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好 趙旭文 張安超 孫付偉 劉琳
【摘要】高校學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高校擴招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管理體制的弊端日趨明顯,完善高校現代化管理體制勢在必行。本文介紹了傳統高等教育與現代高等教育環境的區別和聯系,詳細分析了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現代教育環境下大學生創新管理模式的新思路。
【關鍵詞】傳統教育 高校學生管理 以學生為本 學長輔學制 家校連通
【基金項目】河南理工大學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河南理工大學杰出青年基金項目(J2016-1)和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16GGJS-03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75-02
引言
與初、中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更偏重于對綜合能力的培養。相比于高中時代的高壓式教學,大學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主要以自學為主。然而,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擴招政策的推進、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大數據下諸多信息的充斥,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學習方式、生活習慣等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傳統的教育體制、管理理念和方式已與現代教育環境出現偏差,需要進一步加以改進,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1.傳統高等教育環境與現代高等教育環境的區別和聯系
傳統高等教育環境是在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科技水平相對較低,信息傳播渠道相對單一的背景下進行學習方式,學生獲取信息大多通過報紙、電視等渠道,傳遞信息多通過寫信,固定電話等方式,來自于外界的誘惑較少。授課一般采取小班教學,學生課堂聽課效率較高,課外時間安排也較為合理。
現代高等教育環境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信息傳播速度加快的背景下進行學習方式。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較多,受到各種的誘惑也較多,再加上擴招政策的實施,授課多采用大班教學,學生聽課效率較低,課余時間也因為無法抗拒外界誘惑的吸引而流失。
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傳統高等教育和現代高等教育均有各自的優缺點。汲取傳統高等教育的優勢和精華,將其融入到現代高等教育的大環境下,最大限度地規避現代高等教育的盲區和痛點,合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是當下及未來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
2.部分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師資力量不足,導師制有時不能有效實施
由于輔導員所帶學生較多,無法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及學習情況。班主任一般都是專業老師,教學任務繁重,科研壓力大,與同學們接觸也相對較少,不能及時發現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2.2網絡信息泛濫,學生辨別有效信息能力降低
網絡化加快了信息的傳播,同時也存在頗多誘惑和陷阱。大學生裸貸、網絡詐騙等事件時有發生,暴露了現代網絡的弊端。網絡上各種信息的泛濫,充斥著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各方面,使大學生較難準確辨別其真偽。
2.3班委會建立有時會形式化,導致班級管理難度加大
學生干部是老師與學生之間聯系的重要橋梁,是班級管理的骨干力量。目前,班委選舉程序過于形式化,針對班委班級管理的培訓相對較少,很多班委形同虛設,因此在實際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有限,對文明班級及良好學風的建設較為不利。
2.4家長與學校缺乏溝通較少,家庭教育無法最大化發揮作用
家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都不完全相同。學校是面向全體在校學生,統一管理,不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成長經歷、性格特點等卻是了如指掌。學校管理與家庭教育本密不可分,但是由于學校學生基數大,學校和家庭交流沒有統一的平臺,因此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便成了高校教育的盲點。
3.創新管理模式探索
3.1學長輔學制
“學長制”起源于15世紀的英國伊頓公學。我國香港也在1998年首次推出學長制,現在香港的大部分學校都在實施這種教育模式,成效顯著[1]。這里我們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學長輔學制,它是指一種高年級優秀學生輔助輔導員管理低年級學生的管理模式,主要發揮高年級優秀學生對學校較熟悉、學習經驗豐富的優勢來引導和幫助低年級同學正確適應大學生活,少走彎路。可由學校組織發起,在高年級優秀學生中組建“輔學團隊”,由學院根據新生數量、師生比等,合理為每位輔導員分配高年級同學。學長輔學制可作為高校教育的補充,需要學校、輔導員、高年級優秀學生和受輔學生的積極配合。學校可以建立一些鼓勵機制,通過學期末的綜合評估,對他們的付出予以肯定和激勵。
3.2開辟綠色道路,引領正確上網
網絡以海量的儲存、豐富的資源、使得大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把他們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空間[2]。然而,網絡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它也隱藏的巨大危害也不容小覷,如黃色暴力、網絡游戲等。高校應開辟綠色道路,引領學生正確上網,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的優點和規避其帶來的危害。可在班級組建“綠色網絡引導隊”,由專人進行培訓,負責引導班級同學吸取健康有用的信息。對班級同學沉迷聊天、游戲的學生及時進行提醒與正確的引導。輔導員或者班主任應不定期的召開主題班會,通過一些案例讓同學們知道網絡的危害性,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文明上網。
3.3完善班干部組建制度
為避免班干部選舉形式化和充分發揮班干作用,可進一步完善班干部選舉制度。首先,要規范班干部的選舉制度,包括寫入職申請書,班主任輔導員擬定一定數量的候選人,并對其統一培訓,進行短期考核,最終確定班委名單。其次,要建立嚴格的班委考核制度,避免在其位不謀其職的現象發生。
3.4家校相連,信息互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學校要探索建立與學生家庭聯系溝通機制,相互配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3-5]。高校與家庭的聯系與溝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關鍵。輔導員召開全體家長會是不現實的,但可以利用QQ、微信等通訊工具,建立家長溝通交流組,輔導員、班主任積極向廣大家長傳播并解讀學校政策,按時發送學生考試成績、上課出勤率等。班級應建立微博平臺,對于班級每次活動等進行拍照、撰寫活動報告等,向家長反應學生在校狀況等。家長通過掌握孩子的生活及學習應及時給予其最溫暖的關懷和教導,輔導員、班主任和家長可以網絡平臺上實現互動。
4.結束語
與初、中等教育不同,大學教育更偏重于對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應將傳統教育優勢融入到現代教育的大環境下。將學長輔學制、網絡正確引導、完善班干部選舉制度和家校信息互通等創新管理體制與傳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結合,將大大提高大學生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厚純,管園園. 學長制:提升高年級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J]. 文教資料, 2011 (8): 197-199.
[2]譚金葬,馮永泰. 論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J].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6 (11): 85-87.
[3]黃劍.芻議“校園貸”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應對策略[J]. 傳播與版權, 2017 (1): 154-156.
[4]張振華.高校輔導員在家校溝通上的策略研究[J]. 現代交際, 2014 (5): 190-190.
[5]林秀青.關于建立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機制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