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維
從羅敏到趣店,這個被揶揄已久的名字和公司,從未遠離質疑。面對質疑,創始人羅敏在《趣店羅敏回應一切》中的回應,既可以看做青年創業家的灑脫和豪放,也是一家爆發型企業面對危機時公關手法的不成熟。
現金貸的野蠻生長,必然有它的需求所在。在任何經濟體,普通的收入階層都有快速短期融資的需求,現金貸的繁榮可以視為經濟有活力、社會樂觀進取的體現之一。因此,對一個行業沒有必要“人人喊打”,而是應該客觀看待。
但這個行業的爆發式崛起,也必然經歷質疑和陣痛。扒去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的外衣,作為一門備受質疑的生意,現金貸的運作邏輯到底是什么?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為何被質疑?
瀏覽羅敏在知乎上關注的話題,“劉強東和章澤天在一起你怎么看?”、“百萬年薪的人的生活是怎樣的?”、“赴美生子的大概成本是多少?”、“從玩星際爭霸中我們得到了什么啟發?”……羅敏身上的標簽,正如同他所關注的話題,超出了常規和想象,卻也滿足了大眾獵奇的審美趣味。

羅敏10年間連續創業10余次,卻始終不得入其門。等到2014年3月他成立了趣店,作為一家中國互聯網企業,在一種特殊的、宜于奇跡萌芽的土壤里,趣店完成了7輪融資。2017年10月18日,趣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價高達34.35美元,當日最終收報29.18美元,較發行價24美元上漲21.58%,首日市值突破百億美元。
但不久后,他和他的趣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在那篇刷屏的文章中,趣店被稱為“暴利吸取的是借款人的‘高息血液,啃食的是用戶的失控的欲望。”
2017年10月22日晚,微信公眾號“盧泓言”推送了一篇專訪羅敏的文章《趣店羅敏回應一切》。從標題上看,這不過是一篇普通的專訪,以回應外界質疑。遺憾的是,這篇專訪卻被反復拷問,質疑再次升溫。
在這些質疑中,被拷問得最猛烈的是,趣店有沒有蓄意教唆人“錢生錢”?對此,在《趣店羅敏回應一切》中,羅敏的回應是:“凡是過期不還的,我們這里就是壞賬,我們的壞賬,一律不會催促他們來還錢。電話都不會給他們打。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
此話放出不到一周,就受到了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大三學生洪家杰反駁:“什么不用還、當福利送我了?我父母前天剛收到趣店的電話催款”。
當初,洪家杰為買一臺售價接近5000元的筆記本電腦,在趣店借貸。他在注冊時,趣店要求訪問其手機通訊錄,實際上這是一種“制衡措施”,意味著若不按期還款,網貸平臺可能會聯系到其家人朋友,進行催收。
關于趣店的催收,《南風窗》記者查閱了趣店的招股書。趣店招股書第178頁上的描述是,首先,趣店會通過自動發送消息提醒借款人催款;如果用戶逾期20天以上,趣店將致電給借款人,同時主動向芝麻信用披露;必要時還會上門當面收款。
且不論羅敏的回應是否為天方夜譚,其實催收在信貸這個行業里是一種常規手段,早就是公開秘密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催收不過是一個話題點而已,真正讓輿論所擔憂的,還是洪家杰接下
來的描述。
洪家杰說:“想要不拖欠、不讓網貸平臺采取催收手段,可以跑到別的平臺去借,反正這些APP的信用信息并不共享”。
從星合資本勾勒的現金貸行業的用戶畫像來看,近40%的現金貸用戶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星合資本統計了20多萬名已借款客戶,主要為20歲到30歲、相對低學歷的年輕群體。由于剛步入社會,消費理念超前,信用意識不強,現金貸被他們視作一種快速獲得資金的途徑。
另一方面,前幾年由于校園貸亂象頻出,被監管部門叫停。“趣店”的前身叫“趣分期”,也做校園貸業務。2016年7月,羅敏宣布退出校園貸市場。但從洪家杰身上仍能看出趣店的業務依然沒有脫離校園。
洪家杰還透露,他的一個曾在趣店工作的朋友王銳,經常發信息給認識的學弟學妹,要求注冊趣店以提升自己的業績。
當《南風窗》記者向王銳轉述洪家杰的話時,王銳表示十分無奈。他說,在這條產業鏈上,信貸員是很瘋狂的,只要是熟人,無論什么身份都會被他們“盯住”。在注冊時,信貸員還會幫著“包裝”注冊信息。
趣店兇猛生長
如何鑒別學生的身份,在《趣店羅敏回應一切》里,羅敏也語焉不詳。在他看來,貸前風險控制,比如用身份證號查詢,目前“還搞不定”。但這正是輿論不愿放過羅敏的地方。
羅敏也承認,未來的消費貸款,風險控制是最主要的競爭核心之一,細分來說也就是業務來源、資金去向和是否有足值抵押物。
在風險控制上,趣店也做了一些努力。據趣店招股說明書顯示,趣店在2017年第二季度上線了基于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風控系統。
在此之前,趣店已經與螞蟻金服旗下獨立的第三方征信機構芝麻信用合作。2016年到2017年,趣店先后向螞蟻金服支付了620萬和1130萬元的信用分析服務費。
王銳解釋說,通過與芝麻信用合作,當趣店用戶發生逾期且惡意拖欠還貸時,用戶的芝麻信用得分就會降低。而芝麻分過低不僅會影響用戶的消費和貸款信用,還會影響用戶的個人生活服務信用,比如租金優惠、便捷辦理簽證等,都會出現問題。
一位長期在消費貸款公司工作的業內人士對《南風窗》記者分析,趣店的商業模式其實并沒有什么硬傷,但他認為,趣店成功的原因不是依靠商業模式,而是依靠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扶植。
他解釋說,趣店雖然有自己的APP,但支付寶為其導流比趣店自身APP的流量要大不少。
另外,螞蟻金服旗下有提供借貸的螞蟻借唄和網商銀行,還有提供分期消費的螞蟻花唄。他們針對的用戶是有重合的,因此留給趣店發揮的空間并不明顯,趣店沒有什么優勢。
記者梳理趣店公開的信息發現,2015年與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之前,趣店營銷效率一直較低,每1元營銷支出最高對應2元左右的營收。2015年8月,螞蟻金服成為趣店E輪投資方之一。同年11月,趣店通過支付寶開放平臺免費獲得流量入口,支付寶為趣店開放了數個獲客入口。
此后,趣店的營銷效率迅速提升,每1元支出對應的營收數字最高達到約15元。從這一點上來看,趣店相當一部分活躍客戶來自支付寶,趣店業務的快速增長也是很大程度因為支付寶。
