高電梯控制系統安全管理的水平
在電梯系統中使用的安全裝置主要有以下幾類:剎車、限位開關、安全門以及限速器等,為了確保電梯的正常工作,安檢人員需要定期對這些安全裝置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就要即刻處理。此外,在控制系統層面上,為了避免電梯因為速度太快而造成安全事故,設計者都會在電梯三樓以上的部分設置一個速度控制器,在進行安裝的環節,要重點關注其與電梯安全鉗之間連接的穩定性。另外,安全門裝置也是一個重點的安全裝置,設計者在進行控制系統安全裝置的設計時,要充分發揮安全門的利用價值。安全門的存在是為了防止乘客將肢體伸出電梯而造成墜落事故。故而,在進行電梯安全檢驗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安全門的合理使用問題。
三、設置緊急報警系統
設置緊急報警裝置是國家對電梯的硬性要求之一,對于特種設備的電梯而言,在實際工作條件下經常會出現“困人電梯”。在平時的維修檢測中,依舊存在較多的救援警報系統方面的不足:
(一)國家明文規定,電梯等特種設備的報警裝置要設計的非常顯眼。在進行報警裝置的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的人群,特別是乘坐輪椅的乘客以及一些身高不高的兒童等,他們由于條件限制觸碰不到過高的高度。然而由維修檢測經驗可以看出,一般的求救裝置都安裝在操作面板的頂部,這就使得在意外發生時,這些群體很難觸碰到它們。有鑒于此,我們需要呼吁制造商對電梯進行優化設計,使其更符合人機工程學,要對上述特殊群體進行重點考慮;此外,考慮到盲人群體,還需要在面板上添加盲文按鈕。電梯的安全報警按鈕和開門按鈕很有必要設置在面板底部,而且兩側的對應位置也應該加上這兩個按鈕,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對應樓層的開門故障問題,保證電梯的安全性。
(二)查閱相關標準可以發現,只有在電梯上升三十米以上時,轎廂與安裝在機房內的應急供電電源間才會擺放對講機,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外界環境的影響。當處于三十米的高度時轎廂一般都在底層,其內的乘客能夠和工作人員進行實時通話。不過考慮到一些特殊的場合,比如工廠、商場及超市之類的環境,即便是距離小于三十米,但是由于外部環境太過嘈雜,也會極大地干擾乘客與機房人員的通話交流。如此一來,電梯在保養、檢測及求救等方面將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對電梯的安全性也是一種削弱。故而在實際應用時,不能拘泥于條條框框的限制,要依據現場情況采取靈活的應對措施。
四、設置上行超速保護裝置
按照行業相關標準,我們將電梯上升時的超速現象定義為電梯故障,在超速保護被設置完畢之后,要由操作者執行復位動作,只有在問題得到解決之后,才能讓電梯進行工作。舉個典型的例子,當限速器—安全鉗處于下行超速保護之中時,開啟電梯的下行超速,這時需要有專業知識儲備的工作者控制限速器電氣開關,通過恢復安全鉗位置來達到拉升電梯的目的,只有這些做完之后才能夠重啟電梯,使其正常運營。然而在現實條件下,操作者復位電氣開關,制動器一接電就能夠實現自啟,但是電梯運行極有可能出現故障。
五、形式不同的超載保護裝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當前的市場上,電梯超載保護裝置按照傳感器的種類不同可以分為三種,機械式傳感器、應變式傳感器及電磁傳感器;由于安裝位置的差異又分為轎底、轎頂與機房等三種稱重式形式。機房稱重式在安裝時有很多條件限制,其只能局限在二比一的循環繞行的機房繩頭上。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在繩頭裝置里都會藏有多條鋼絲繩,這些鋼絲繩在拉伸強度上都是不一樣的。彈簧數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外界環境的熱脹冷縮和材料的磨損情況等都會成為影響因素。相關質量檢測單位對各種保護超載設備有明確的使用規定,上述機房稱重式電磁閥機構過于單一,并且制造成本低廉,運用于此的保護裝置在工作時極容易出現問題,這樣電梯就沒有超載保護功能作為保障,這就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
六、結束語
伴隨著電梯相關技術的不斷提升,對于相對應的質檢政策也要與時俱進,逐步完善。在政策上,國家早就已經頒布了大量的、系統的電梯監管政策,只不過在現實條件下,相關責任單位沒有做好落實工作,而且行業內的技術人員經常會犯一些專業錯誤,不過這也充分說明了現有的檢測制度確實不夠完善。綜上所述,從事電梯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應該認真總結常見的問題,結合國家相關規定,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平時的工作中,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擴展知識面,認真思考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從本質上解決它,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向前發展。故而,應該充分結合當前所處的社會現狀,認真研究電梯的維修保障問題,同時相關維修保障部門要加強監控力度,共同確保電梯特種設備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單鵬. 電梯特種設備日常檢驗中易出現的幾個問題分析[J]. 農家科技旬刊, 2017(6):53-53.
[2] 胡博. 探討電梯檢修常見問題及分析[J]. 建筑界, 2013(5):118-119.
[3] 劉東梟. 電梯檢驗中控制系統的常見問題分析[J]. 中國機械, 2014(22):13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