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
幼兒鋼琴啟蒙教材的特點淺析
楊柳青
越來越多的幼兒學習鋼琴,為了滿足不同幼兒需求的特點,目前社會上的教材更加多樣化,本文力圖通過對教材的梳理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將教材的特點進行總結,試圖為人們選擇教材時,可以提供一點依據。
幼兒 啟蒙教材 特點
幼兒鋼琴啟蒙教材中的“幼兒”所定義的是幼兒的學前年齡——4-6周歲[1],而“啟蒙”所定義的是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也有人將啟蒙教學歸入“初級階段”,也有人將啟蒙教學單列為一個階段,后者強調啟蒙教學階段的重要性,以期望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2]。
傳入中國的第一本幼兒鋼琴啟蒙教材大約出版于1860年前后,由德國音樂家費迪南-拜爾(Ferdinand-Beyer)所寫——《拜爾鋼琴基礎教程》,至今依然被眾多的鋼琴啟蒙者所使用,可見這本教材普及率極高,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及人們學習鋼琴目的的多元化,這本教材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所以歐洲隨后相繼出版了《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巴斯蒂安鋼琴教程》《鋼琴天天練》等教材,使幼兒鋼琴啟蒙教材更完善,在中國這些教材也為人們所推崇。
作為兒童初步接觸鋼琴的啟蒙教材,是兒童音樂啟蒙的重要媒介,教材合適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那么什么是教材合適與否的關鍵呢?其實這里的“合適”就是指要適合學習此教材對象,現在學習啟蒙教材的對象都是新世紀的兒童,所以教材也需要跟上現代的步伐,需要根據年代及學習對象的特征對以往好的教材進行再次加工。
由于幼兒年齡的限制和特點,使得他們在學習時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量來鞏固已接受的知識與新知識的接收,即在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必須由量變才能達到質變,需要提供幼兒信息加工及重建的過程,這里所指的重建不是將過去所學的知識全盤推翻全部重新組合,而是將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經驗有機的結合,這個過程對于幼兒來說,需要提供相關知識數節課的課時來完成,但就目前的教材來看,課時的安排相對來說比較少,普遍是一到兩個課時,通過兩節課的學習,幼兒對接受較難掌握的知識時會有所困難,特別是在前一節課剛掌握的知識,馬上在后一節課需同時與新知識相結合的情況時,兒童往往會表現的猶猶豫豫——學會新知識遺忘不久才學的知識,若給兒童少多課時的學習,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對下一課新內容的學習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由于幼兒生理條件的限制,手指支撐力量及手指的靈活度較弱,雙手的協調能力未完善,所以針對幼兒的基本功練習也是有必要的,當然這樣的練習可以通過專門針對手指練習的教材的學習來完成,在幼兒鋼琴啟蒙教材的最后章節做為附件的形式編寫入冊,并標出針對哪一個課程或階段的輔助學習,使兒童在學習此教材時能更全面,例如謝耿先生編著的《幼兒鋼琴啟蒙教程》就是最好的典例之一,在這本教材的最后留有一個章節進行手指的練習,并說明根據實際情況適時使用,這樣給予學生學習幫助的同時也給教師很大的發揮空間。
近些年來,大量的具有中國特色及民族風格的兒童樂曲創作受到國內著名鋼琴教育家們的重視及支持,所以不斷改進教材的編寫工作也是教育家及編者不容忽視的現象。中國教材沒有外國引進的教材那樣廣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實用性相對于被引進的國外啟蒙教材而言,還是比較薄弱的;這一點已經被許多教育家、鋼琴家意識到,因此在教材中,加強教材的實用性,從當代幼兒歌曲中選擇,將兒童追捧的歌曲改變成適合兒童彈奏的鋼琴曲,對于培養幼兒音樂興趣及彈奏鋼琴的興趣提供有效地方法,而將這些歌曲編入教材中,不僅既符合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升了兒童音樂綜合素養的能力及培養了學習興趣,在吸取國內外優秀教材的精華,同時又重視本土文化的推廣,也激發出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長期單一的學習方式會使學習者產生厭煩的情緒,使學習者下意識的回避學習,特別是在當今學習資源豐富的時代,傳統的教材學習已不能很好的滿足現代兒童學習,并且教材也不再是兒童學習知識的唯一媒介,多媒體的產生對學習方式提供了多樣化的模式,由于兒童對音響、聲音的敏感度,使得音響資料的比較與書本來看,對兒童的吸引力更勝一籌,因此,若在平時播放兒童學習曲目的音響,自然的會引起兒童的共鳴,并且使得兒童對自己所彈奏的曲目有整體的感覺認識,這對于兒童坐在琴凳上自己彈奏所發出的聲音、音樂,更為直觀,因為避免了因為彈奏的難度及任務所帶來的緊張感,而是在輕松的環境下欣賞音樂,這樣也更能激發兒童對音樂的喜愛。
在音響方面的配套完善,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上面的曲目,教材上面的曲目延伸到相關及相類似的音樂曲目方面,例如:古典曲目類、浪漫曲目類、兒童曲目類、中國民歌曲目類等等,現在教材基本都配套碟子,但只是教材曲目,所以期望不久的將來,將教材的曲目與課外曲目相融合,使教材學習與音樂素質的培養同等進行,這種方法正好符合了我們當代要求音樂要綜合、全面發展的標準。
不同的時代給教材的編寫帶來了許多觀點、衡量標準、學習目的的改變,但對于已經使用多年的教材我們還是應報以學習、尊重的心態,因為正是這些教材教育了無數的鋼琴學習者,其中的教學價值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普遍驗證及認可,所以,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已有教材的價值基礎上,對當代教材的思索才能更完善。
[1]方莉.兒童心理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
[2]司徒壁春.鋼琴教學法[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3.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