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達
(山東師范大學千佛山校區(qū) 山東濟南 250014)
對中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技術的研究①
馬恩達
(山東師范大學千佛山校區(qū) 山東濟南 250014)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近年來中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技術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步中四步步長比例不合理,第一二步步長過大,第三四步步長較小,同時第三四步步時較長,說明運動員投擲步并不是呈一個積極加速的節(jié)奏,難以充分利用助跑的速度。投擲步第三步與第四步軀干后傾角度較小,易造成上體前溜,減小了做功的距離。我國運動員左膝緩沖角較小,左側支撐無力,使動量無法有效的傳遞到軀干及上肢。
女子標槍 投擲步 最后用力 左側支撐
女子標槍在第10屆奧運會中被列為比賽項目以來,其投擲技術也隨時代進步不斷地完善與發(fā)展。現(xiàn)代標槍投擲技術的發(fā)展趨勢表現(xiàn)為:進一步提高助跑速度與速度利用率,重視助跑節(jié)奏的改善,強調最后用力前加大轉體程度增加做工距離,以及個人風格的形成。本文對中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技術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優(yōu)勢與不足,為進一步提高運動成績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文以近年來中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通過中國知網(wǎng),中國期刊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途徑,廣泛收集和查閱含標槍投擲技術運動學分析,投擲步及最后用力研究等關鍵詞為主的期刊。將獲得的資料進行分類,從不同角度對其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
使用Excel2010及SPSS16.0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由于標槍的項目特征是以快速力量為核心,成績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是出手速度,但投擲步技術的質量關系到最后用力階段軀干肌群的用力效果和動量的傳遞,進而影響出手速度[1]。投擲步步數(shù)一般為奇數(shù)步,多為五步,第一二步轉體引槍;第三步為交叉步,進一步扭曲身體為最后用力做好準備;第四步是全程助跑過程中唯一沒有騰空的一步,也是助跑與于用力銜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五步緩沖,見表1。
國外優(yōu)秀標槍運動員投擲步步長呈現(xiàn)1大、2中、3較大、4最小的規(guī)律[2]。而我國標槍運動員則呈現(xiàn)1小、2中、3最大、4小的趨勢,表中5位研究對象也呈現(xiàn)這一特點。前兩步步幅過小也不利于引槍在充分的時間內完成。加大前兩步在整個投擲步總距離中所占的比例,通過拉大步幅來減小預跑速度的損失,保證引槍的完整流暢,以提高投擲步前兩步質量。同時也應減小三四步的步長比例,尤其是第四步步長。第四步步長過大則會造成左側支撐點前移,難以形成有效的支撐,進而影響動量由下肢向上肢的傳遞。投擲步第四步步長的合理配布是良好節(jié)奏形成的基礎,是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保障。
馬特維耶夫對投擲步用時規(guī)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第1步0.3~0.38s;第2步0.26~0.30 s;第3步0.30~0.45s;第4步0.18~0.22s[2]。對比發(fā)現(xiàn),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步一二步步時比例較小,三四步則相對較大,代表著投擲步的節(jié)奏不是呈現(xiàn)一個積極加速的過程,不利于助跑速度的保持與利用。投擲步的步時與步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步長越長相應步時也要加長,因此應在控制投擲步步長比例的前提下來控制步時比例,來形成逐漸加速的正確投擲步節(jié)奏,有利于快速有力的完成最后用力,使標槍獲得更大的出手速度。
軀干后傾角指運動員在投擲過程中,支撐腳著地瞬間身體重心與著地點的連線和垂直面之間的夾角[3]。合理的軀干

表1 運動員前4步投擲步步長(m)與步時(s)比較
后傾角能夠充分利用助跑速度的情況下實現(xiàn)大幅度的超越器械,為最后用力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見表2。

表2 國內外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步軀干后傾角
投擲步前兩步后傾角過大會導致重心后移下肢著地點偏靠前而造成助跑速度的損失,打亂助跑的節(jié)奏。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步前兩步軀干后傾角與國外優(yōu)秀女子運動員的相差不大,將軀干后傾角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交叉步銜接更加順暢。但我國女子運動員后兩步軀干后傾角與國外運動員有顯著性差異(P<0.01),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步第三四步軀干后傾角較國外運動員小得多,后傾角過小減小了“滿弓”的幅度,使參加最后用力的軀干部分肌群不能被充分拉長,縮短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離。因此應在控制前兩步后傾角度的情況下,加大投擲步三四步后傾角度,為最后用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最后用力通常是指最后一步右腳著地瞬間至標槍出手瞬間的動作過程。最后用利的主要任務是充分利用助跑速度,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人體的力量,使標槍獲得較大的初速度與最佳飛行初始條件,標槍的出手速度有70%來自于最后用力階段。
支撐始角過大難以形成有效的支撐導致上體前溜,從而影響做工距離。支撐始角過小不僅造成助跑速度的損失過大而且還會影響出手的高度。世界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支撐始角約為55°左右。左膝角越大則對投擲成績產生正面影響也越大,理論上講在交叉步第四步左腳快速著地后左膝完全伸直形成剛體制動,由于在高速運動下下端忽然制動,上肢必定加速運動,形成繞支點的旋轉力矩。但在實際運動中產生的強大沖力必然會使左膝產生彎曲,左膝角越大對旋轉力矩的影響也就越大,因此常用左膝緩沖角來衡量支撐技術的質量。在左膝最大緩沖瞬間,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左膝角均值為(152±5)°,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均值為165°。我國運動員左膝緩沖角較小,應加強腿部最大力量訓練,同時正確的左腳落地的位置與方法也提高左側支撐的效果。
(1)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在投擲步階段應調整第一二步與三四步在投擲步中的步長與步時比例,使投擲步的節(jié)奏逐漸加快,使投擲步形成積極加速的良好節(jié)奏。
(2)加大投擲步第三四步的軀干后傾角,形成大幅度的超越器械,延長左后用力的做工距離。
(3)加強腿部力量練習,調整左腳落地的方式,形成有效的左側支撐,加大轉動力矩,以獲得更大的出手速度。
[1]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王聯(lián)聰.對我國優(yōu)秀標槍運動員投擲步技術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5):65-67.
[3]單信海.運動技術診斷學[M].齊魯音像出版社,2004:139-141.
[4]宋廣林.優(yōu)秀標槍運動員最后用利的比較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6(8).
G807
A
2095-2813(2017)09(b)-02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219
馬恩達(1994—),男,漢族,體育學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