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筱梅
CCVS2017零部件篇:輕量化、綠色環保、智能化為主旋律
本刊記者 張筱梅
如果要問現今生產企業和物流用戶最關注什么,那么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產品輕量化、綠色環保以及智能化。在本屆中國國際商用車展上,B4零部件館所展示的展品均圍繞著這三個主題做足了展示。
在眾多的零部件參展企業中,參展商給記者介紹最多的就是他們產品的輕量化,無論是主要零部件總成制造商如車軸懸掛總成,還是材料供應商,都在講求一個字——輕。因為輕能給用戶帶來更大的裝載率。
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車軸制造商——富華,他們除了重點推介商用車整套底盤行走機構外,現場還主推了定位高端的沃勝品牌車軸系列產品,而沃勝產品最大的優點就是輕量化。據富華設計工程師介紹,盡管沃勝10t車軸比傳統車軸每根輕50~60kg,但是它的性能絲毫沒有減弱反而更優,如制動性能提高30%,實現了2年40萬公里的長維護,還有拆裝更方便、維護更便捷的優點。不僅是富華,其他車軸制造商如BPW、JOST以及美國瀚瑞森等,首推的產品優勢都是輕量化。
除了車軸懸掛系統這個重要總成之外,廂式車的車廂也是減重的重點。

開樂側簾車

記者看到,在歐洲流行的側簾車在本屆展會中也通過各個不同類型的展商進行了展示。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安徽開樂展示了一款側簾車,專做篷布上裝集成系統的引江蓬帆此次帶來了全自動升降側簾系統,比利時的希運涂層織物有限公司也展出了他們的篷布材料。引江蓬帆副總經理吳永根告訴記者,側簾車之所以在歐洲能夠占據60%之多,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輕,而且它比鋁合金廂體更輕。盡管目前國內的側簾車政策標準法規還沒有完善,側簾車市場尚處于未起步狀態,但是側簾車無疑是輕量化車輛的典型產品,按照歐洲廂式車的發展軌跡來看,側簾車極有可能是未來國內廂式車的發展方向。
除了側簾車之外,復合材料等輕量化材料也被大量運用在廂車上。在本屆車展上,杭州華聚帶來了熱塑性蜂窩結構復合材料。據介紹,杭州華聚的這種材料比同尺寸的普通鐵皮廂減重一半,由于輕且質量可靠,該公司的這款材料目前已經得到各大主機廠和專用車廠的認可,并被廣泛運用。此外,碳纖維材料等輕量化材料也在本屆車展中運用在某些零部件上而得到展示。
近幾年國家狠抓環保,并大力整頓環保不達標企業,國家政府相關部委用實際行動來推動中國的環保事業,還中國人民藍天白云。在政府的推動作用之下,中國企業的環保意識已經增強并發生了轉變。在這次車展上,環保型零部件總成在材料的選擇和設計中都受到了足夠的重視。
從材料的應用方面來看,能夠循環利用的材料以及無污染的工藝流程在車展現場品有很多展示。比如,主要生產液壓尾板的深圳凱卓立,此次帶來了PIP可控離子滲入技術,據了解,該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零部件總成上,它的工作原理是將需要表面處理的產品利用可控離子滲入技術進行處理,具有零排放、無廢水、不增加零件尺寸和加工時間短等優點。此外,環保材料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各類車輛上,比如上述提到的華聚公司的熱塑性蜂窩結構復合材料,該材料不僅自重輕,還具備循環再利用的環保作用,目前該產品已經成為很多廂式車生產企業的首選。上面也提到過的比利時希運公司是一家環保型工廠,該工廠通過了歐洲最高環保標準的REACH認證,該公司無污染排放,其生產的應用在側簾車上的篷布材料是非常可靠的綠色環保材料。
發電系統在本屆車展上也有少量展示,但是為數較少。如BPW的新能源輪轂發電系統,它利用制動時將損耗轉為電能的原理,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在海沃的環衛車上,則展示了IET公司的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零部件及云管理平臺,據介紹,該發電系統在車輛總質量為7.3t的情況下,具有235km的高續航能力,該發電系統應用在車輛上就成為一款綠色的純電動車產品。

BPW輪轂發電系統

約斯特自動牽引座系統

水泊焊割的激光跟蹤焊接機
本屆車展上,智能化理念越來越多地被融合進來。
專用車焊割設備供應商水泊焊割,帶來了封頭加強筋焊接機器人和半掛車底板激光跟蹤焊接機兩款設備。據水泊焊割工作人員介紹,這兩款設備除了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之外,機器人激光視覺這個智能化技術開始得到應用,它的最大優點是將原先需要人工干預操作的工作交由機器人進行自動調整,除了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車輛產品的工藝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JOST的展臺上,記者看到了JOST展示的SKS自動牽引座系統。據介紹,這套自動牽引座系統只需要在駕駛室內操作遙控裝置,即可輕松完成解鎖。該系統的原理是利用三個傳感器來處理相應信息,利用牽引銷傳感器及手柄位置傳感器實時監控連接狀態并在駕駛室中顯示。具體來說,半掛車高度傳感器會在駕駛室中顯示連接的掛車高度是否正確;系統會檢查整個鎖止結構是否正常,尤其是在能見度較差的情況下,從而提高安全性。
富華集團有關負責人則透露,該公司正在研發行走機構上的傳感器應用技術,目的是通過這個技術將車輛行走機構的工作狀況,包括車軸、輪胎等的維護保養時間、制動效率甚至輪轂溫度等全方位的信息傳遞給駕駛員,用智能化的技術來提高車輛的使用壽命,以及車輛的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