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陽
探究美術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宋宗陽
本文通過對美術教學方法的探究整合,對多種有益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方式展開論述,以期豐富相關理論,推進美術教育教學實踐的新發展。
美術教學作為學生們欣賞教育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正確審美觀的建立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進一步的實現其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發展。對于這一推進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發展的關鍵課程,積極探究其教學方式,革除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現有弊病,以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推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當實現的教學發展目標。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對三種創新美術教學方式展開探究,對其中有益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合理成分進行整合論述。
在當前的美術教學課堂中,多數老師均采用以老師為主體,通過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來完成課程目標的教學方式。當然,此種模式下有利于課堂教學進程的推進,直奔教學目標,從而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但于此同時,其弊病又長期存在。首先,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在老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環節中,學生們多被動的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其次,課堂教學質量大為降低。盡管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認知到了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完成教學,但其質量卻大打折扣,學生的認知與審美能力并未有效的實現提高和發展。最后,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并未得到提高。
在此之下,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創新推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是其中較為科學、有效的美術教學模式。
在此教學模式下,傳統課堂中老師“傳道、授業、解惑”,而學生“被動、接受、模仿”的教育教學方式實現了深刻變革。它堅持了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通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以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實現學生創新審美能力的提高。以我的課堂教學為例,在課堂的繪畫示范環節之后,我從不要求學生一筆一劃的進行描摹,相反,我鼓勵同學們展示自己眼中的畫作,以自己為主體進行創作。同時,我還對于學生在創作中的創新點積極的進行表揚和稱贊,以鼓勵的方式推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建立,實現學生藝術審美中創新能力的提高。
親自的體驗,遠勝于數百次的課堂言傳。對于美術課堂教學來說,學生的親自體驗,對于其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價值。對此,這一課堂教學方式在美術工藝課程的教學中,其積極價值不容忽視。
以我的美術工藝課堂教學為例,我多會積極的創造諸種條件,讓學生們通過動手實踐感受工藝制作的藝術成分,體悟其中的藝術審美。以雕版畫的制作為例,在課堂中,我提供給學生三種不同的制作材質,同時要求他們主動的動手嘗試,感受各種材質的不同,并熟悉有關工具的使用方式。而在此后的具體制作環節中,我不要求學生們“照葫蘆畫瓢”,而是讓他們依據課堂教學內容,自己有把握的、有計劃的展開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對材料的反復把玩、琢磨和探究,以實踐深化自己的審美認知。同時,各種制作手法的考量和把握,也使得學生們通過親身的感受體會到創作和實踐中的成就感。
在此之下,通過鼓勵、引導來推進學生藝術實踐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自我體驗把握藝術審美,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嘗試來體會藝術實踐的成就感,進而以實踐來推進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
對于當前的美術教育教學中,學生們頗感頭疼的一大問題就是課下作業的完成。在當前整體對于美術教學不為重視的背景下,不少同學對于作業的完成更是馬虎應付而過,其中不少的作業讓人不忍直視。對此,為了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有效的發揮課外作業的積極價值,發放學生的作業命題,以興趣推進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是頗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
對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當有步驟的展開教學,避免難度較大以及脫離生活實際等的作業布置,以學生的興趣為著力點,通過學生興趣的激發實現其藝術體驗的觀感。同時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藝術思維的深化,著重強調主題、立意對于藝術作品的重要價值,使學生們立足于生活實踐,在興趣的指導下,從深刻思索和體會中深化藝術美的體驗,感受藝術的美感和真正價值,以此推進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
美術教學作為學生藝術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課程,積極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以真正實現藝術張揚性和創新感。同時,通過親自實踐增強學生的藝術體驗,以深刻的觀感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最后,以開放的作業命題,深化學生藝術思維能力,強調其中主旨立意對于藝術創作的重要價值,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提高。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 130000