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鳳芹
摘要:文明單位是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中成效顯著,內外和諧,管理先進,創新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在社會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模范單位,是對基層企業四個文明建設綜合性成果的最高榮譽稱號。國有企業創建文明單位,是通過教育、引導、塑造員工的過程,提升企業素質工程建設,推動企業精神文明達到新的高度,建立企業新的品牌形象,增強國有企業良好風氣,進而營造和諧、法治、誠信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文明單位 國有企業 思想道德建設 創建
多年來,上海弘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非常注重文明創建工作的長效和常態管理,把創建上海市文明單位融入企業管理發展中,融入企業戰略規劃中,以“敬奉賢人,見賢思齊”人文精神為引領,以奉賢區全國文明城區復檢和五年一次的全國公路大檢查為契機,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路公司曾連續5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五星級”誠信創建企業、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區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等榮譽。2016年,公司成功蟬聯立功競賽上海市優秀公司“十五連冠”;目前,公司為區企業文化建設示范點,區集體協商示范單位;2015、2016年獲市政公路行業協會“QC成果發布會”三等獎,公司躋身上海市市政養護維修綜合實力排名前20強。
一、國有企業積極申創文明單位的必要性
國有企業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中的示范帶頭作用,進一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廣泛開展,堅持實事求是,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進一步把履行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里,根植在生產經營中,健全完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和又好又快發展。把城市精神視為企業精神之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注重提高員工素質建設,引導和倡導員工當好文明風尚的傳播者、當好文明行為的實踐者、當好文明創建的引領者、當好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承者,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擴大全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取得文明創建新的成果。
二、國有企業申創文明單位的有效工作途徑
文明單位創建必須要明確主題,圍繞主題開展活動,提出創建的奮斗目標,以文明創建的豐碩成果向社會展示單位的優質服務、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秀品質。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推進企業管理再上新臺階,為社會服務作出新貢獻。下面以我弘路公司創建“上海市文明單位”為例簡要闡述工作途徑。
(一)文明創建之關鍵在“創”,組織堅強機制完備,激企業內生新動力
首先國有企業黨政領導班子要嚴格自律,團結協作,堅持集體議事和民主決策制度,不斷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堅持職代會和企務公開制度,健全職工參政議政體系,凝聚職工,穩步推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完善文明創建機制和組織架構,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激發企業內生新動力。一是領導重視、精心組織。創建年初要下發《文明創建計劃表》《創建任務分解表》,組織召開創建工作推進會,詳細部署創建計劃。通過書記接待日、走訪日等形式,凝聚員工思想,暢通溝通渠道抓穩定;開展思想大討論,轉變員工觀念,理清發展思路抓拓展;結合“找短板補短板”,認識不足,制定應對措施抓落實;努力把廣大職工引導到企業的經濟建設上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政治思想保障。二是扎實推進、充實內涵。我公司依托“弘路課堂”、“道德講堂”,以“強素質夯實力、強管理提水平”的“培訓管理年”為主題,通過提展促、導師帶徒、技術比武等載體,開展青年突擊隊、弘路志愿者服務隊、弘路應急搶險隊等品牌活動,開展“價值引領-勞動最光榮”、“最美養護工人”、“奉發先鋒”等創先爭優活動,培育工匠精神樹典型,培養、鍛造、提升企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和善于管理的中層干部隊伍。
(二)文明創建之內容在“實”,深化思想豐富實踐,育文明道德新風尚
國有企業要注重文明創建工作的長效管理,把創建文明單位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使文明創建工作保持常態化管理;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實踐主題活動,把創建文明單位和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相結合,推動企業形成良好的文明道德新風尚。一是黨群聯建、轉變觀念。思想教育為先,堅定理想信念,大力宣傳和弘揚城市精神;抓好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把“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的精神落到實處。倡導職工遵紀守法,督促職工養成文明習慣,培養職工良好品德。通過“雙報告,雙報道”主題活動踐行黨員承諾,體現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和評價。二是豐富載體、注重實效。發放文明創建知曉卡、問答卷、《市民文明手冊》等,要發揮國有企業信息宣傳職能,積極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題的道德實踐活動,確保創建知曉率、參與率,營造氛圍注重實效。
(三)文明創建之基礎在“煉”,培育凝練企業文化,營企業良好新風氣
一要增強職工素質教育。組織開展技能競賽活動,并融入國有企業中心工作,達到“競賽促管理”的效能,舉辦突發應急演練、宣貫培訓、知識講座和競賽、施工交流和工地觀摩、職工消防技能比武和流動紅旗技能擂臺賽等系列活動,做到素質教育的全面性。二要豐富職工業余生活。國有企業要不斷深化和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要建立具備活動場所、會議室、閱覽室、榮譽室、課堂、道德講堂等多位一體的“職工之家”,豐富各項文娛活動,開展“愛崗敬業”主題教育活動。三要注重社會誠信建設。全力推進社會誠信建設,注重職工個人信用建設,在全體職工中努力推行健康向上的行為準則,不斷增強員工的道德素養,還要注重星級誠信企業的建設。
(四)文明創建之核心在“和”,企業管理科學規范,保社會和諧新環境
