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正
海南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反映了新一屆海南省委對全省發展的總體部署,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海南省保亭縣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一城一園兩基地”(國際熱帶山地旅游城、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黎苗文化展示體驗基地、熱帶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的發展定位,堅定不移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著力推進旅游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緊抓“三農”促增收,切實扛起建設美好新海南的保亭擔當。
一是以綠色發展為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亭將踐行新發展理念,以6項綜合整治專項行動為抓手,大力治理生態、大氣、水、土壤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面貌;繼續提升衛生環境治理能力,鞏固“國家衛生縣城”成果;大力推進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以共享農莊建設為抓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提升城鄉文明水平;同時,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繼續推進“保林護綠”“固土治水”等專項行動,大力開展景區、河流水庫區域林地專項排查整治活動,專項嚴打非法侵占國有林地行為,嚴查重判毀林犯罪分子,切實保護好全縣森林資源,確保森林面積有增無減,確保河流和水庫區林地的安全,保持天藍、地綠、水清、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
二是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保亭將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主持召開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的“四個堅持”和“八條要求”,落細落實落小,扎實推進扶貧工作,確保完成脫貧任務。首先是堅持扶貧先“扶智”“扶志”,繼續落實好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增強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意識和能力;其次是大力培育集體經濟,加強農村經濟發展潛力,突出抓好黨建扶貧、特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措施;加大各方幫扶力度,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鼓勵能人返鄉創業扶貧,形成強大扶貧合力;最后完善制度機制,層層壓實脫貧責任。通過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場、社會互為支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把精準要求貫穿于脫貧攻堅各環節全過程,做到精準識貧、精準幫扶、精準退出。
三是以全域旅游為抓手,高水平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保亭以建設國際熱帶山地旅游城為目標,精心打造獨具資源特色的高端國際養生度假旅游產業,充分發揮保亭生態環境和政策優勢,落實“國際旅游島+”行動計劃,“點線面”全方位推進,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在立足區域品牌基礎、積極建設精品旅游增長“點”方面,在鞏固兩個國家5A級景區和一個國家4A級景區旅游水平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神玉文化園旅游區、甘工鳥文化旅游度假區等精品旅游項目的建設,以優質資源和高品質的開發形成保亭旅游發展可持續的支撐。通過以“點”帶面,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按照一村一主題,選擇20-30個生態環境優美、村落傳統肌理結構和風貌保存較好的村落進行旅游產品開發。努力打造“東南西北”四大旅游文化度假區。依托三道鎮的旅游基礎,打造三道旅游服務次中心;依托七仙嶺雨林環境和溫泉資源,打造北部綜合養生度假區;依托六弓、加茂農業產業基礎,打造東部農業養生度假區;依托西部區域的原態山鄉雨林環境,打造以原態山鄉生態環境為依托、以主題養生度假為主導的西部山鄉康體度假區。
四是以提質升級為導向,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打造熱帶特色農業示范基地。首先是推進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全力推進特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建設,重點加大益智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其次是大力發展農旅產品加工業,重點推進紅毛丹冷鏈配送項目和什玲雞、六弓鵝屠宰加工,深入開發本土文化的旅游食品、旅游紀念品和旅游工藝品。第三是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編制《保亭生態循環農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設大田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點。最后是加快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建設新政互聯網農業小鎮綜合運營中心,啟動10個村級服務站建設。同時,積極培育特色產品品牌,制定《保亭2017年農業品牌推進年工作計劃》,新增認證農產品普通商標12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2個,新增綠色食品2個,新增有機食品2個,新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個。
當前,保亭正以開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為契機,凝心聚力,實干擔當,全力推動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落實和各項工作開展,努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