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張婷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 401520)
重慶市高等學校公共游泳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
劉哲 張婷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 401520)
游泳教學是重慶市高校特色體育教學課程,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為了培養學生游泳這項生存技能,重新設計培養方案、管理制度、實施辦法,合理科學地利用2個游泳池,經過1年的實驗和2年的實施,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蛙泳技術,有效地培養學生游泳習慣和意識。
重慶市 獨立學院 公共游泳課程 特色教學
近日,百年之前的“強制體育”再一次被清華大學應用到體育教學中,要求從2017級學生開始必須通過入學后的游泳測試或參加游泳課的學習并到達要求。
重慶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長江、嘉陵江等多條河流貫穿城區,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和氣候造就游泳成為重慶標志性運動。為了普及這一特色地域性運動項目,重慶市教委以《綱要》為基礎,要求具備游泳池的高校需開設游泳課程,明確要求在校學生必須學會游泳這一生存和生活技能。但由于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差別,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運用調查法,對移通學院2014級(大三)4300名學生進行游泳技能、游泳認識、運動習慣等多方面調查;對22名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游泳技能等方面進行多角度調查。
(1)為保證學生游泳課程的安全性,根據調查結果結合校本課程重新整理和更新以往管理文件內容,并增加“游泳課程學生管理要求”等3項管理制度;(2)安排部門相關負責人及帶頭人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證管理文件的正常實施。
表2顯示:(1)將自然班教學變為選項課教學,增加運動項目并將游泳納入必修項目;(2)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控制每班人數;(3)為確保游泳學習的時間,每個教學班每學期安排8~12個學時。
具體情況見表3。
現根據游泳教學規律制定科學的游泳課程的授課內容,將蛙泳作為授課內容,從基本的熟悉水性、滑行、呼吸換氣、蛙泳手臂、蛙泳腿以及完整動作進行安排和制定。所有教師統一按照授課內容進行授課,避免以往教學中隨意授課現象。
表4所示:(1)將“10%”的游泳技能納入大學生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中;(2)強制要求如果游泳結業考試不合格則重修該學期體育課;(3)改善造成“學生學不學都行,教師教不教也行”的狀況。

表1 游泳課程教學文件變化情況

表2 課程模式改革詳情

表3 “輪班制”上課形式詳情

表4 課程評價體系情況一覽表
嚴格要求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1)學期初嚴抓教師游泳技能水平和游泳教學水平,與本學期游泳課時掛鉤;(2)教研活動有序開展并發揮最大作用,對教師綜合業務水平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游泳課程教學改革方案實施至今已有2年時間,對該校2014級134個教學班級4300名學生游泳課程教學前后及游泳各技能學習情況做了詳細的調查。結果顯示:(1)經過游泳考試,已有3497(86.8%)名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蛙泳等游泳技能;(2)3497名學生游泳的學生中統計其游泳技能學習和掌握情況:100%的學生已經掌握水中行走、滑行、漂行等水性技術,85.6%的學生不限泳姿的情況下能夠游完25m;80.3%的學生能夠掌握蛙泳完整技術動作要領以及運用蛙泳技術游完25m。
結果顯示:(1)89.1%的學生對游泳運動產生了興趣,97.6%的學生認可游泳的健身作用;(2)通過游泳課的教學,促使學生認識到游泳以及體育運動所帶來的身心健康的益處,所以調查顯示游泳課程結業后92.3%的學生還會自發參與游泳運動。
集體備課、教研會議以及嚴格的督教促進體育部教師在游泳技能和成績上長期保持一定的水平,結果顯示:(1)男女教師各11名,全部22名教師熟練掌握蛙泳技術動作,19名教師熟練掌握自由泳技術動作;(2)對于50m成績,18名教師和13名教師分別達到重慶市教師蛙泳和自由泳考核標準。(3)針對蛙泳腿部技術動作的教學手段,其中陸地示范中22名教師均采用正面、反面、站立以及坐姿進行講解和示范;水中示范中22名教師都會在水中進行“岸邊反面”“雙人對練”和“滑行接蛙泳腿”練習,同時為了增加難度16名教師采用浮板蛙泳腿練習。
為校游泳代表隊選拔及訓練提供夯實且廣大的基礎。
(1)全新改革的游泳課程方案經過3年的實踐對學生技能、體質、意識、課余訓練以及校園體育氛圍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得到師生的肯定和認可,改革效果顯著;(2)特色的“輪班制”上課和救生模式以及修訂后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學生游泳的安全系數和泳池利用率的核心環節;(3)游泳課時的增加和比例變化有效地提高和確保學生學習游泳技術的時間;(4)將游泳技能成績納入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中,是教師督促和管理學生進行游泳學習和練習的重要途徑;(5)系統的集體教研活動和科學的督教管理,對提高教師游泳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易強.生存教育理念下高校游泳教學的措施保障與安全策略——以重慶市高校為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9):88-90.
[2]糾延紅,安金龍,楊俊.普通高校游泳教學安全問題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4):102-104.
[3]劉志斌.教育資源的開發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與科學,2012(2):118-120.
[4]馬金鳳.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2):105-109.
G80-32
A
2095-2813(2017)10(a)-013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