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華
摘要:韶關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較好的研發基礎和制造技術,形成了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煙草等支柱產業。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是促使韶關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這需要技工學院、企業和社會政府齊心協力。
關鍵詞:培養 高技能人才
我是一名普通的韶關片技工學校的教師,近年來,我和大家一起見證了韶關市經濟發展的騰飛。我校在韶關鋼鐵廠工作的畢業生,對于工作的福利待遇,普遍反映良好。截至2012年6月18日,韶關片技工數控相關職位的平均月薪水平分別是數控車工¥3,082,edm技工¥2,874,工模技工¥2,874,數控銑鏜工¥3,332,電氣維修技工¥2,984,數控車床¥3,221,維修技工¥2,851,美容技工¥2,707。相對比的,無技能的人員,大多從事簡單服務行業的工作,而他們的工資大多只有千把元錢。有技能、高技能的人才享受較高的工資福利待遇,生活有較強的保障。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數控人才供不應求。具有數控知識的模具技工的年薪甚至已開到了幾十萬元,成了名符其實的“金領”。
如何才能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技能人才呢?我認為,需要學校、企業和社會一起努力。
一、技工院校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啟動校企合作機制
首先,高技能人才大多是通過各類院校培訓出來的,其中,技工院校又充當了培訓的主要角色。技工院校要加大力度培養高技能人才,必須聘用高技能的教師,還要準備高技能的實習設備,這就需要學校投入大量資金。為了進一步鼓勵學生成為高技能人才,學??啥ㄆ诮M織技能競賽,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技能培訓結束,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相關技能證的考核工作,幫助學生順利考取高技能資格證書。讓學生明確就業方向,也是促使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方法。學校可走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結合之路。
技工院?,F在推行的教育模式是對學生進行兩年素質教育之后,利用第三年的時間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這種教育手段經實驗證明,能有效地促進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長。技工院校加強校企合作,實行頂崗實習、半工半讀,能夠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企業環境熏陶和必要的實習條件。生產實踐過程也就成了教學過程和管理過程的自然融合。學生在師傅帶領指導下,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增強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頂崗實習、半工半讀的方式能夠在培養技能的同時,為學生減輕經濟負擔,順利完成學業。
技工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對于院校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學校培養高技能人才,需配置好幾十萬的先進實習設備,而這不是韶關市所有學校都有這樣的購買能力。有一部分學校購置的實習設備是社會上已經淘汰的機器,很自然地,學生掌握的專業技術也跟不上社會的技術更新。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到企業工作時還得花很長一段時間熟悉新機器,重新學習系統,學生掌握的技能與企業實際需要嚴重脫節。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通過把企業引到學校里來,企業在校掛牌成立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到企業里去實習,這不僅能讓學生接觸到最先進的設備,掌握先進的技術,將來畢業時就能更自然地融入到企業生產中。這樣一來也可以使學校省去購買昂貴的實訓設備、建設實習基地等一大筆經費開銷,對于學生、學校和企業來說都是好事,可謂是三贏。
中國加入WTO以后,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通過校企合作,使我們的學生及時了解企業新知識和新技術,使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更貼近企業和社會的發展,使學生掌握的技能更貼近崗位的實際需求。校企合作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無縫銜接,這樣有效地提高了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效果。
二、企業重視高技能人才的聘用,加快高技能人才的成長
高技能技術人才在學校培訓是第一步,畢業后到了企業工作,這是人才培養的第二步。企業應以能力和業績作為用人準則,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評價、競賽選拔機制。如何才能穩定高技能人才也是企業需要慎重思考的。企業建立競爭上崗機制,有能力有技能的人員才有資格在職位高的崗位上工作。這部分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企業應大幅度提高這部分員工的報酬。有了較穩定豐厚的收入,這部分人員才能安頓好生活,安心工作。
企業還要為高技能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虛心聽取這部分人才對企業發展的意見,使高技能人才有主人翁的感覺,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能在企業發現和選拔高技能人才,企業也可適當選派技術人員參加各種技能競賽。為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企業應積極參加職業技能交流活動,這是高技能人才得到鍛煉的良好時機。企業可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技術人員參與交流活動。
高技能人才是否能安心在企業工作,和他們是否能得到社會認同有很大的關系。企業實行表彰激勵機制,凡是技能高超、業務精湛、業績突出的技術人員,應大力度給予表彰和獎勵,并可考慮選派作為勞動模范的代表。辛勤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高技能人員才會有更大的動力為企業、為社會做貢獻。
三、社會創造機會,鼓勵更多的人員掌握高技能
韶關市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還是供不應求的。要在韶關市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需要黨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護。首先,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技能教育,把職業教育發展的計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培訓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近幾年,廣東省實行了一系列鼓勵職業技能教育的措施,比如,就讀技工院校的具有農村戶籍或生活貧困的學生,可申請三千元錢的助學金。這項政策,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技能的熱情。
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除了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財政上支持外,還需要政府規范職業教育技術資格證書的考核制度。政府要定期檢查考核鑒定機構,確保它按照國家指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和鑒定,對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高技能人才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促使韶關經濟騰飛的有力保障。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使韶關變成技能之城,需要技工職業院校、企業和社會政府一起努力,需要全市人民的支持。明天的韶關,將是高技能的韶關!
參考文獻:
[1]張喜生.新形勢下廣東省技工院校發展的思考[J].中國培訓,2011,(08).
[2]畢結禮.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策略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