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 毅 高 彧 劉冰劍
《銅川日報》:“三位一體”輿論監督模式的創新實踐
□ 文/王 毅 高 彧 劉冰劍
2015年3月以來,銅川日報社創辦的《你說·我聽·他辦》專欄,采用群眾、媒體、黨政機關三位一體同頻共振的報道模式,對地方黨報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探索媒體問政、深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做了積極探索。
輿論監督 銅川日報 三位一體
自2015年3月6日起,《銅川日報》在頭版創辦《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建立起群眾、媒體、黨政機關“三位一體”同頻共振的輿論監督報道模式,把民生問題作為報道的核心內容,為提高地方黨報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作了積極探索。
專欄由社長、總編輯親自抓、負總責,相對固定記者進行采訪,原則上每半月推出一期,固定在第一版顯著位置刊發,采用統一版式推出。《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名稱中,“你”是指讀者,即基層群眾,“你說”就是你提建議說困難;“我”是指本報記者、編輯,“我聽”就是我去調查;“他”是指黨政機關部門,“他辦”就是相關部門積極溝通、解決問題。版面安排上,《你說·我聽·他辦》是以大專欄的形式出現,下面分設三個小專欄:《讀者心聲》《記者調查》《經辦者回復》,形成三位一體的“套餐”報道模式。
生活中,老百姓常常會遇到上學、就業、住房、醫療、交通、治安、維權等各方面的問題。如何正確引導輿情,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避免由此產生的上訪、堵路等群體性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是黨報義不容辭的責任。《你說·我聽·他辦》正是本著這一出發點,旨在為群眾、媒體和黨政機關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增強互動式引導,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提示幫助政府和社會堵塞漏洞,使情緒化、片面化甚至錯誤的輿論得到化解和糾正。
對于群眾所反映的問題,《你說·我聽·他辦》專欄記者明察暗訪,詳盡掌握一手資料,將采訪調查到的有關情況以書面形式向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或行業主管單位反映,督促有關部門及時予以解答、解決。隨后,根據《讀者心聲》《記者調查》《經辦者回復》三個小專欄的定位,分別編發記者采寫的相對獨立的稿件,以“三位一體”的套餐形式組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報道,在報紙上刊發。專欄下方還公布有記者的手機號,方便群眾隨時來電反映問題。
《你說·我聽·他辦》專欄這種“三位一體”報道模式,起到了深化“走轉改”活動的重要作用:一是“架橋梁”,使群眾、媒體和黨政機關之間互動溝通,進一步增強了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增強了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接地氣”,促進記者深入基層采訪,推出了更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三是“轉作風”,通過實施著眼于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建設性輿論監督,促進黨政機關部門進一步改進了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交通擁堵問題是近年來群眾關注的熱點之一。在銅川,包茂高速公路川口入口處、耀州區出口處在上班高峰常常出現擁堵現象,有時長達一個小時,司機和上班族苦不堪言。問題久拖未決。2015年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反映這一問題。《你說·我聽·他辦》專欄記者接到群眾反映后,多次前往陜西西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省高速集團西延分公司、銅川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等相關單位調查,協調解決這一問題,陜西西銅高速公路公司給出了解決方案。《高速路口“腸梗阻”何時變通途?》一文見報后,陜西西銅高速公路公司在包茂高速公路川口入口處、耀州區出口處增設ETC通道,改變了多年擁堵的局面。司乘人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銅川日報》夸贊不已。
