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麗紅 李彩霞
過程性評價在高職英語聽力訓練中的應用研究
甘麗紅 李彩霞
本文通過實驗法對比分析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訓練所產生的不同結果,肯定了過程性評價對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的積極作用及效果。
聽力訓練 過程性評價 效果
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具備良好的聽力能力,可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提升英語的綜合水平。影響英語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齡、興趣、動機及潛能等。在學習中讓學生參與評價,有利于師生了解既定教學目標的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實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出適當的策略調整。過程性評價具有漸近性、診斷性、開放性和指導性的特征,它更能發現教學問題、學習問題,提高教師對學生指導的有效性,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
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訓練采用過程性評價法的主要依據是克拉申的“輸入假設”概念及斯溫等語言學家總結的輸入語言對輸出語言的影響兩方面。這兩種觀點闡述的主要內容是輸入語言與輸出語言之間的關系。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要考慮聽力材料對聽力訓練的影響。教師選擇的聽力材料,要符合學生聽力水平的發展,讓學生從簡單易懂的聽力材料學起,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生在遇見困難的聽力材料時才會積極學習,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高學生其他英語方面知識,幫助對英語聽力的學習,例如為學生準備豐富的課外英語讀本,提高學生朗讀英語的能力,布置英語寫作任務,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等。讓學生做到英語課程的讀、寫、聽等全面結合,相互促進,最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
過程性評價法作為一種教學評價方法,在具體應用過程中,要求詳細的掌握學生在學習時的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學習動機等作為評價依據,還要求師生之間,學生本身進行復雜的評價交互行為,因此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訓練采用過程性評價法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作為基礎。
(一)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探究運用過程性評價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影響,探究過程性評價法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意義。
(二)實驗對象
本次實驗的對象為高職2016級大一的兩個班級共96人。在實驗前對這兩個班級進行了英語聽力能力的檢測,將成績較差的學生劃分為一組,作為實驗組的實驗樣本,成績較好則作為對照組實驗樣本。以自然班級為單位在班級內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分為兩個獨立的小組,分別采用過程評價法和傳統評價法進行教學。
(三)實驗設計
對學生進行為期10周的實驗,通過學生在10周內的學習狀況對比,探索過程性評價對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的影響。對實驗組學生運用過程性評價法進行教學,對照組學生則采用傳統評價法進行教學,最后將兩組學生進行統一測試,根據最后檢測結果及學生課堂學習狀況分析過程性評價法與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關系。過程性評價的實驗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教學步驟及最后學習成果三個方面。第一階段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如上課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等是指聽力過程和學習動機的轉變,反饋給教師的學習效果。第二階段是指教師教學對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在教學時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觀察,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及指導與學生互動情況及監督學生作業完成程度班級網頁等,第三階段是最后檢測結果的評價過程,通過一定的檢測,針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的評價工作,教師在評價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通過積極有效的自我評價,發現自身存在問題,為提高自身聽力水平奠定基礎。最后與對照組進行統一測試,比較兩組的教學成果進行最后的過程性評價總結。
(四)實驗場所
因實驗對象的關系,為方便實驗操作,將本人任教的一所高職院校作為實驗場所,學校內先進的教學設備符合實驗要求。
為體現過程性評價法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的影響程度,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學設計及教學評價,兩組的教學內容不完全相同。對照組的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完成固定的教學任務,不對學生進行額外的聽力訓練。實驗組教學則是應用信息化的網絡英語聽力平臺和聽力設備加強對學生的聽力培養,并通過頻繁的測試檢驗實驗組學生的聽力強化情況,根據學生聽力的提高程度進行過程性評價,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效果。
(一)聽力材料的選擇
聽力材料的內容與學生聽力能力提高程度關系密切,因此教師在進行材料選擇時要高度重視聽力材料的質量。首先要根據學生自身英語聽力能力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如果選擇的聽力材料難度過高,學生完全不懂材料的意思,只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效果。其次在聽力材料選擇時,選擇全面的聽力材料,挺高學生綜合聽力能力。最后保證聽力材料的正規性,要選擇正規正式的英語聽力材料,才能保證提高學生聽力能力。
(二)聽力實驗教學方式
