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月
新媒體環境下輿論引導的的現狀探析
◎郭曉月
新媒體時代輿論盛宴下導致意見領袖的缺失,新媒體進入的低門檻導致群體極化,謠言泛濫,兩大輿論場聯動不暢導致輿論引導不暢等,如何提升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主流媒體,必須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在社會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堅持以事實為基礎,反對小報化的工作模式。
黨報黨刊是主流媒體的陣地,其主要任務是“宣傳”和“說教”。此外,引入市場化機制的媒體在搶奪黨報黨刊的話語權。如《南方都市報》,相比較黨報黨刊,他們的定位更貼近群眾,對于敏感問題也敢發聲,核心價值更容易被群眾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國新聞審查制度、傳統媒體時間性上的不足等原因,雖然目前“主流輿論場”呈現出不同的聲音,仍與社會的真實輿論有不少脫節,引導輿論的能力也有待增強。
地處公共輿論的邊緣地帶的民間輿論場一度被主流媒體輿論場所忽視,但現在由于新媒體傳播媒體的增長、網民數量的暴增、網友的持續參與變得力量強大。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自我賦權”的時代,人人手中都握著一支麥克風,人人都有公開發言和發表的權利。在新媒體時代,任何個人和團體都能夠從網絡獲取海量信息,也可以成為新媒體平臺的信息提供者。在網絡輿論場中,受眾既是傳者也是受者,同時與各界產生關聯。
新媒體輿論場的開放度、自由度使它容易成為人們渲泄不滿情緒的場所。特別是當個體私權遭遇公權力時,人們對于這些群體刻板印象中的消極信息便會爆發,輿論之聲勢必轉向批判和討伐。2009年發生在杭州的飆車肇事案,網民對胡斌的認知大多是靠對“富二代”、“權二代”的定位想象而形成的。這起飆車案快速被新媒體定位為貧富對立,使一個惡性交通案件瞬間爆發成公共事件。網友將其戲稱為“70碼”。這說明在網絡輿論的騷動中,信息一旦穿上傾向性,凸顯性的外衣便很容易使公眾加劇偏見。
謠言,是輿論現象里極為常見的一種形式。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9.0級地震,地震造成福島核泄漏。這起事故在中國引起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搶鹽風波。從3月16日開始,中國部分地區人民展開了瘋狂的搶鹽行動,不良商家趁機抬價,造成市場一片混亂。而經過調查,這個引起嚴重群體事件的源頭竟然是一名網友在網上隨意發布的假消息,未經過任何調查和認證。
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報道可以是主流媒體聯合新媒體進行互動合作的報道方式,在線上與網友互動溝通,以集群效應引發更多民眾參與到事件中,同時線下調查取證,線上線下合力推動相關責任部門解決問題。
2009年9月8日,一名網友在天涯論壇將自己被“釣魚執法”的遭遇以《無辜私家車被以黑車罪名扣押,扣押過程野蠻暴力》為題發表帖子控訴,引起了輿論熱議,也引起了眾多公眾人物的關注。此外,傳統媒體大舉介入挖掘出更多相似事件,也將事件向良性推動?!吨袊嗄陥蟆飞疃韧诰蛲愂录?;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曝光“職業攔車群體”,將輿論再次推向高潮。人民日報連發兩篇題為《釣魚式執法,危害猛于虎》,《釣魚式執法還需繼續回應質疑》的“人民時評”;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相繼推出《“黑車”:關我們什么事?》,《“釣魚執法”再調查,該還誰清白?》。
新媒體的發展,特別是微博的興起,傳統媒體的優勢正在逐漸被邊緣化,紛紛進入新媒體陣地,這里尤以《人民日報》的新浪微博表現最為突出。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的成立適逢北京大雨,“人民日報微博”抓住這次時機,轉變黨報嚴肅、宣傳的刻板印象,成了第一個報道出北京大雨死亡人數的官方媒體。在 2012年7月22日的四點五十八分,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發出第一條消息:北京大雨,徹夜無眠。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與大家共同守望。為每一個還沒有平安到家的人祈禱,給每一個仍在北京前線救援的人加油!?!痹撐⒉┰诙潭痰膸滋靸缺惚晦D發五千余次,評論兩千多條,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新媒體的博興賦予了普通大眾平等的話語權,使傳統媒體時代的輿論場從“紙上”轉移到“線上”。然而由于新媒體進入門檻低,輿論容易呈現出偏激性的傾向。此時需要權威的傳統媒體利用已樹立起來的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積極發揮自身的新聞專業主義優勢,對網絡輿論加以正確的影響和引導,盡力打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兩大輿論陣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作者單位:滄州師范學院 齊越傳媒學院 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