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嫚茹 富婭琳 張雨桐 黎丹宇 李雨沫 魏婉冰
淺析旅游翻譯中漢譯英的策略
張嫚茹 富婭琳 張雨桐 黎丹宇 李雨沫 魏婉冰
隨著中國旅游行業繁榮發展,近幾年來,中國的出入境旅游人數增幅很大。作為一個旅游大國,在傳播中華文化的道路上擔任著重要的角色。讓外國游客了解地道的中國文化,翻譯工作就必須要做到細致入微。
景點翻譯 意譯 釋意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游覽我國各地著名的風景名勝古跡,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為了方便外賓并更好地對外宣傳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促進我國涉外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不斷地優化我國的涉外旅游環境,其中地名和景點名稱的翻譯在促進和優化我國的涉外旅游環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音譯是中國人與外國人在地名上的一種認可,因此在景點翻譯上的應用很多,然而在這方面卻時常翻譯的不準確,對外宣傳品中,有些地名的音譯很不統一。對景點名稱音譯時,譯者要了解景點名稱與其中的通名專名化后的英譯法不同。通名專名化主要指單音節的通名,如江、河、湖、海、島等,應視作專名的組成部分,先音譯并與專名連寫,后重復意譯,按專名處理,構成專名整體。例如Huashan Mountain ,也有的譯為Hua Mountain 。旅游景點名稱均有專名和通名,一般情況下,旅游景點名稱的專名屬于漢語的單名,為了照顧韻節和外國人的習慣讀法,將通名音譯后再意譯如“Hua Mountain”。另一個地名音譯中存在的嚴重問題是:不考慮實際翻譯效果。頻繁的使用音譯,嚴重影響景點名稱的翻譯質量。例如:西安著名景點“大慈恩寺”,音譯為“The DaCi’en Temple”,這樣單純的音譯欠妥,沒有反映出其意義深遠的歷史背景,更沒有激發游客對這一景點的興趣及對其名稱來由的探究心。
從語言方面來看中國人重整體,偏重綜合性思維,突出表現為崇尚對稱與和諧還體現在漢語語法的“隱含性”句法的“意合性”及詞義的具體性。西方人在重實證和邏輯思維影響下,其“意合語言”注重通過大量的實證的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因此文化不同導致出現了下列翻譯的問題:
(1)過度直譯,缺少文化內涵。旅游景點的名稱是對旅游景點的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因此在翻譯時一定要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很過外國游客參觀各景點就是想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但是首先印入眼簾的景點名稱讓很多游客不知所云,無法傳遞中文名稱的更深層次的涵義。如:大雁塔被直譯為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2)拼寫和語法錯誤。這類錯誤在景區隨處可見,這主要是譯者的自身知識素養低和工作態度不負責任造成的。所以譯者一定要保持嚴謹的翻譯態度,保證譯文的質量。門口為下車乘客等候區被誤譯為Please Pet the Departing Passengers。
(3)表達方法的欠缺。不管我們采取上述任何一種譯法,還得譯者靈活運用,最終能完整且正確表達源語的涵義,殊途同歸,互不矛盾,互不排斥。如景區的洗手間的
翻譯有toilet; washing room; WC 三個版本。雖然三者都有廁所的意思,其內涵是不同的,在西方國家,WC指的是很破舊的茅房,washing room指的是建筑物內的廁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文化和文化背景,在景區中“洗手間”譯為toilet最合適。
因此在景點翻譯的過程中,對譯者要了解英漢雙方的文化差異,及語言表達差異。
旅游翻譯,它是文化交流的橋梁,可以讓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和思想精粹。所以譯者在翻譯不同旅游文本時應采用不同地翻譯方法:
(1)釋譯。在旅游的過程中,一些餐店名、路名和小吃名采用了音譯的方法,就是直接譯出來,比如“小六湯包”譯成“Xiao Liu Tang Bao”, 其實外國人對包子不太了解,尤其是“小六湯包”背后的文化,譯者可能沒有很好地表達湯包背后的意思,西安的小六湯包就像餃子,如果譯成“Dumpling House”則更好地表達。
(2)意譯。顧名思義,根據原文的大意翻譯,不逐字翻譯,更重要的要對語言文化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采用相關而且準確的詞來表達。習語和俚語不能直譯,比如愛屋及烏,了解中國文化,就會這樣表達:Love me, love my bird.如果想讓外國人更好地明白想要表達的意思,最好譯成:Love me, love my dog.這樣的表達,讓游客更好地接受和了解,從而實現文化之間的交流。
做為文化歷史古都的西安,旅游翻譯肩負著對外宣傳的重任,推介自己,加深中國和外國友人的往來,我們的翻譯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
[1]彭永生,田明中.旅游文本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J].科技信息,2006(12).
[2]高云柯.中文旅游景點名稱的英譯[J].廣告大觀(標識版),2005(11).
[3]微信.百度百科[Z].2017-03-23.
[4]李光群.旅游英語翻譯若干問題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
西安翻譯學院亞歐語言學院)
本文系2016年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Y201612714032)。
張嫚茹(1995-),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西安翻譯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