《你說·我聽·他辦》專欄也是媒體問政的創新。《銅川日報》一開始就把專欄定位在建設性監督,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感情,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面對正處于矛盾多元、利益復雜的社會轉型期,既要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對人民群眾的情緒加以疏導和引導,促成矛盾、問題的解決,又要積極維護黨和政府的威望、維護大局的穩定。因而,在《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實際操作中,《銅川日報》找準“上”與“下”的結合點,緊緊圍繞政府關心、百姓關注的社會問題,通過開展建設性監督,進行媒體問政。
陳坪村的櫻桃聞名全國,但在2015年春,往年門庭若市的櫻桃批發市場在一周內變得異常冷清,只有賣家少有買家,看著好好的果子爛掉,果農欲哭無淚。欄目記者接到果農打來的熱線后,立即深入陳坪村櫻桃批發市場、果園及果業部門,了解到陳坪櫻桃開花期間遭遇陰雨天氣,致使成熟時間推遲10余天,和櫻桃主產區山東、甘肅、云南的櫻桃一起成熟。
全國櫻桃扎堆成熟,禮品果需求銳減,櫻桃該咋賣?記者在采訪中和市果業局、新區農村工作局、新區城建監察大隊等相關部門一道商量實施對策,通過政府舉辦櫻桃旅游節、品鑒會、推介會,果農誠信經營服務好客商、電商用飛機快運專銷散戶等措施幫農民促銷,使陳坪櫻桃在市場“變臉”情況下沒有出現滯銷現象。
6月3日報道見報當天一大早,市長楊長亞就批示指出,“幫助農民群眾促銷櫻桃也是穩增長、促發展”,要求“再研究、再落實,千方百計加快銷售,增加收入。”當天下午,市政府就召開會議研究櫻桃促銷措施。全市5個區縣及果業、商務等10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櫻桃種植大戶等參會,制定了系列促銷措施,為當年以及以后的櫻桃銷售做好了保障。
為確保實現建設性監督,在《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具體實施中,專欄記者認真處理每一件讀者來信、來電和留言,篩選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選題;經過記者現場調查核實后,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之后,再與各方反復溝通,力促問題解決或改善,進而完成報道。報道不僅真實地表達群眾的訴求、善意地指出相關部門或責任單位存在的問題,而且將促使問題化解所做的努力客觀展現,增強了報道的貼近性與鮮活度。
2015年4月7日,專欄刊發《盼望新區多建幾個便民市場》一文,反映的是隨著新區入住群眾的越來越多,希望政府多建幾個物美價廉的便民市場,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吃早餐,方便購買果菜和日用雜物。記者先后到新區管委會、市四創辦等多個職能部門調查了解,并將便民市場的籌建情況在《經辦者回復》小專欄中告知市民,尋求理解。也因為記者的參與,促使新區管委會加快規劃,很快在西銅高速路入口處南側等4個群眾密集點建設便民市場。
《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事情和突出問題敢于正視監督,對于影響群眾利益的小事同樣認真對待。《嚴防詐騙 安心過年》一文,通過鐵諾小區魏先生反映其遭遇騙子以滅蟑螂為名騙錢的事,經公安調查,鎖定追捕該騙子,并提醒廣大市民勿上當,督促物業加強小區監管,營造了和諧穩定的春節環境。《消除燃氣管線隱患 確保居民安全用氣》一文,經市燃氣公司、小區物業公司協調,為18戶商住戶改裝、通上天然氣,解決了他們入住兩年來未通氣的困難……
當然,解決問題并不總是那么順利。《讓閃亮的交通紅綠燈引導市民安全出行》一文,群眾反映的是新區多個主要交通路口紅綠燈長期不亮、個別十字路口計時器讀秒顯示不全或兩個相向方向同時出現黃閃等安全隱患。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新區交通安全設施的維護存在多頭管理問題。為促使問題有效解決、保障老百姓安全出行,記者多次到新區管委會和交警部門聯絡、溝通,明確責任和權限。遇到阻力時,記者甚至邀請交警一起到問題路口指揮交通,進行場景式體驗。通過多方努力,督促交警部門在國慶前通過維修或更換,解決了新區所有紅綠燈故障問題。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敢于直面矛盾,正確處理矛盾,是對媒體輿論監督能力的檢驗。也正因為《你說·我聽·他辦》專欄找準了輿論監督的結合點,因此在一個個“幫忙不添亂”的報道積累下,《銅川日報》的輿論監督推動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的解決,贏得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和群眾好評。
