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姜衛玲
把握效益與技術創新:手機新聞客戶端發展策略探討
□ 文/姜衛玲
本文從用戶發展、注重內容、信息變現、技術創新、鏈接社交等方面提出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具體發展策略,以期為其未來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移動新聞客戶端 發展策略 新聞APP
從搜狐新聞“先知道”、騰訊新聞“事實派”、網易新聞“有態度”、鳳凰新聞“就做不同”、羊城晚報“羊城派”到今日頭條“你關心的才是頭條”……目前,有數百個新聞APP產品在市場上運行。根據運營主體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網易、搜狐、新浪等為代表的門戶網站客戶端,第二類是以人民日報、新華社、澎湃新聞等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客戶端,第三類是以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鮮果等為代表的聚合類客戶端。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移動新聞客戶端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那么,手機新聞客戶端怎樣才能脫穎而出?
為迎合用戶個性化需求,增強用戶的可選擇性,手機新聞客戶端基本上都設立了欄目自選、新聞收藏、下載等功能。同時,注重用戶體驗,通過獲取用戶反饋來改進自身。如“新華社”客戶端設置“意見反饋”服務。用戶可以在后臺留言,提建議或意見,不僅實現了用戶與媒體的互動,還增進了用戶間交流。2014年6月,“新華社發布”客戶端正式上線后,打出了“注冊新華社發布贏貝貝托簽名足球、米盧簽名T恤、4G手機”的廣告,吸引用戶注冊。2016年11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上線一周年,設立抽獎活動回饋老用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用戶群。
當然,僅靠原有用戶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利用老用戶去吸引、拓展新用戶。如網易新聞很早就利用新聞跟帖的形式開發了語音跟帖和彈幕跟帖,讓用戶以更加新穎多樣的方式參與其中并表達看法。“跟帖策劃”選擇幽默、精辟的跟帖,由編輯將有關聯的內容匯編成一篇篇生動有趣的文章,發布與跟帖相關的活動來鼓勵用戶踴躍參與。“今日排行”根據跟帖數將新聞排名,讓用戶對新聞熱度有所了解。這與網易致力于做“有態度”的新聞相呼應,打造了一個觀點展示的平臺,將用戶看法在更大范圍傳播,多元觀點碰撞所迸發出的火花讓我們看到了“態度”的力量。
現有手機新聞客戶端大都與社交媒體進行合作,打造評論分享平臺,同時在新聞頁面上附有下載鏈接或二維碼,讓老用戶帶來新用戶。此外,還可通過以下方式獲取新用戶:一是與手機公司合作,實現軟件預裝手機預裝軟件來獲取用戶量,還可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合作,在定制手機上進行新聞客戶端的推廣;二是與軟件商店開展合作,軟件商店應用推薦和下載頁面的排名直接影響用戶的下載決策;三是做好宣傳,建立良好口碑,可在各大網站發表相關推廣和評介文章擴大口碑效應。
新聞APP一般都以要聞、娛樂、社會、科技、體育、汽車、歷史、健康等劃分欄目,但人民日報客戶端風格獨特,設置了“聞、評、問、聽、報、幫、圖、視”等板塊,不僅使界面清晰明了,同時也滿足了用戶多樣化信息需求。“評”即新聞評論,“問”即問政。人民日報客戶端每天全平臺發布新聞稿件超過1000條,重點編輯約100條,每天編輯文字數量超過80萬字,精編稿件文字數量超過8萬字。依靠專業的記者隊伍與優質內容,在“評”這個板塊中,不僅包括《人民日報》的評論,也匯聚其他媒體的精彩評論,從眾多新聞客戶端里脫穎而出,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新聞傳播形式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新聞傳播內容的品質。“新華社”客戶端在圖片新聞方面的創新尤其可圈可點,“一圖讀懂”將文字新聞進行再加工,提取主要信息,通過生動的簡筆畫或者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使新聞傳播內容更為活潑,用戶對信息接收的效率也進一步提高。此外,作為“新華社”客戶端重點打造的傳播平臺,“新華全媒頭條”結合不同媒介特色進行創意設計,并通過多渠道密集展示,有效提升了報道的輻射力、影響力和可讀性,實現了多種渠道立體傳播效果,很好地滿足了新媒體時代用戶對新聞信息生動化、多元化、參與化的需求。
