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古縣中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研究與思考①
李超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在2016年二月份對古縣中學在校學生2015年11月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稱“標準”)的測試的結果進行了總體分析研究,主要包括身體六項指標的研究。結果表明,該中學在校學生各項身體狀況形勢嚴峻。針對在校學生的健康狀況,在經過各項數據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關改革建議,目的是對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現狀能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測試結果 研究 思考
以古縣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3078人,其中男生1860人,女生1239人。
主要在知網萬方數據等網站查詢參考文獻,對《標準》在各大高校和中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獻期刊進行查閱和參考,搜集體育新聞和期刊文獻,為實地調查和研究做好準備。
對古縣中學進行了實地調查,獲得最真實的學生體質健康現狀,通過現場測試得到的學生的各項數據和成績,真實準確,對論文的完成有很大的幫助。
對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統計,對學生測試數據進行分類處理,為論文的論點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在學校學生經過各項測試后,對所得數據進行各種假設和推理,然后分析得到結論后驗證該假設和推理的真實性,歸納出一個對結果最合理的解釋。
在發放問卷前經過嚴格的檢驗并對內容進行了改進,共收回問卷 400份,其中有效問卷382份,有效率為 95.5%。
從表1可以看出,所調查的學校的學生體質健康現狀是基本合格,有71.58%的學生及格,但優良以上水平的比例較低,總體優秀率低7.53%。
從表2發現,女生在過輕和標準體重率上高于全國女生外,其他各項均低于全國女生的指標。男生標準體重率則高出全國學生總體5.74%,低于全國男生6.79%,除肥胖率和超重指標外,是學生日常膳食營養結構不合理、營養習慣不科學、自我保健意識漠視所致。
以上數據客觀地反映出筆者學校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不均衡。
總體健康狀況良好,只是優秀率較低,女生的測試結果的優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總體依然處于中等水平,提醒了每一位學生要增加運動時間。
在體育課活動時間能否滿足你的要求這個問題上,91.3%的學生選擇了不能和完全不能,選擇基本能的只有8.7%,暴露出體育鍛煉在該中學的開展得很不好。
首先,高中生因學業極其缺乏鍛煉,其次,抽煙酗酒等不良惡習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的習慣。其生活環境衛生也是影響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體育教學改革雖然目標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但在實施過程中與最終目的相差甚遠。
當下的每項指標經常會出現以偏概全的缺點,這其中的每一項測試都反映了身體素質的不同方面,如果互換則會直接導致學生鍛煉的側重點不同,分數不同,鍛煉缺少全面性,這些都說明中學生體質測試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表1 學生《標準》總體評價統計表

表2 學生與全國學生BMI的對比

表3 學生《標準》測試成績統計表
營養不平衡和控制體重問題則是影響學校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的直接原因。
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平衡發展與提高是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須得到重視。《標準》提高學生的健康狀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由于《標準》本身存在問題,應得到改善,解決問題,提出建議,才能真正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的目的。
通過引導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要,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和體質健康水平。
無論何種教學都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新課程模式,樹立健康為主的理念和教學宗旨,通過科學的運動健身方法,使學生形成崇尚健鍛煉,參與鍛煉的良好習慣,提高健身意識,增強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術。
作為教師要不斷從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中走出來,鉆研更多有趣的教學方式,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學校可通過各類學生組織在學生體質測試期間前后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有效的活動宣傳,提高學生對體測的重視度,從而更加關注自身健康。
各學校體質測試后應及時將學生的測試成績等各項數據、成績和體質分析及時反饋給學生,相關測試人員應對數據進行分析,并用于指導教學。

表4 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測試
[1]刑月麗.對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若干問題的思考和分析[J].呂梁學院學報,2012(3):94-96.
[2]張文娟.新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變化和實施效果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3]王鳳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與數據上報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體育學刊,2013(3):90-92.
[4]張秀麗,張永榮,高誼,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下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1,32(1):64-67.
[5]張一民.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解讀[J].體育教學,2014,34(9):5-10.
[6]王茂瓊,張啟迪,鐘衛剛,等.高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5):82-84.
G807
A
2095-2813(2017)09(b)-01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09
李超(1993—),男,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田徑理論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