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浩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教師在教學方面應該做到創新。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接收能力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自信,努力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數學是小學時期的基礎,也是小學生認為非常難的學科之一。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感興趣,其實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師始終打破不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起輔助作用,對學生的思維開發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導致學生覺得數學離自己越來越遠,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而在當今這個創新的時代,無論是什么樣的工作不進行創新都會被別人甩到后面,其實教育教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進行創新,那么教育工作就會停止不前。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教師在教學方面應該做到創新。那么,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如何實現教學創新呢?下面,我將根據我的教學經驗簡單談幾點我的做法。
一、創新教學目標
一節成功的課堂,離不開教學目標。只有有了符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思考問題。我們都知道,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基礎學科,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并學會運用相應的數學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求知欲,首先教師應該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思考的能力,制定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目標,改變傳統的以提高學生成績為目的而設計的教學目標。那么,肯定會有教師有疑問,什么才叫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呢?我認為在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下幾點。(1)對學生進行深入地了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數學思維能力,確保目標的科學性。(2)要把握制定的教學原則,始終以學生為中心。(3)充分滿足教學要求,在學生能學到知識的前提下,制定一些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目標,給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起到促進的作用,進而確保教學目標的實效性。
比如,在學習《角的量度》時,會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測量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是很重要的內容。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做:1.知道量角器是統一量角的工具,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2.知道三角板上三個角的具體度數,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內角和”。3.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上三個目標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以學生為中心。并且在第三個教學目標中更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真正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更重要的是,這樣還可以發現學生的不足,教師能夠及時地進行糾正,促進教學目標的實效性。
二、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學方法是非常單一的。教師只是在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忘記了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導致學生很難突破自己原有的成績。而在創新意識的影響下,教師就應該在教學方面有一些創新,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但是創新教學方法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現狀,要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效性作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多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在這里,我給教師們總結了一些我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創設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故事教學法。這三種方法是學生們最容易接受的,我將以其中一種方法進行舉例說明。
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并學習用綜合算式進行解決以及知道正確的運算順序。因此,在這一節課的講解中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師:同學們,你們到商店買過東西嗎?一般買東西的時候你們會考慮幾個問題呢?(例如自己帶了多少錢?東西的單價?準備購買的數量……)隨后,課件出示購物情境圖。提問:請同學們說說看上面告訴我們哪幾個信息?(讓學生們仔細觀察圖,并說出其中幾樣東西的單價)。然后引導學生認識“綜合算式”并提問:誰能根據這些信息來提個問題呢?首先教師來做一個示范,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例:買3本筆記本和一個書包,一共需要多少錢?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混合運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參與到思考當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多媒體技術已經運用到了很多領域,當然也包括教學領域。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展現得生動形象,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因此受到很多數學教師的青睞。與此同時,在數學課堂中利用多媒體不僅僅在形式上有了創新,而且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尋找新的教學資源,以便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比如,在學習《平行和相交》時,這一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由于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很多種,為了讓學生看得更加清楚,我們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動態的形式將各種位置關系生動形象地為學生進行演示。講解完畢后,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為學生搜索一些相應的練習題,以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時,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接收能力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自信,努力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實現數學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玉元.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27期
[2]何俊萍.數學教學中的“玩物立志”[J].數理化學習2014年05期
[3]孔濤濤.淺議如何密切聯系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J].數學教學通訊2014年13期
[4]徐麗霞.在有效數學活動中體現數學教學本質[J].文理導航(下旬)2014年05期
[5]劉立新.數學源于生活[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36期
[6]陳麗.如何讓數學教學有效地回歸生活[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7]厲薇.淺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J].教師201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