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研究(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技術專業為例)課題,編號2016GHB02056,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求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教學資源的建設來改變目前的狀況,并對相關問題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 網絡課程 教學資源建設
【基金項目】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研究(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技術專業為例)課題:編號2016GHB
02056。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48-01
一、信息技術與專業人才培養的結合
時下,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已經深入到教學授課的重要環節中,作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要將這些教學資源以網絡課程等形式呈現給師生。基于現有條件,就必須要對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進。如:(1)采用案例式教學:對于有些內容,案例式教學往往能夠通過一個或多個案例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問題驅動式教學:通過先提出本次課要解決的問題,引入思考,再通過問題的思考和任務的驅動一步一步逼近課程目標,最后到問題迎刃而解。這些過程之中穿插書了書本知識,將知識融入問題之中。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求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教學資源的建設來改變目前的狀況。主要包括:
1.讓學生全面了解本專業
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使得學生提前了解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為下一步的學習提前做好預期準備。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全面了解本專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關系、全面了解各個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這樣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前預習,帶著問題學習,等等。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2.建設適合教師教學的資源庫
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資源庫進行課程教學和備課、學習。同時教師通過教學資源的積累和更新,為教師備課和教學實施提供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質量。專業教師在積累和更新資源的過程中,也鍛煉了資源開發能力,學會做資源,用資源。
3.建設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庫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的建設旨在建設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庫。學生通過教學資源庫來解決學習中的難題、通過教學資源庫來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石。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有利于促進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發展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研究培養怎樣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和怎樣培養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建立什么樣的教學資源和如何建立教學資源。這些研究過程集中了最優秀的教師和科研人員的智慧,有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發展。研究的成果勢必使我們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和課程資源、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重新審視和改革,必將大力促進現有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發展。
2.有利于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要求本專業的教師無論從教師角度還是專業技術角度都必須站在最高點和最前沿對本專業進行重新審視。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優質的符合當今技術發展需要的課程資源。而該專業的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才能勝任互聯網+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授課任務。這樣大大地提升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研究課題的能力和教學能力)。
3.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創建優質課程
專業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是課程建設。建設優質課程則是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的核心。為了創建優質課程,課題組將根據每位教師的專業特長和研究特長分配研究任務,根據每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特長分配教學任務。這些研究任務包括不同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課程標準建設、題庫建設、課程資源平臺建設等。并對資源進行最優化的整合。
4.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自主學習和未來職業生涯需求。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必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學生的需求。作為課程資源一方面需要最好的、最合適的和最優化的課程資源;而另外一方面課程資源則更需要全面,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對不同的教學資源根據不同的方式進行標識,讓學有余力和個性化的學生選擇使用。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較高需要和個性化需求。大學相對于高中而言學生有更多的自主的時間,這些時間恰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5.推進優質資源共享、提高教師工作效率
當今世界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的教學資源必須做到大而全,教學資源要具備共享性的特點。教學資源可以被不同的人群共享,其中不僅包括不同的學生、而且還包括不同的教師。優質而全面的教學資源的共享大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教師免除了很多重復、繁雜的工作,可以花更多時間用于教學和科研的其他環節,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專業水平都是一種良性循環。早期,教師每次授課都需要在浩淼的網絡海洋中查詢更多的資料,作為教學之用;而目前,該課程建立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現在每次上課教師只需要在豐富的優質資源中選擇最合適的內容為學生講解和分享即可,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6.為網絡教學提供物理平臺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和教學資源建設不僅包括教學資源建設,還包括承載教學資源的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教學資源平臺用于將題庫、視頻課程、素材等資源發布到網絡平臺教學資源平臺使得學生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進行在線學習。這些往往是課堂教學無法滿足的,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補充。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不僅僅是一項教育類的研究課題,還包括技術類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有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資源建設、以及承載教學資源的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跨學科研究(教育學和網絡技術)的結合將是未來研究的核心區域。
參考文獻:
[1]鄭旭東.MOOCs對我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啟示研究[J].江蘇師范大學.中國電化教育.2014.1
[2]王娟.精品課程研究主題衍變及其對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3.8
作者簡介:
江嵐(1979-),湖北武漢市人,武漢理工大學碩士,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