目前,所有手機新聞客戶端除了提供新聞信息,最多的就是廣告。精準廣告投放尤為重要。首先,用戶從登錄APP開始,相關的記錄包括瀏覽主題、時間、內容等全部合并到數據庫中。通過對這些大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了解用戶的具體情況,可以將其與廣告企業的目標客戶進行比對,選擇符合要求的用戶進行投放,不僅可以避免對非目標用戶的無效投放,也提高了廣告的針對性。其次,選擇合適廣告傳播方式。如將重大賽事等包裝成有吸引力的活動,像觀看賽事猜勝負贏大獎、搶紅包、點擊助力公益等,并在這些活動中冠以廣告商的名頭。再次,在廣告投放方面開辟專門的“商城”。如“交匯點”設立“福利”板塊,開通“商城”,用戶可以通過閱讀信息賺取“交子”,并可變現兌換相應商品。鳳凰新聞客戶端開設 “金幣商城”,欣賞廣告也作為獲取“金幣”的一種途徑。除商品兌換,“金幣”還可以用于游戲服務,領取相關優惠券。
此外,針對當下新聞客戶端還沒有探索出相對成熟的有償閱讀服務模式的現狀,豆瓣與果殼網的“大眾免費+小眾收費”模式值得學習和借鑒。豆瓣對大部分用戶免費,但需接收廣告。付費用戶可享受無廣告打擾的優待,在享受更多高品質欄目基礎上感覺有所收獲,產生付費意愿。果殼網也是利用其專業人才匯聚特點,對大眾免費,但如果用戶需要進一步服務則需要支付費用。
手機新聞客戶端詳解
手機新聞客戶端,也叫新聞APP,是一個全媒體的立體傳播系統,不僅包含了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內容,還引入了動圖、直播與短視頻等形式,極大豐富了新聞傳播的表現形式。用戶通過手機等移動新媒體,既可獲取以電腦為終端的網絡媒體的功能和服務,也能獲得紙質媒體內容,同時手機在方便快捷及人性化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手機新聞客戶端用戶規模已達5.69億,其中近40%的網民把手機新聞客戶端作為獲取新聞資訊的首選渠道。[1]
目前市場上的聚合類客戶端在把握技術創新上體現出一定優勢,它們主要依靠技術抓取互聯網信息、深度鏈接、通過數據分析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新聞資訊。新聞客戶端現有的用戶群體已基本穩定,想要突破當前格局,技術創新是大勢所趨。手機新聞客戶端研發者應緊跟時代潮流,在技術創新方面做一個先行者,才有可能吸引大批用戶,搶占市場份額。2016年2月29日,新華社客戶端3.0版上線發布,推出“現場新聞”。“現場新聞”以集大數據、云計算、4G傳輸和智能識別等最新技術的創新平臺作為支撐,圍繞同一新聞事件,多路記者在同一時間從不同視角對同一現場展開直播報道,綜合運用視頻直播、文字直播、圖片直播、音頻直播等多種形式集成還原現場,并在同一頁面集成展示,使多媒體報道變成全媒體融合報道,多層次、多視角揭示新聞的內涵。同時,運用最新的移動網絡技術,在新聞現場實時抓取盡可能多的現場要素,通過各種報道樣式,把新聞現場實時地、全方位地、全息化地呈現給用戶,實現了便捷的多媒體信息采集,現場信息實時回傳,新聞現場全景式、多維度的真實再現,讓用戶更加接近現場、感受現場。
用戶在使用手機新聞客戶端時,不僅是想要獲取新聞資訊,更希望通過評論或分享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對手機新聞APP來說,如何增強其社交屬性?強化其與社交媒體的合作是捷徑。首先,在登錄入口的設置上要允許通過用戶使用自己的社交賬號登錄。其次,在分享功能上也要設置為可以一鍵分享到社交媒體上。利用社交媒體的用戶群可以讓新聞客戶端為大眾所知,而且很多分享的圖片只有打開新聞客戶端才可以看完整版,這樣可以增加客戶端下載量。騰訊新聞從開始上線就進駐了社交媒體,每天都會在QQ和微信上同步推送相關新聞信息。這其中既有文字新聞,也有視頻新聞,但如果想要獲取更多圖片、視頻、評論等就需要下載并安裝客戶端。截至2016年下半年,騰訊新聞的下載量、月均活躍用戶數、單次運用時長、日均啟動次數在手機新聞客戶端中都處于領先地位。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手機新聞客戶端會變得更加智能與個性化,功能會更完善,競爭也會更激烈。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法則下,只有特色鮮明、高度專業化的新聞客戶端才會牢牢占領市場。因此,手機新聞客戶端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抓住用戶,不管是注重內容、信息變現、社交鏈接還是技術創新,都是為優化用戶體驗、增強用戶黏性而服務。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注釋】
[1]艾媒咨詢.2016上半年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市場研究報告[R/OL].
http://www.iimedia.cn/44054.html
編 輯 張 壘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