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清
沖山感想
◎周建清
藏書羊肉出名,而作為鄰居,一直沒有真正品嘗過。擇周末休假,去了一次。藏書鎮是一個小鎮,我們又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店里坐下。吃客倒是陸陸續續,接連不斷,真是肉香不怕巷子深。吃得很歡,甚至有點撐,因為都是我喜歡吃的。今天可謂真正領略了藏書羊肉的風味。
飯后,我沒有計劃,任憑朋友的車子帶著我們前行。先到光福,一條街全是核雕的門店市場。我沒想到光福還有這一特色。他把我門帶進一家店,名為許志英核雕工作室,是他老板同學的老婆,年近花甲,卻顯得依然年輕。不大的店內,陳列著她的作品,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核舟,那兩扇小小的門居然真能開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據說這位許大師是光福當今三位核雕大師之一,非常著名,從墻上掛的與李嵐清、楊利偉合影照片,可以確信。我打算買兩個手串,所以咨詢了一下,她拿出好幾串,為詳細講解,使我對核雕有了些了解。至少我知道市面上那些幾百塊一串的核雕手串全部是機器雕刻的,徒弟雕刻的在千元以上,而大師親自雕的都在三千以上,且有名字及證書。
拿了本介紹小冊,離開許大師的店。左右張望一下那核雕一條街,使我想起了胥口的書畫市場,同樣是一種文化,與光福的核雕相比,顯然沒有太大成功。
接下來去了沖山,參觀了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太湖游擊隊的主要事跡都發生在光福,這也是我沒想到的。
沖山原是位于光福鎮西太湖中的一座小島,面積不大,四周蘆葦茂盛。1944年,新四軍太湖游擊隊被日軍圍困在小島上,靠著當地百姓的全力協助20天后得以安全脫險,這就是有名的“沖山之圍”。從此沖山之名遠揚。 為了紀念新四軍太湖游擊隊沖山突圍65周年,在光福鎮美麗的太湖沖山,蘇州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正式開館。
紀念館面向太湖,登臺階而上,有石雕聳立,刻畫了游擊隊員的英姿。再上,到達紀念館,入內,瀏覽了游擊隊英勇事跡介紹和一些他們當時有過的物品。后面還有一座雄偉的樓閣。出紀念館,在高處眺望,見眼前的一方太湖,水波不興,一叢叢蘆葦生機無限。
太湖游擊隊的故事很是有名,記得孩提時代經常聽祖父講述那打日本鬼子的故事。以前,聽的是新四軍的英勇;而現在,站在紀念館前,我想到的不光是新四軍的勇敢殺敵,更使我敬佩的是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堅持不懈的精神。
如今,抗戰劇風靡各電視臺,戰爭場面極言其大,抗日義士功夫也十分了得。我不喜歡那種熱鬧,那種神化。我只佩服那背后的那種一如既往的堅持。我一直在思索,究竟為什么他們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展現出他們不怕犧牲的革命情懷。我想,那就是信仰。
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有明確的價值觀,他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用現在的話來說,人要有夢想,而且要堅持。不能盲目前進,更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否認一直以來,內心渴望著一種簡單平淡的生活。可那種簡單平淡應該是有內容的,而不是一種享受或是舒適。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其獨特的一面,但相同的是,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信仰,為了信仰,堅持著,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一個人失去了信仰,到最后一定找不到原本的自己,在生活潮流中迷失自我,淪為可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