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位航+林鍇+包勝
摘要:在我國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愛國主義是經久不衰的話題,無論是帝王將相,或是底層百姓都有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來守護自己的國家。愛國情懷既是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也是我華夏兒女自立自強、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是印在我們骨子里的印記,時刻提醒著我是中國人,是華夏兒女。鑒于此,本文就歷史發展中的愛國主義情懷體現方式展開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思路,以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歷史發展 愛國主義情懷 民族精神 文化取向
一、愛國情懷的歷史淵源
從歷史發展趨勢來看,自三皇五帝中華民族產生,愛國主義情懷就已經基本形成。華夏始祖軒轅皇帝為打敗蚩尤,確保我華夏正統,不惜犧牲自己的女兒借來鬼神之力,打敗蚩尤,確保我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當然神話傳說的時代已無從考證,唯一能夠讓我們明白的是在封建文明還未產生的時代,先人們即使是處在在文化朦朧時期,依然懂的愛國,懂的守護自己的家園,要勇敢的消滅侵略者,確保子孫后代能夠幸福生活。雖沒有文字的記錄,但時隔千年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先人們不屈不撓的意志,他們勇于斗爭,勇于拼搏,同敵人頑強的戰斗,也正是由于他們舍生忘死的愛國精神,才讓我們華夏民族屹立在中華大地上,我們才能在此耕耘,在此繁衍生息。
二、愛國情懷是歷史的必然產物
愛國精神和愛國情懷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源于血脈精神的民族意識,這種民族意識在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升華,逐漸兼容并包,將不同的民族情感融入到其精神內核當中,帶給華夏兒女新的啟示。中華民族的歷史既是一部奮斗史,也是一部抗爭史,當國土淪喪,外敵入侵,為了保家衛國,霍去病遠走高山大漠,閃擊匈奴,即使英年早逝,他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豪言壯語。面對強敵環飼,外鄰凌辱,大將陳湯依據豪言立誓,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千年華夏,千年興衰,軍人武將豪言壯語,詮釋其拳拳愛國之心,文人墨客亦不如此?蘇武牧羊,遠離中華數十載,亦不忘自己乃華夏兒女,乃大漢子民,即使受盡屈辱亦不投降,終在有生之年回歸華夏,榮登故里。山河易主,國破家亡,面對外敵鐵騎,既是身陷囹圄寧死不屈,一代忠臣名將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堅貞不屈,即使深陷重圍,國破家亡亦不投降,留下了崖山之后無華夏的山河壯歌。
三、近代愛國主義的發展
中華民族堅貞不屈,面對外敵入侵,愛國主義情懷源遠流長,伴隨著歷史文化不斷發展壯大我們的愛國主義,我們的愛國情懷永遠都是血液中鮮明的印記,時刻提示著我們是華夏兒女,是炎黃子孫。古老的中華民族在異族的入侵者面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掙扎和反抗,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了爭取國家獨立,民族富強,拋頭顱灑熱血,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中華民族才避免了被瓜分的命運。林則徐、孫中山、李大釗、毛澤東、永遠值得我們懷念。他們不僅是民族英雄,他們是我們民族的先驅,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復興辛勤的付出一生。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中華民族取得了政治和經濟上的獨立。但是政治和經濟的獨立并不等于文化的獨立,文化是一個文明的主要內容,沒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文明就猶如一個空殼,不能稱之為先進的文明。而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著我們鮮明的民族主義精神,有著我們鮮明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不屈不撓的愛國主義一直下,我們一代又一代人艱苦卓絕樸素奮斗,為中國富強民族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這些都是我們建國之后取得的重大成就,沒有中華先驅的偉大付出,就不可能有讓世界矚目的科技成就,正是在愛國主義的引領下,我們的科技人員我們的工程人員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先后修筑了青藏鐵路、三峽大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
四、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下的愛國情懷
中國文明的特點決定了它只能由我們中國人自己進行整理,只能以我們國人都認同的愛國主義思想來指導,而不是借鑒西方先進文化作為我們文化的導向,繼承中國文化的方針應該是我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熱愛我們的民族,鐘愛我們的國家,我們要擔負起國家建設的重要歷史使命,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開拓創新,堅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和民族信仰,大力繁榮我們的民族文化,大力宣揚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在新的時代理念倡導下,積極塑造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提升我們的政治素養,踐行全新的愛國主義理念,在和平的發展年代努力的學習,積極的工作,深刻踐行我們的歷史使命,讓愛國主義情懷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之中。在新的時代中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愛國主義新的文化基點,在新的時代要求下塑造我們個人的文化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我們要以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引導,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提升我們的政治意識和政治素養,以新的愛國主義價值觀作為引導,積極學習,努力工作,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
五、結語
愛國主義既是一種民族意識,也是源于民族同胞血液中的民族認同感,在社會主義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要以新的社會主義文化為引導,要努力錘煉自身意志,要堅定自身的政治立場,要時刻牢記自己是華夏兒女,是炎黃子孫,要始終堅定不移的維護祖國利益。
參考文獻:
[1]徐家慶.大學生理性愛國的教育與引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2).
[2]金素端.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蘊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5).
[3]余清臣.公民國家責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內涵[J].教育科學研究,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