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平
摘要:目前的社會經濟活動中,有部分中小民營企業由于受資金,管理、技術等諸多自身因素的影響。在項目立項前,缺乏對電費構成、電價政策的了解,造成用電管理線條粗放,以致盲目報裝與實際用電負荷不相稱的主變、配變。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甚至瀕臨停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失去先機。為了不輸在市場競爭的起跑線上,下面就現行電費的構成,從實際出發,簡單分析中小企業如何降低電費支出,節約生產成本實現發展。進而合理選擇大工業用戶均需執行的兩部制電價(即基本電價可按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量進行計算)。通過這兩種計算方式的對比,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出發,確定中小企業基本電費按需量計算是靈活、簡便可行的。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 兩部制電價 基本電費
一、原因分析
目前內蒙古電網內按變壓器容量計算的基本電價是19元/KVA,按最大需量計算的基本電價是28:元/KW。在日常用電中,基本電費一般采用按變壓器容量計算,因其簡樸易行,用戶也輕易接受。但是目前電力營銷業務中這種計算基本電費的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對于用戶變壓器數目眾多,啟停頻繁時,需要做大量的用電檢查工作去監督與管理,也容易造成容量電費的少收或漏收。
第二還有往往采取變壓器容量計算基本電費時的用戶,基本上是高耗能用戶,而且往往為了追求最大利益,過負荷生產。對電網的穩定構成很大的影響。
第三事故停電、檢驗停電、計劃限電等情況時,用電客戶沒有用電,期間未占用供電設備容量,但不扣減基本電費。已經有不少用戶多次提出不應收取停電期間的基本電費。造成用戶的不理解,產生用電糾紛。
二、解決方法
第一基本電價與客戶的最大負荷有著直接的關系,客戶的設備利用率或負荷率的高低與客戶每月的平均電價成反比,可鼓勵客戶節能增效。有利于提高發電設備利用率、電網負荷率和終端電能使用效率,同時也有利于電力系統保持良性發展。
第二采用最大需量計收基本電費,可減少供用電雙方之間的糾紛,科學準確地記取用電客戶從電網獲取的用電需量,正確合理的計算基本電費。
第三合理選擇確定變壓器容量。首先,很多中小企業在項目確定后,對其用電缺乏必要的規劃。對以后電費發生的情況并不十分了解。沒有根據自身生產的實際情況配套安裝變壓器容量,而是盲目的報裝大容量電壓器。從而發生不必要的容量電費。其次,變壓器運行方式單一,沒有把生產變壓器和動力變壓器合理分開,缺乏靈活性與可靠性。當受自身生產情況和市場原因,連續生產的運行方式發生改變時,就造成容量電費的浪費。第三要避免“大馬拉小車”現象,保留合理的備用容量。可以保證變壓器需要暫停時不多支出容量電費。第四應當合理的安排生產,提高設備利用率或負荷率。這樣就會降低每月應付電費的平均電價。
第四加強無功補償,改善用電功率因數。在《供電營業規則》中對用戶實行基本電費的同時要求用戶的用電功率因數達到一定的標準,從而相應的規定了《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鼓勵用戶為改善功率因數而增加投資,用戶可以從功率因數高于標準值時,電力企業所減收的電費中得到經濟補償。回收所付出的投資。并獲得減少動力費用開支降低生產成本的經濟效益。而往往中小用戶在投資時側重眼前利益而忽略利益的長久性。沒有及時地進行無功補償,從而造成功率因數過低,發生過高的力率調整電費。加大了生產成本,增加了企業負擔。鑒于以上情況,提出以下應對策略:
1.變壓器和異步電動機造成了功率因數低,根據統計異步電動機所耗用無功功率總和一般占工業企業全部無功功率的60%以上,變壓器占20%以上。而且二者在空載或輕載運行時所耗用無功功率更大。因此要盡量避免此類情況發生,才能提高功率因數。
2.電容器補償裝置投切方式不當。很多中小企業在采取人工補償措施時,盡管安裝了并聯電容器,然而有些用戶為了投切簡單,所以將電容器投切容量裝置設為固定式的,從而造成用電高峰時欠補償或低谷負荷時過補償,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功率因數的預期目的。因此,宜采用新技術補償裝置,隨負荷波動自動調整投切容量。實現動態調整。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兩部制電價中,按最大需量計算基本電價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對于供用雙方都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便于查詢。從而徹底解決主觀人為漏收基本電費的可能。重要的是,在電力改革日趨向售電側縱深的的今天,供電企業為了加強自身競爭實力,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補償投資成本會延伸擴大兩部制電價的實施范圍,就目前產業政策調整頻繁,中小企業生產也需相應靈活適應。因此基本電價按最大需量計算,可促使用電客戶在使用電能上“量體裁衣”,節能用電、降本增效。從而,促使供用雙方達到共贏。
(作者單位: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頭供電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