在實驗期間,教師先進行聽力生詞的講解,讓學生聽力前掌握聽力材料內的生詞,然后將學生的教學以周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測試,大多在周五測試,而周一到周四則為聽力學習時間,每天對需要學習的聽力材料進行兩次聽力訓練,第一次為熟悉階段,第二次為掌握階段。實驗組與對照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對實驗組進行教學時會將聽力教學分為前期、中期及后期三個階段,分別指英語聽力前、聽力過程中、聽力完成后。而對照組的教學則是讓學生主動完成聽力任務,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采用傳統評價法完成對聽力能力的評價工作,沒有過程性評價法的詳細步驟及評價內容。此次試驗的教學方式為半開放式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及時聽取學生提出觀點,并將正確觀點應用到教學中,達到充分促進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目的。
(一)實驗數據總結
根據過程性評價法的評價工作要求,整個學生英語聽力過程性評價法探究實驗涉及的實驗數據有學生課堂學習狀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及教學后測試結果三方面數據。
1、學生課堂學習狀態對比
學生的課堂筆記情況作為聽力學習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課堂筆記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生詞,幫助學生在聽力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實驗結束后的統計數據表明,實驗組學生的記筆記人數占總數的二分之一,而對照組學生記筆記人數只有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實驗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更加主動、認真,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小組間相互合作,在聽力訓練過程中表現良好的聽力能力,能夠準確完成教師規定的聽力任務;而對照組的學生學習動機略弱,學生上課時有不能認真聽講,出現跑神、睡覺等現象,教師布置完聽力任務后,學生不能及時完成,出現準備不足或錯誤較多的情況,在英語聽力過程中也會出現根據自身的意愿進行聽力練習,導致沒有取得良好的聽力能力的提高。
2、實驗過程中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對比
實驗組的作業布置及收取是在英語聽說網絡平臺上進行的,教師會通過網絡向學生布置聽力作業,學生完成后再通過在線提交的方式將作業提交給教師,教師利用先進網絡技術的支持,能夠準確掌握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也能通過網絡對學生作業進行批改,及時發現學生存在不足,進行指導,還可以將聽力材料的生詞用網絡系統預先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完成聽力前的準備工作。數據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能及時完成教師布置的聽力作業,并且保持著較高的正確率。與實驗組學生相比,對照組的作業完成情況還不是很理想,部分學生不能主動完成教師規定的教學任務,在進行課堂聽力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實驗數據分析,可以確定過程性評價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的幫助很明顯,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促進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
3、測試結果的對比
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兩組共經過兩次綜合測試,測試滿分為20分。一次是在實驗中期的期中測試中實驗組的測試平均成績為15.09分,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則為14.13分。第二次的期末測試實驗組的測試平均成績為16.3,分,對照組的平均成績為15.9分。所以通過數據表明,過程性評價法的運用對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有很大幫助,有效的過程性評價可以充分促進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實驗結論
為明確過程性評價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影響,本文對酒店管理專業的2016級一年級兩個班級共96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能力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將高職學生分為過程性評價法的實驗組和傳統評價法的對照組兩組進行對比實驗。通過實驗過程中學生學習狀態的反映及最后實驗數據的對比分析,確定了有效的過程性評價可以充分促進高職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基礎,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可以提高高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為社會發展培養全面人才,本文主要通過實驗分析,闡述過程性評價對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意義,希望可以為從事大學英語教育的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存在不足之處期望專業人士給予批評指導。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常小梅,李春梅.高校英語教師跨校互動發展團隊的行動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3]孫園.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對高效外語教學作用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4).
[4]丁禮明.形成性評價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3(6).
[5]陳玖豪.關于在網絡教育中實施過程行評價的思考[J].網絡教育與遠程教育,2013(4).
(作者單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Assessment for Learning(促進學習的評價)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編號GXGZJG2016B082。
甘麗紅(1973-),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語翻譯、英語文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與研究;李彩霞(1973-),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