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本科高校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民辦本科高校正在逐步規范管理,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獨立學院校又一次站在了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又一次面臨生存與發展的抉擇。本文在從多個維度分析了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本科高校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15-01
一、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以應用型大學為轉型目標,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綜合改革、建設現代教育體系的重大舉措。當前,我國產業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在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很多民辦本科高校意識到自身人才培養方案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脫節,主動設立了改革方案,但在實踐過程中這些方案雖然各有針對性,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實施效果受到局限。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是民辦本科高校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出路,通過轉型發展,能夠推動民辦本科高??茖W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區域發展、產業升級和社會管理。
二、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方案方面
其一,民辦本科高校設定的人才培養方案缺乏調研論證和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完善優化,沒能形成體現出民辦本科高校自身特點和結構優化的科學性人才培養體系;其二,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缺少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創新型課程;其三,部分民辦本科高校欠缺對人才培養的執行力,教學任務未能按時高質的完成;其四,有的民辦本科高校未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之間的關系。
(二)課程體系方面
大多數民辦本科高校在實際中對于應用型人才所必備的能力以及能力與知識之間的對應關系還比較模糊,有些民辦本科高校雖然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但并不能真正的貼近學校實際和學生的特點。
(三)實踐教學方面
實踐教學是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在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民辦本科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形式簡單,缺乏實踐教學資源,大部分民辦本科高校還未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等。
(四)師資隊伍方面
民辦本科高校的師資隊伍主要來自于自有教師、母體高校的教師及外聘教師。部分民辦本科高校的自有教師所占比例非常低,教師隊伍缺乏建設,教師結構比例嚴重失調。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一些學校不得不將母體高校教師和外聘教師的空余時間作為自身的授課時間,導致學校出現不科學的排課現象,同時也導致教學改革等制度無法順利進行,教學管理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三、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1.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民辦本科高校應以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培養有理論、實踐應用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應體現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體現市場需求特點與自身辦學優勢。
2.加強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建設
民辦本科高校應研究和借鑒發達國家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優化組織教育過程,堅持“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培養并重,知識為能力服務、理論為實踐服務”的原則,推動教學內容整體優化。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應用水平的提高,尊重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建立師生合作開放的教學組合,通過開展案例式教學、項目教學和翻轉課堂教學等形式,讓學生在教中學、在學中做,提高學生創新素質、培養自我學習能力和主動性。
(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1.全面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根據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構建知識體系、技術技能體系和實驗實習實訓環境。按照行業先進技術水平,采取多種方式加快工程實踐中心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綜合性實驗實習實訓中心。完善學生校內實驗實訓、企業實訓實習和假期實習制度,通過搭建課程教學研究平臺、校內實驗平臺、企業實踐平臺、應用型技術研究平臺和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實現校內校外實踐教學聯動機制。
2.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
按照產業鏈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國家職業資格要求設置專業,將服務于同一產業鏈的關聯專業整合為專業集群統籌管理。通過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合作開展教學活動以及校企合作進行科技開發,建立行業和企事業單位專家參與的專業設置評議制度,聘請行業專家做兼職教師或邀請其做學術講座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市場、生產實際的緊密結合。
(三)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1.營造良好環境,穩定教師隊伍
民辦本科高校應根據自身定位引進人才,統籌自有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師資培養機制,進一步完善專兼職教師比例結構。通過完善保障體系、人才培養機制和評價激勵機制,讓教師安心、放心、盡心地工作。
2.建立“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
學校應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引進一批專業素質高、實踐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的技術人員、工程師和管理人員作為學校兼職教師,擔當課程實施工作,改善師資結構,適應專業變化的要求講授生產一線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需求;鼓勵教師在行業組織和機構中定崗工作和掛職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作者簡介:
李娜(1988-),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