《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報道所聚焦的,都是關乎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住房、安全、交通、就醫、消費等民生問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時一兩個群眾反映的問題,往往是一個群體面對的困難,不僅要解決這些反映者的困難,也要解決一個群體的困難。
2015年春節前夕,《銅川日報》接到耀州區盲人曹海燕反映,自己在四五年前就開始申請、搖號、交款,但至今未住上房子。記者前往住建部門調查,他們承諾將督促項目實施單位加快剩余主體工程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市購買廉租房的群眾年底前住進新房。3月6日《申請到的廉租房啥時能住上?》稿件見報后,住建部門加緊廉租房水電氣、道路、供暖等配套工程施工,全面提高全市廉租房入住率。曹海燕所在小區的408戶群眾在4月份都拿到了位于柳園小區的廉租房鑰匙。而群眾呼聲最強烈、銅川最大的保障房小區錦繡新城2015年底實現入住5000戶以上。
聚焦民生的輿論監督,不是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而是要著眼于效果,有利于維護群眾的利益,有利于推動實際工作,有利于黨委政府完善政策。
一個小區反映電梯故障頻發,經采訪報道,引發相關部門對全市所有小區、商場的電梯進行安全監管大會戰,這是《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報道《誰來管管這“故障電梯”?》引發的放大效應。新區楓林小區高層住戶們反映,該小區電梯故障時有發生,在運行中突然向下掉層、電梯門打不開困人等等。市技術質量監督局迅速前往該小區檢查,請廠家技術員前來解決了電梯故障。市技術質量監督局迅速開展了為期9個月的“全市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地毯式排查全市500余部電梯的安全;物業主管部門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監督管理,各物業公司在做好日常維保的同時,紛紛將電梯生產廠家請來為電梯“體檢”,市民乘電梯安全得到了保障。銅川市還成立了電梯應急救援中心,24小時值班,處理故障、救助被困人員。
輿論監督的正面效應,不僅是解決了群眾反映的某一個具體問題,還直接或間接地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出臺各種政策,進而對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途徑。
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訴求容易集中爆發,地方黨報作為主流媒體,要憑借其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為各種矛盾訴求提供一個暢通的疏導渠道,從黨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從促進工作、解決問題的角度,適時、適度地開展輿論監督,化解社會矛盾特別是群發性矛盾,釋放更多正能量,這是地方黨報的特有優勢。
新區翡翠城小區業主反映,小區物業暖氣價高溫度低,呼吁早日用上市政集中供暖。記者在了解新區翡翠城小區問題的同時,又由表及里,深入采訪翡翠城、楓林、龍城國際、格林美郡、龍記國際街區、櫻桃園等幾個小區后,發現業主們普遍反映類似情況。這時,記者向市政供暖相關單位華能銅川照金電廠、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建局等部門反映群眾心聲,他們表示要共同努力加快推進,2016年冬實現新區集中供熱全覆蓋。《下個采暖季,南市區市政集中供暖可望全覆蓋》稿件見報后,被市民在微信圈瘋傳,紛紛稱贊銅川日報替老百姓說話,是他們的知心人、代言人。
聚焦民生的輿論監督報道,還有2015年11月7日在《你說·我聽·他辦》專欄刊發的《消防安全有保障居民生活才安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由新區龍記翡翠城小區一住戶家中著火引出消防安全話題,但此事波及面很廣,短時間內就引發了多個小區諸多住戶們對住宅消防問題的關注,成為了一個群發性話題。普遍的隱患是,多個小區的消防通道常疏常堵、消防設施不能完整好用,這讓住戶們擔心不已。市公安局消防支隊、新區消防大隊、正陽路派出所等主要監管部門深入龍記國際街區、楓林、陽光、華陽等小區,千方百計疏通消防通道,嚴格檢查消防設施,責令整改,深入宣傳,合力做好小區消防工作,給群眾吃上了“定心丸”,防火患于未然。
(作者分別是陜西省銅川市銅川日報社社長、總編輯、要聞部副主任)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