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燕 王宇 朱一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47-01
一、引言
自2013年我國加入和華盛頓協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工程教育的質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盡管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國際工程教育界的高度認可,但許多工作還剛剛起步,還處于探索完善階段。我國有14000多個工程教育專業布點數,占高等學校專業總布點數的1/3,工程專業類在校生超過400萬人,占全國本科總數的1/3,畢業生超過100萬人,占全國本科畢業生總數的1/3。三個1/3清楚地告訴我們,中國工程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中國高等教育整體的質量和水平。如何做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帶動工程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對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有著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意義。
1.有利于彌合“就業鴻溝”,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高校畢業生所具有的實際能力與用人單位的期望值之間存在的差異,就形成了就業鴻溝,差異越大,鴻溝就越寬。就業鴻溝主要是因為高校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不配套,畢業生在動手能力和知識儲備等很多方面,都沒有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就業能力是從學生角色向員工角色轉換的基礎和前提,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實現就業能力轉變的一種最為有效的方法。高校作為高等人才的培養場所,根據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力市場傳遞的信號(如就業的難易程度,工資的高低),通過一個健全可行的實驗教學、專業實習等方法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與高校的人才供給有效地架設理論與實踐的橋梁,使高等院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有效對接,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符合我國當前的教育發展需要和趨勢
自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開始,高等教育在注重培養個人修養的同時更應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因此,高等院校無論是在課程設置上,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實踐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技能的重要途徑。工業界需求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就是一種提高學生工程能力的高校人才培養方法系統,體現了當前教育發展的需要與趨勢。
面對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國家競爭力,對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在思想理念、培養模式、評價體系、體制機制等方面深入改革。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工業界的緊密結合;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實踐能力的提高成為高等教育專業認證環節中的必經之路。但目前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實踐環節流于形式、應屆生與企業接軌困難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是在規定時間集中學生做指定的實驗題目, 實驗課僅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個性的培養。在日益強調動手能力和素質培養的今天, 傳統的模式已成為學生能力提高的瓶頸。特別是對電子信息類的教學,現有的實驗教學課程的定位, 已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也存在校內的實踐環節與企業的需求不對接,需要企業對應屆生重新培訓,造成“二次教育”。
2.學生的實踐環節出現“復制”,驗證性實驗多,設計和綜合性實驗少,學生的發揮空間窄
學生的實驗課程和實訓環節,多數在學校的實驗室完成。課程實驗多為用實驗箱來驗證理論,實驗課程變成“連連看”。在實訓環節,多年的實訓課程題目沒什么變化,導致部分學生用上屆學生的結果來交差。
3.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多數流于形式,深層次的實踐環節少
校企合作多以簽訂實質內容不強的合作協議為主,其內容多以接收學生實習為主。企業認為只要簽了協議,就是對學校的支持,合作只是一種形式;忽視了校企合作發展、共同解決產品生產研發與人才培養結合問題,導致校企合作形式化,合作深度不夠。
三、自助式實踐課程模式探索
自助式實驗教學模式是在指導思想上以學生為本, 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在教學行為上變布置實驗為申請實驗。傳統的實驗教學往往是在講完有關理論知識后, 教師布置實驗, 并且大多數是驗證型的實驗。這些實驗不管學生主觀上是否感興趣、是否想做,每個學生都必須按教師的要求去做。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從屬的、被動的地位。
自助式實驗教學是學生自由選擇實驗項目、儀器設備,自主設計、實施實驗方案,獨立獲得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僅提供實驗項目,提出實驗要求,進行必要的指導,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根據實驗課程的內容和實驗要求,我們針對“單片機原理及設計”和“數字圖像處理”等2門課程進行了“自主式”和“自助式”融合的實驗教學模式。
1.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學生可自主選擇實驗內容
以“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為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可自主的選擇不同的實驗模塊。實驗分兩大類,一類為傳統實驗模塊,根據8學時的實驗環節,設置了4個實驗內容,多數與課程的相關章節緊密聯系;另一類為綜合設計模塊,該模塊的實驗內容是對整個課程的綜合理解和設計,實驗題目從實際科研項目中抽取的分項目。
2.設計自助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流程
采用綜合設計模塊的學生,以2人為一組,實驗的形式更加靈活。可在任何時間段進行相關的實驗,且不需要一定到實驗室來做實驗。教師以答疑的方式指導學生的實驗環節。因實驗的內容與前幾屆無關,學生的實驗熱情和創新熱情很高。
3.建立不同種類、不同級別的實驗模塊
針對不同課程,自助式的實驗模式不同。針對“單片機設計系統”課程,設計的實驗題目進行層次的劃分,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低檔為傳統實驗模塊,基本與驗證性實驗接近,有部分的設計性。此部分的實驗創新性較少,多數按課程的原理即可實現。中等層次模塊,以“設計+創新”的模式,針對大部分學生。高層次模塊,主要以競賽或創新項目為主題的設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探索
考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形式。針對高層次模塊,采取了“作品演示+答辯”的方式。中等層次考核采取了答辯方法,低等層次采取了結果演示。根據采取的層次不同,采用了不同權值的考核結果。此種考核方法,激勵優秀學生的創新能力,并能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創新需求,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能力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五、結論
本文中的改革模式的探討,極大的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的主動性,也促使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更加牢固和透徹。本文中的方法,僅僅為一種模式的探討,需要在后期幾年的磨合中逐步完善實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