如果從羅敏將趣店定義為“金融科技公司”來講,那么這個公司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征信體系和風控系統就變得很重要,而且可以說是必須的。要做到這一點,趣店應該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有較大的研發投入。
但據趣店招股書顯示,趣店的年度研發費用,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0.04億元、0.38億元和0.52億元,2017年上半年為0.63億元。以2017年上半年來看,趣店的研發費用占凈利潤的6.5%。而同為美股上市公司的宜人貸,其研發費用為其凈利潤10%左右。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趣店研發費用投入,相對于羅敏宣稱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同業水平來說,并不算多。
現金貸前景之問
羅敏僅僅花了3年半的時間,讓趣店的市值超過18家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的利潤超過6家上市銀行,營業收入超過4家上市銀行。這些數據讓曾在趣店工作的人也意外。
陳潔曾是趣分期的工作人員,在趣分期變為趣店期間,她跳槽去了另一家信貸公司。在她得知趣店上市股價暴漲超過40%時,她真的有點懵。她對《南風窗》記者說:“羅敏無所畏懼的回應,業內反彈很大”。
為何反彈?主要是影響同行上市。在羅敏“回應一切”后,10月27日,趣店的股價下跌至22.8美元,跌破每股24美元的發行價。在美國上市的3家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除了趣店,宜人貸、信而富的股價也大跌。
沒有上市的同行,“反彈”更大。陳潔透露,現在好幾家信貸公司都在試探著出海。比如融360在10月21日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招股募集最多2億美元資金。這些信貸公司的上市計劃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啟動。
本來這些打算出海的公司正想在監管部門出手前打個時間差,現在因為趣店風波突起,相關金融監管措施肯定會更嚴,那么這些剛剛啟航出海的公司則可能觸礁擱淺。
事實上,從今年開始,一行三會就加大了監管的力度。4月10日,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出要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
9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2017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必須依法合規開展業務,要警惕打著“普惠金融”旗號的違規和欺詐行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
10月28日在京舉行的“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也同樣關注著現金貸的改革和監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表示,在普惠金融領域將實施穿透式監管,建立互聯網金融的行為監管體系、審慎監管體系和市場準入體系,引導其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
從現金貸演變的歷程來看,上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現金貸(Payday Loan)以來,現金貸不但沒有消亡,反而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期,成為了低收入階層常用的一種金融服務工具。
若論合理性,為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這件事本身沒錯。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聯合國在“2005年國際小額信貸年”提出的概念,它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尤其是那些被傳統金融忽視的農村地區、城鄉貧困群體、微小企業,能幫助貧困群體脫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但輿論一直不待見現金貸,在美國也一樣。面對輿論對類似在線小額貸款行業的不斷質疑,2016年6月2日,當時的奧巴馬政府宣布美國聯邦政府將首次管控高利益、低金額的發薪日貸款。隨后,谷歌在2016年7月提出,拒絕“發薪日貸款產品”出現在谷歌搜索引擎中,稱這一產業是具有“欺騙性的”和“有害的”,與谷歌價值觀不符。
但小額信貸也是一個社會所必須。在國內,百融金服的《2017年現金貸行業分析報告》稱,在9億勞動人口中除去2億信用卡用戶,2億征信成本過高的用戶,現金貸潛在客群規模可以達到5億。換言之,現金貸、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就彌補了這部分人的借貸需求。
單就趣店這樣一家信貸公司而言,從它公開的報表來看,小額現金貸的需求是很大的。2017年上半年,趣店共放款382億元,完成4051萬筆,每筆平均943元,人均筆數達到5.8次。
顯然,數字背后是中國亟待滿足的巨大的信貸需求。正如經濟學家陳志武指出,金融對富人可能是錦上添花,對窮人則可能是雪中送炭。
趣店本來只是互聯網信貸產業的一個普通公司,但創始人的回應卻讓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被曝光,同行反彈,以及監管的關注,讓行業的前途充滿未知。
針對外界的相關質疑,《南風窗》記者按照趣店官網的信息撥通了趣店的電話,客服告知其公關部門會在48小時里回電,截至發稿,已超過48小時,但記者并未得到回復。
陳潔說,自己離開趣分期最大的原因是,羅敏一開始答應員工的股權和利益,但并未對她這樣的元老級員工兌現承諾。現在雖然趣店已經在美國上市,但留下來的老員工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