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曉霞
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閱讀課堂的優勢探究
臧曉霞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大學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在該模式指導下,教師和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課前、課中、課后進行生生互動及師生互動,協作交流,相互監督,使閱讀課堂得以優化,學生閱讀技能得以提升。
翻轉課堂 閱讀教學 教師 學生
翻轉課堂這一理念源于美國,由Salman Khan于2011年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會上介紹可汗學院后推廣開來。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顛倒”,其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運用教育技術制作教學微視頻,供學生在課前進行知識學習,課中進行知識內化及反饋,教師僅作為指導者,在課堂創設協作交流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課程學習,進而習得知識,提高閱讀技能。
眾所周知,閱讀課在大學英語課程學習中占很大比重,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英語思維能力,且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傳統的大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大致如下:課前教師布置閱讀材料,要求學生自主查閱相關的生詞生句;課中教師會進行小測以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測試后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文章結構及要點,如相關的背景知識、難以理解的語法和文章結構、長難句等;課后教師安排新的閱讀任務為下堂課做準備。該模式從某些程度上講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模式化的規范教學,也讓傳統的大學英語閱讀課堂存在諸多弊端:如部分教師對于閱讀技能的訓練目標不明確,導致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及有效性;閱讀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內容偏狹、課時受限,教師過多偏重語法、詞匯的灌輸及英漢互譯,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導致學生的語篇掌控能力不足,英語學習興趣銳減、英語思維能力及閱讀技巧缺失。
與傳統課堂授課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下,知識學習在課前,知識內化在課中,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僅扮演導演安排組織教學活動。
將翻轉課堂運用到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基于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量身定做教學視頻,該視頻短小精悍,可以是一個或多個,時間一般控制在15分鐘以內,內容需涵蓋閱讀材料中對于生詞、短語、重點語法知識、長難句的講解及文章結構分析,著重介紹閱讀的方法與技巧,確保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能基本解決語言問題并對閱讀資料的內容和結構有一定把握;此外,教師需有針對性地制定課前練習,創建交流平臺供師生協作互動、答疑解惑。
學生:可自行把握教學視頻的觀看進度,對已掌握的內容粗略看,未經理解的反復看,記錄解決不了的問題上傳至交流平臺與同學互動探討,對于共性問題遠程反饋給教師以便課中集體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課前學習是知識掌握的關鍵一環,教師需確保錄制的教學視頻生動有趣,能夠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且制定的課前練習難度適中,保證既具有挑戰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何監控班里的學生都可以保質保量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又對教師提出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激勵性措施,對完成任務的學生采取積分制,作為期末平時成績考核的重要參考,及時在社交平臺監控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將學習成果進行匯報總結,教師一一點評。
鑒于閱讀材料的學習內容已在課前完成講授,課中主要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并集中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教師還需帶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組織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研討,以便進一步完成閱讀策略及主題知識的內化。
教師在課中前15分鐘對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狀況進行一次小測,小測涵蓋單詞鞏固練習以及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單詞測驗可以采用選詞填空、猜詞游戲、單詞對接,詞匯頭腦風暴等進行;而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測驗可以組織閱讀活動如分組合作進行拼圖游戲復原文章;隨后教師將課前收集到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10分鐘的集中講解;接著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深度閱讀采取分組合作的形式,每組分配不同的閱讀任務集中討論,小組成員通過協作閱讀,找出閱讀片段中的主題句、關鍵細節及上下文的結構關系,選取代表對所負責的閱讀片段的閱讀內容進行評論分析,教師一一點評,安排練習鞏固學生對閱讀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在翻轉課堂指導下的課中教學實踐階段,教師需注重對知識的梳理,拓展創新,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全景,架設系統的知識體系。而與傳統課堂相較,翻轉課堂課中的教學講解應更具針對性,師生間互動更加頻繁,學生的主動參與度更高,調動知識遷移的能力更強,故對閱讀材料的掌握及閱讀技巧的運用會更加得心應手。
閱讀課結束后,教師需在交流平臺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交流和鞏固,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追蹤他們的反饋訊息,做好記錄一一答疑解惑;除此之外,教師圍繞閱讀課的主題,可采集相關的閱讀文本,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如語言、背景知識的學習,篇章結構的理解、閱讀技巧的練習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選取相應的閱讀版塊,創作短劇、制作PPT等,成果需上傳網絡平臺,一方面展示所學的閱讀內容,另一方面可供學生互評互助、共同探究。
課后教學的安排可延展學生的閱讀廣度及深度,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深化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
翻轉課堂在我國仍處于起步研究階段,將其引入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一方面有助于教學理論和模式的豐富和發展,改進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傳統模式,迎合全國大學英語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另一方面也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盡管翻轉課堂優勢顯著,但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弊端,其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很高,受限于硬件設備和軟件平臺,教師既需全方位多角度整合課前學習資料,錄制高質高效的學習視頻,又需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協作交流,課后及時收集反饋訊息,了解學習效果。而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如何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課程規劃的進程中完成課業任務,吸收內化知識;如何采取激勵措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習主動參與小組互動進行協作探究等等都是翻轉課堂在閱讀教學中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性因素。此外,翻轉課堂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師生負擔,除去對教師的能力挑戰,學生也需占用大量的課余時間,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
鑒于以上所述,今后翻轉課堂的研究方向需定位在對教師教學綜合素質的培養上,以此鉆研其在大的宏觀層面上的適用性及高效性。
[1]曹曉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3]文秋芳.英語教學研究方法與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4]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育與出版研究社,2006.
[5]王洪林.翻轉課堂理念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基礎英語教育,2014(06).
[6]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08).
[7]周潔.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高校第二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15):190.
[8]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
新疆大學)
臧曉霞(1990-),女,漢族,山西河津人,研究生,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