和諧的內部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為職工“建家”,職工為企業奉獻,這是公司追求的雙贏目標,讓職工當“家”做主是推進民主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要團結協作關愛職工。及時了解職工訴求,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與思想困惑,妥善協調、切實維護和保障好職工的權益,盡量營造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二要制度保障促和諧。通過與職工簽訂各類保障合同,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辦理工會會員卡,為職工提供醫療保障,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定期安排職工健康體檢、職業病檢測等,讓職工全身心地投入企業發展中,讓職工時刻感受到“家”的關愛和溫暖,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要健全設施文明服務。嚴格執行文明施工、文明養護,公開社會承諾,接受市民監督,積極創建環保型企業,努力探索綠色施工、綠色養護新模式。國有企業要積極創建健康單位、無煙單位,健全衛生防疫體制。四要強化意識安全受控。和諧的外部環境是企業生存的保障,國有企業要以“安康杯”活動為抓手,創建安全文化建設,推行安全考核、處罰和評比機制,加大廉政風險管控,形成反腐倡廉的制約機制,塑造企業良好形象。endprint
(五)文明創建之主要在“責”,踐行企業責任擔當,顯社會效益新成果
“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促發展”,國有企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理念,培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良好的企業信譽,以更優質的服務,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突顯社會效益。主要是提升國有企業的服務水平,大力配合區、鎮兩級政府開展“五違四必”公路整治,將養護服務與街道、居委對接,促進了市政養護理念、精神和目標的深化,創建“接地氣”工程,提升全體員工樹立便民利民的社會服務責任意識。還要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發揮國有企業志愿者服務精神。更要全力推進黨建聯建、村居結對共建,形成社會共建、資源共享。
(六)文明創建之重點在“新”,創新舉措服務創優,促業務水平新提升
國有企業要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維,創新發展服務,保持優質服務常態化,展現特色水平新提升。一是科技引領助前行。開展各項QC小組活動、開展各類技術創新、課題研究,結合“小改小革”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成立技術提高小組,采用新工藝、新材料,為推廣應用起到推動作用。二是開拓創新補短板。推行標準化管理,強化信息化管理,以制度為綱領,以專項小組為攻堅隊,以QC課題來引路,以創建市級文明樣板路、文明工地為目標,確保質量過硬創優。
三、國有企業申創文明單位的現實意義
(一)領導班子更堅強,創建機制趨于完備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會議精神和文件,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單位黨政班子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建立創建工作的領導體制和機制,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與本單位的工作緊密結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促檢查。形成文明單位創建規劃、創建工作團隊,有明確的部門職責分工,有精神文明專項經費保障。明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明確國有企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更加有序地開創文明創建新步伐。
(二)思想教育更深入,道德實踐逐步豐富
結合文明單位創建開展黨的各類教育實踐主題活動,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學習宣傳優秀黨員和先進典型。認真組織開展黨的政治紀律教育、形勢任務教育、普法宣傳教育,弘揚清正廉潔的良好風氣。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積極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宣傳與普及活動,大力宣傳、弘揚和倡導城市精神,突出價值引領、強化道德內涵。開展文明交通行動、文明旅游等主題實踐活動。深化道德講堂活動,開展傳統文化、公共禮儀的學習,積極開展各類公民道德教育和志愿服務公益活動,促進國有企業“四德”建設,更加有勁地開展文明創建新面貌。
(三)文化建設更有力,單位風氣積極向上
形成有特色的單位精神、文化和價值理念,建設學習型單位;文化建設內涵豐富、氛圍濃厚,積極開展單位文化與全民健身活動、互聯網文明宣傳教育,推動網絡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以服務文明、禮儀文明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教育活動,設置遵德守禮宣傳陣地,干部職工自覺修身律己,有良好的行為修養,營造向善向好的國有企業文明氛圍,更加有力地開展文明創建新風尚。
(四)科學管理更規范,內外關系穩定和諧
落實現代管理制度,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建設節約型單位,落實節能減排措施,推行與行業相關的管理標準,提升單位科學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相關法律規定,內部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建制健全,持續推進文化建設,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弘揚志愿服務理念,落實幫困措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著力踐行社會承諾,樹立國有企業良好的社會誠信形象,更加有心地開創文明創建新格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創建文明單位,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的文明程度,在注重社會責任的履行和對社會承諾實現的同時,更能不斷適應新變化,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深植其內容,根植其成果,繼而推動企業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倡導和推動愛心助力、奉獻社會為宗旨,發揚志愿者精神,保持和發揮出黨組織先進性和引領作用,形成示范帶動效應,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多種層面積極努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揚帆遠航。
參考文獻:
[1]沈明達.怎樣撰寫政工論文[M].今日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