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詩迪 潘先平
【摘要】針對高校廢液處置問題,結合浙江大學海洋學院異地辦學的現狀及本地區廢液處置能力,分析學院學科產廢特點,多方協調解決廢液處置問題。利用校區新啟動的機會,積極接軌主校區的制度,制定適應本校區的制度,規范相關流程,探索建立實驗室廢液收集處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高校廢液處置問題 異地辦學 規章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40-02
一、引言
為了主動服務和支撐國家海洋發展戰略,浙江大學積極探索校地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和舟山市合作共建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更廣闊的天地、更漂亮的教舍、更先進的儀器設備為海洋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然而脫離主校區來到230公里外的舟山辦學,對學院日常事務的運行提出了挑戰。高校廢棄物存在排放量少、毒性強、成分復雜、種類多等特點,規范治理起來存在一定難度。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很少有自己的廢物處理系統,許多實驗室對產生的廢液僅僅是簡單的稀釋,甚至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排入下水道或垃圾場中,這將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其后果十分嚴重。
二、異地辦學下實驗室廢液產生現狀
海洋學院異地辦學,在實驗室廢棄物管理上積極對接杭州主校區管理制度,為教學及科研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是近階段的主要任務。
海洋學院共有三個學系,不同學系間因為學科特點不同,產生的廢棄物也不同。比如海洋工程系及海洋信息系產生廢液的主要成分是工程實驗中的含油冷卻液、汽油等,海洋科學系主要產生生化類廢液。經統計,涉及生化實驗的課題組平均使用的化學試劑種類達321種,導致實驗室廢液成分愈加復雜,對廢液的處理要求也進一步提高。
三、依據客觀條件,接軌主校區,制定方案和措施
浙江大學的實驗室廢棄物管理水平一直處于全國高校中領先的水平。學校在校園的偏僻角設有廢棄物中轉站,由專人負責,委托環保處置公司定期收集廢棄物。海洋學院雖處于東海之濱,距離主校區較遠,但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目標并不松懈。
(一)硬件設施完整
舟山校區在建造初期就規劃了實驗區收集池和處理裝置,實驗室的排水管道采用的是具有防酸防堿功能的HDVP管道,與生活污水排放系統彼此分開單獨排放,方便對實驗室廢水進行檢測,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二)積極聯系有資質的處置單位
由于實驗室廢棄物成分復雜,舟山具有資質處理實驗室廢棄物的公司只有一家,且并不能處置所有種類的危險廢棄物,小部分難處理的危險廢棄物無法委托處置,回收渠道并不通暢。本著就地處置的原則,大部分危險廢棄物委托舟山納海固體廢棄物處置公司處置。其余小部分無法在舟山處置的情況下,通過舟山環保局及浙江大學后勤處的協調處理,學院制定了相應的廢棄物管理辦法,并接入主校區化學品管理平臺,實現廢棄物網上及線下管理。
(三)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廢液管理機制和政策措施;制定實驗室廢液管理細則,包括廢液分類標準以及對容器、標簽、存放地點、清運時間等詳細要求。對實驗室產生的化學廢棄物去向采取相應的措施: 實驗室廢棄物統一收集于密閉廢液桶中,并做到分類存放;建立廢棄化學品暫存庫; 聯系有資質的化學品處理公司定期進行集中處理。這樣解決了大部分化學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對處理公司無能力處理的化學廢棄物,即組織有經驗的老師進行無害處理討論,并制定了詳細的處理方案處理。
四、加強實驗室安全宣傳
提高每位師生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是學校不容辭的責任。每位新入學的學生都需通過學院的實驗室安全考核,學院每年都會邀請實驗室老師或外單位專家講授實驗室安全,進入實驗室后需跟隨指導老師熟悉實驗室中的安全環保情況。
學院組織各項實驗室安全的校園活動,通過環保知識講座、環保倡議活動、張貼發放環保宣傳畫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增強學生的環保責任感,營造環保氛圍,強化知行統一。
五、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實驗室廢液無害化處理工作越來越受到全社會共同關注。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搖籃地,以身作則做好廢液無害化處理工作,綠色環保的理念傳遞給每位學生。
參考文獻:
[1]周俊,顏為向.多校區實驗室廢液回收處理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0):11-13.
[2]王珣,馬小艷,李曉菲.高等藥學院校實驗室廢液處理的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2):192-194.
[3]何積秀, 張建英, 倪吾鐘, 湯曙明.高校實驗室廢棄物污染的現狀及防治措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9):160-162.
[4]麥藝熾,張以科,何廣堅,甘煥英.高校實驗室廢液管理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414-416.
作者簡介:
金詩迪(1988,12-),女,漢族,浙江舟山人,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實驗室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