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富
[摘 要]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關系到高中生的整體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養。而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功利思想嚴重,面臨很多困境,總體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學得也很辛苦。基于IS平臺的電子刊物在高中語文閱讀教與學中有著很強的應用性,能極大地彌補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 IS平臺;電子刊物;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功利思想嚴重,面臨很多困境,總體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學得也很辛苦。本文以IS平臺為范例,以電子刊物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基于信息化條件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與學的改進方式。
一、主要概念
(一)IS平臺
IS(Information services,即信息服務)平臺是我校自主開發的,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以“互聯網+”理念為指導,通過有效融合計算機、交互式電子白板或一體機等硬件設備,實現教育教學全覆蓋的綜合數字化智慧校園平臺。2010年IS平臺獲得國家著作權。IS平臺集數字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資源開放共享、大數據分析、教研、辦公管理、過程評價、家校合作、教育云聯盟等功能于一體,豐富而實用的功能滿足了師生的全方位需要,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教與學。
(二)電子刊物
從廣義上來說,電子刊物包括各種以縮影、光盤、聯機數據庫、網絡資源等不同方式形成的期刊。從狹義來說,電子刊物是指學術性的、以電子形式連續出版并通過互聯網進行傳遞的一種期刊形式。本文所指的電子刊物指廣義上的含義。具體是指:南昌大學附中基于IS平臺自主開發的電子刊物《鶴鳴》,與IS平臺融合的南昌大學電子圖書館內藏的海量數字資源。
二、電子刊物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師教學應用策略
推介平臺。電子刊物是老師進行閱讀作品推介的絕佳平臺。在傳統課堂中,老師也可以進行閱讀推介,但是很難落實。一是因為大部分學校圖書館藏書有限,二是因為很難做到全體學生都去購買書籍。而利用校園電子報《鶴鳴》,以及藏有海量數字書籍的南昌大學電子圖書館,就能進行有效地閱讀推介。比如將本期推介的作品印發在《鶴鳴》期刊上,或者要求學生到南昌大學電子圖書館進行查閱。筆者在開展詩歌教學和小說教學時,都進行過推介嘗試,每周組織一次主題閱讀推介,實踐中學生普遍能很好地按照要求去進行拓展閱讀。
發現平臺。電子刊物上設計了實名評論功能。教師借此很容易就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閱讀視角和理解水平,為后續的教學指導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當然,往往剛開始,學生的閱讀參與度并不高,閱讀也流于淺層,隨意性、不到位的評論居多。這與當前閱讀教學的薄弱現狀是基本一致的。老師需要進行規劃,逐一解決突破。
指導平臺。老師利用電子刊物對學生閱讀進行指導有兩種方式:一是課堂指導,這是基本的指導方式,主要是輔助學生精讀解決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問題,比如小說鑒賞、散文鑒賞、古詩鑒賞等;二是課外指導,這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補充,課外指導主要解決學生的閱讀方法問題、閱讀興趣問題、閱讀量問題,讓學生深刻理解閱讀對學好語文、對人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閱讀的理念。
評價平臺。教師的評價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閱讀的有效途徑。教師利用課堂、IS平臺電子郵件、各類閱讀沙龍活動對學生前一階段或上次布置的閱讀任務完成情況、完成質量進行評價,讓學生知道進步和不足在哪里,在評價和對比中明確下一步任務,既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學習應用策略
閱讀平臺。電子刊物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方便的閱讀平臺。廣泛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基礎作用,沒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學生的理解能力很難有質的提升。第一,電子刊物在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面、開拓閱讀視野上,具有顯而易見的幫輔作用。學生可以在電子圖書館內隨心所欲查閱自己喜愛的書籍,經濟、便捷、輕松地完成閱讀任務。第二,電子圖書館相比其他網上平臺,具有另一個獨特而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它具有免費開放的網上論文庫,學生可以借此下載論文進行深度閱讀鑒賞。
討論平臺。電子刊物是學生開展閱讀討論的基礎平臺。高中階段語文閱讀訓練,更需要在自主學習及老師的教授指導之外,建立有效的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機制。電子刊物就是這樣的一個交流討論的平臺。第一,同學之間可以就當期的電子校報《鶴鳴》的閱讀鑒賞欄目進行探討。第二,同學之間可以就某一部共同感興趣的或者老師布置的書籍,到南昌大學電子圖書館下載相關書籍及論文進行閱讀研究,然后組織討論。第三,同學之間對閱讀感興趣的甚至可以組織成立閱讀社,利用電子圖書館下載相關資料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閱讀討論活動。
學習平臺。第一,學校老師不定期在學校電子報上發表閱讀教學相關文章,學生可以借此進行拓展學習。第二,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者自主借助電子圖書館進行主題式閱讀、探究式閱讀、群讀,有效彌補課堂教學容量的不足。
展示平臺。電子刊物一般都開設有文學園地等學生文章專欄。借助這些專欄,學生可以將自己對閱讀的心得、鑒賞文章發表出來。電子刊物的展示功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
三、電子刊物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對教師閱讀教學的改變
師生互動活躍。老師注重學習引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依托電子刊物及電子圖書館海量資源,課堂師生互動頻繁,課堂氛圍寬松活潑,師生關系平等。
突出方法引導。在課堂中更加注重閱讀方法的引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注重學習引導、學法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能夠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規律,形成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endprint
重視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教師發揮電子刊物、電子圖書館的優勢,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欲望,擴大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智慧,真正進入知識的殿堂,探究未知奧秘。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教師利用電子刊物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閱讀量和閱讀書目,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
(二)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改變
閱讀能力提升。從學生的考試表現及學生的上課回答情況,以及課余撰寫的相關評論文章來看,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課堂發言更積極,課后參與閱讀的同學數量不斷增加,參與閱讀沙龍活動的人數也在增加。每天都堅持閱讀的同學數量也在逐漸增加。
閱讀習慣優化。閱讀不再流于淺層次,而是一般都會寫點批注,或者做點摘抄,幾年下來學生的讀書筆記普遍都積累了2本以上。很多同學不再滿足于讀一些介紹性書籍,而是堅持讀原著,堅持每天讀一點。閱讀習慣正在相好的方向發展。
閱讀方法掌握較好。開始學會帶著質疑,或者帶著鑒賞的眼光去閱讀,對作品進行一定的探究,不滿足記住故事,而是探究作品的藝術方法及思想內涵。
閱讀量不斷增加。有了電子圖書館的無限資源,學生閱讀量開始不斷增加,學生由一開始的不愿意,到慢慢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閱讀視野開始不斷開闊。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大部分學生對電子刊物的不知道不理解,到后來習慣從上面下載一些文章、資料,再到樂于開展相關主題探究,閱讀興趣確實在逐漸增強,閱讀習慣在不斷改善,閱讀水平慢慢得到提高,語文素養顯著提升,人文精神得到了有效涵養。電子刊物確實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周曉光.電子期刊的發展與應用[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2001,18(4):119-122.
[2]胡曉玲.信息化教學有效性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05:33-37.
[3]王軍鋒.數字化學習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9(S1):47-50.
[4]方文飛.優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12):114-116.
[5]楊玲.在閱讀教學中應教給學生的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6(12)62.
責任編輯 鄧 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